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中的多彩徽州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4-12-23 12:04:47 | 来源: 新华社 |
谈到光影故事,我不由地想起年少时跟父亲摄影采风,在“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中感受多彩生活的时光。在父亲的影响下,我选择学习摄影专业,并最终成长为一名媒体工作者。
安徽省黄山市是古徽州的所在地,也是我的家乡。这里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以及内心深处的乡土情缘指引我毕业后回到这里扎根,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继续用相机记录这里的光影故事。
2024年,我的镜头定格了徽州的四时之美,也见证了徽州古城村落和非遗文化历久弥新、助力文旅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黄山风景区天都峰景象(5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
春天的油菜花海、夏天的稻田荷风、秋天的丰收景象、冬天的水墨写意。在我眼里,徽州的四季,都是令人神往的风景。
徽州的春天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随着春风的轻拂,万物复苏、山花烂漫,油菜花海金黄一片,美不胜收。
游客在黄山市歙县石潭村欣赏春日云海(3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
游客在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湿地踏青赏景(4月7日摄)。
黄山市歙县新安江畔多景园的玉兰花(3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 。
夏日的徽州,湖面上荷花亭亭玉立,与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景。
游客在黄山市黟县西递古村落观赏荷花(7月8日摄)。
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东山村,蝴蝶在荷花间飞舞(7月2日摄)。
“遥望山川色,莫不乐丰收”。秋日丰收时节的徽州,层林尽染,叠翠流金,斑斓的乌桕树在青山的映衬下愈发多姿,收获的作物犹如缤纷的调色盘。这多彩交融的情景宛如一首无声的诗、一幅绚丽的画。
黄山市歙县阳产村,村民在土楼前晾晒农作物(9月22日摄)。
冬季的徽州有着别样的风情。雪后的黄山美不胜收,千山覆白、万木银装,仿佛童话世界。
黄山风景区入冬首场雪景(11月26日摄)。
如果说徽州的秀美风光是大自然的馈赠,那么中外闻名的徽派建筑则是古人营建智慧与审美情趣的结晶。走进徽州,青山碧水、粉墙黛瓦……古城村落成为点缀秀美山水的灵动一笔。
黄山市歙县溪头镇西坡村的乡村秋色(10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
黄山市黟县卢村风景(11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
小时候去外婆家,吱吱作响的楼梯、温暖的柴火灶和飘香的饭菜,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黄山人,从小我就在各式徽派房屋间穿行。青瓦白墙、砖雕门楼与周围的水系、花木相互映衬,令人留恋。
大红灯笼高挂扮靓徽州古城(1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
民俗舞龙表演队伍在黄山市黟县宏村巡游(2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游客在黄山市黟县宏村游玩(10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
黄山市黟县西递村(1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
人们在黄山市黟县宏村月沼旁的汪氏宗祠外游览(10月3日摄)。
黄山市黟县西递村胡氏宗祠的牌匾和楹联(1月26日摄)。
黄山市歙县棠樾牌坊群(7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
徽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汪满田鱼灯、徽州端午锦、宏村花灯、炭花舞、徽墨等非遗文化瑰宝流传至今。近年来我走访多地,愈发感受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也使我更加坚定了用镜头传播徽州非遗文化的决心。
“汪满田鱼灯”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一项传承悠久、保存完好的传统非遗民俗。每年正月十三至十六,歙县汪满田村都会表演嬉鱼灯,祈愿年年有余(鱼)。夜色下,鱼灯舞动,斑驳的光影映照着古街上的石板、草木,“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
黄山市歙县,汪满田鱼灯表演队伍在村中嬉游祈福(2月22日摄)。
端午佳节,徽州地区的人们会聚集在一起,手工缝制造型多样、色彩鲜艳、气味清香的“徽州端午锦”,表达美好祝愿。
黄山市歙县许村镇许村,村民在手工缝制当地非遗饰品“徽州端午锦”(6月4日摄)。
中秋假期,打铁花、炭花舞、火壶演艺……各类非遗展演及特色夜游项目精彩纷呈,与文旅的融合让时光长河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光彩,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喜爱。
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景区的非遗炭花舞表演(9月16日摄)。
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景区的非遗火壶表演(9月16日摄)。
徽墨,因产于皖南古徽州府而得名,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落纸如漆、万载存真”,不少徽墨手艺人依然坚守着古法制墨工序,这样制作出的徽墨具有“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等特点,是历代文人墨客的心爱之物。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黄山市屯溪胡开文墨厂,制墨手艺人在晾墨(12月3日摄)。
如今,徽州丰富的非遗文化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学习和传承。自2010年起,坐落在黄山脚下的安徽省行知学校陆续开办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教育专业,将非遗传承由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改变为学校正规化培养模式,为徽州地区非遗保护与传承培养人才。
安徽省行知学校学生程俊文(左)在老师吴侠芳的指导下学习雕刻技术(11月27日摄)。
学生在安徽省行知学校徽墨实训课上为徽墨描金(11月27日摄)。
徽州之美,难以名状。每次按下快门,都仿佛在与徽州的历史对话。用手中的相机“讲好黄山故事”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追求。新的一年,我将继续追寻徽州文脉的根和魂,感受千载徽韵的古老与新生。
策划:宋为伟
统筹:韩芳 刘军喜 杜宇
图文:施亚磊
制作:徐宏岩
新华社摄影部 新华社安徽分社
联合制作
相关新闻
- 2024-10-09“烟雨大黄山 心灵休憩地”2024海峡两岸(黄山)摄影展举办
- 2024-08-02安徽歙县:夏日乡村 花开似海
- 2022-09-06秋日黄山 云蒸霞蔚
新闻推荐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
- 外交部:美方应停止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2025-01-16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5-01-16
- 总台春晚宣传片亮相中国驻里约总领馆新春招待会2025-01-16
- 新开发银行在华发行熊猫债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2025-01-16
- 中国将4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