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起舞
|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24-09-10 11:37:15 | 来源: 新华社 |

9月6日,在太原市教育系统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校园文化展演主题活动上,赵静通过手势提示队员准备上场。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幕布拉开,灯光亮起,舞台角落的赵静做出开始手势,太原市聋人学校舞蹈队的孩子们翩翩起舞,博得阵阵掌声。
1999年,22岁的赵静从音乐教育专业毕业后,成为太原市聋人学校的一名律动课教师。由于每个孩子听力障碍程度不一,大多数此前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舞蹈训练,在舞蹈动作、音乐节奏、情感表达等方面排练时都遇到不少困难。
赵静沉下心来,通过手语耐心与听障学生交流,带着她们感受不同的振动,寻找音乐的节奏,然后再慢慢渗透音乐理念,让孩子们明白如何通过身体语言表达情感。在赵静等多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关心下,这支特殊的舞蹈队取得了长足进步,自2004年以来,先后获得各类国家级奖项十余次。
从教25年来,赵静将数十名听障学生送上了国家级的舞台,让她们在万众瞩目中享受掌声和欢呼。而曾经也梦想过站在舞台中央的她,选择了默默坚守在这一方讲台。寒来暑往,舞蹈队的成员早已换了一拨又一拨,始终不变的是她的身影。看到这些听障孩子因为舞蹈变得更自信、更快乐,赵静觉得自己的坚守很有意义。

9月6日,在太原市教育系统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校园文化展演主题活动上,赵静(右一)通过手势指挥队员表演。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在太原市晋源区,赵静在舞台上通过手势指挥队员表演(9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在太原市晋源区,赵静和队员们在舞台上沟通(9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在太原市聋人学校,舞蹈队在排练(8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赵静(左一)在太原市聋人学校指导学生练习舞蹈(8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赵静(右一)在太原市聋人学校指导学生练习舞蹈(8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赵静(前排右二)在太原市聋人学校指导学生练习舞蹈(8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在太原市聋人学校,指导老师魏玉洁(右)在排练间隙鼓励一名队员(8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在太原市晋源区,赵静(右)通过手语与一名队员交流,缓解其上台演出前的紧张情绪(9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9月9日,赵静(左)在太原市聋人学校和学生交流。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在太原市聋人学校,师生们排练间隙围坐在一起交流(8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25-11-21
- 钧声丨所谓“存亡危机”暗藏军国主义余毒2025-11-21
- 外交部:如果日本想重走军国主义老路 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2025-11-21
- “回家的路不在地图上,而在心里头”——洪秀柱呼吁两岸同心,共启民族荣光2025-11-21
- 港澳代表人士吁台胞亲身前来 实地感受“一国两制”成效2025-11-21
- 智利“车厘子快线”启程 见证中国市场全球机遇2025-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