台商故事:顺应时代潮流、抢抓发展机遇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而两岸之间的往来却只有37年的时间。直到1987年11月,台湾当局有限度开放台湾民众到大陆探亲,两岸长达30多年的隔绝状态才开始打破。1987年,两岸经贸额只有约15亿美元。而到了2023年,两岸贸易额已达2678.36亿美元。在台商投资部分,去年大陆新批准台资项目(含经第三地转投资)、实际利用台资金额分别同比增长31.7%、37.1%。
两岸经济合作已逾三十年,大陆的经济形势发生很大变化,但两岸产业优势互补的特点没有根本改变,台商投资大陆的前景依然广阔。在经营模式上,大陆台企从“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型转向内外销并重或以内销为主的趋势更加明显,一些台企产品直接投放大陆市场比例大幅提高。在区域布局上,台商台企自珠三角、长三角向中西部、东北地区梯度转移步伐加快。在投资结构上,大陆台企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演进,从制造业扩展至服务业,更加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
一代又一代台商顺应时代潮流、抢抓发展机遇的历程从几位老中青三代台商的故事里可以一探究竟。
黄耀滨(右二)在重庆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接受“走进双城·见证成渝”两岸媒体“双城记”采访团成员采访(摄影:何婧)
今年已经73岁的黄耀滨是20世纪90年代就来到大陆发展的老台商。1978年,来自台湾的27岁的黄耀滨就已经看到再生金属行业的发展潜力和前景,确立了“循环再生,铸就美好明天”的人生理念。这位美国康奈尔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毅然选择将毕生的精力投入一件事情并干到极致。1987年,黄耀滨正式在台湾高雄建立新格高雄厂。当时,也恰逢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目光敏锐的黄耀滨早早地看到了大陆这块再生铝产业的空白洼地,将事业的重心移往大陆。随后,新格上海厂、漳州厂、包头厂、重庆厂陆续投产,很快成为大陆铝制品回收行业中的佼佼者。黄耀滨一直致力于创新可以降低能耗、提高回收率和生产质量的新技术。近年来,大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黄耀滨又抓住了这个机遇。他们自己研发了许多获得专利的新技术,其再生铝产品已经可以很好地替代一些传统的汽车钢材原料。黄耀滨告诉记者:“30多年来,我们见证了大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并紧跟时代的步伐。现在大陆大力推行低碳经济,重庆也在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我们就是要抢占这个市场。企业的策略发展能够跟大陆的战略布局、城市的产业发展政策结合为一,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机遇。”
四十多岁的苏睿章,作为中年台商的代表,来大陆发展已经有十多年了。苏睿章就职于上海兆丰国际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人力资源顾问和培训工作。他到大陆工作的第一个城市是上海。上海是一座国际大都市,各方面资源、生活环境、 营商条件都很不错。随着上海同业竞争的白热化,公司这几年开始寻求新的市场。他们发现这个蓝海市场就是武汉。苏睿章说 :“去了武汉几次以后我被震撼到了。武汉在高科技产业有着巨大的潜力和优势,可以吸引更多的台商来发展。我自己也切身体会到,武汉市政府对于台商的支持和协助力度很大,所以我对武汉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我们不久前已经承接了武汉太平洋金融广场的所有培训业务。这个项目很大,将持续多年。我的新梦想是把武汉的新业务发展得更茁壮。”
2024年3月,苏睿章(左二)参加“英雄城市·樱花之约”汉台经贸交流活动,和其它成员在黄鹤楼合影(摄影:王毅)
而在四川德阳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德阳市小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台青傅冠云的身上就是新一代青年台商抢抓大陆发展机遇、顺势而为的缩影。傅冠云用“信心满满,到犹豫不决失去方向,再到拨云见日”分享了自己来大陆创业的心路历程。傅冠云2020年来到成都创业,当时他辞掉了上海一家知名医院的任职,信心满满地想创业。大半年过去了,傅冠云想不到创业的方向,最直接的感官是自己的存款一直在减少。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傅冠云打退堂鼓了,想打道回老东家,毕竟老东家的薪水还不错,也在邀请他回去。关键时刻,四川省台办、德阳市台办的一些领导带着他走访了很多地方,帮他找问题、分析市场、找创业的切入点。根据2023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来看,四川省的人口老龄化是非常严重的。而台湾的养老产业是比较发达的,例如居家适老化改造、老年人文关怀、老年照护等都有比较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傅冠云说:“我觉得大陆的养老服务市场是非常有机会的。这几年做下来业务也一直在增长。感谢台办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坚定了自己的创业信心,回头看自己到德阳扎根发展没有走错。”
傅冠云在自己的公司接受记者采访,身后都是他经营的养老服务产品和公司取得的荣誉(摄影:何婧)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广大台商台企长期扎根大陆,积极把握大陆不同发展阶段的重大机遇,更好地融入大陆每一轮改革开放大潮,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坚信,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随着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参与进来,广大台湾同胞和台湾企业的发展空间会更广、舞台会更大、未来会更美好。(作者:常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