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今年1月至6月台胞来大陆同比增长103.2%!数据不会骗人

据统计,今年1至6月,两岸人员往来208.3万人次,同比增长99.5%,其中台胞来大陆192.8万人次,同比增长103.2%。数据不会骗人。这些数据表明,“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

 

“这说明广大台湾同胞头脑是清醒的,不会被极少数‘台独’顽固分子的蛊惑所欺骗。”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讲座教授郑剑表示,“台独”分子最怕两岸交流,因为害怕台湾同胞到大陆眼见为实。民进党当局故意将广大台湾同胞同极少数“台独”顽固分子混为一谈,企图借抹黑大陆来阻挠两岸交流往来,还刻意将赴大陆及港澳地区旅游警示提升为“橙色”。但现实情况是,广大台湾青年不惧恐吓,踊跃参与两岸交流。今年暑假多位来到大陆的台湾青年都表示,趁着暑假游历大陆秀丽风光,感受厚重的中华文化,不仅拓宽视野,更可以找到归属感与自豪感。台青们发现,祖国大陆是真实的、立体的、可爱的,大陆同胞更是善良的、热情的、好客的。

 

今年1月至6月台胞来大陆同比增长103.2%!数据不会骗人

 

民进党当局对大陆的一系列污蔑、抹黑,在台湾同胞来到大陆后彻底破功。民进党和台湾青年的距离,实际上是越来越远了。今年1月至6月,台胞来大陆的这组最新数据也体现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越来越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两岸关系,看待祖国大陆。他们对“台独”分子的恐吓和蛊惑,越来越不相信。“我相信这是台湾青年有见识、有主见的表现。不被‘台独’分子所蛊惑,这也是他们头脑清醒的体现。”郑剑表示,两岸年轻人通过深入交流、加深了解,就能更好地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海峡两岸整个中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刚刚落幕的巴黎奥运会,中国奥运健儿在赛场上抢金夺银、勇创佳绩。和大陆网友一样,台湾同胞也在为中国奥运健儿喝彩加油。和大陆网友一样,台湾网友也亲切地称全红婵为“蝉宝”,也把喜欢的几位乒乓球运动员叫作“莎莎”“大头”“小胖”,喜爱之情可见一斑。当运动员们为自己的成绩感到遗憾时,两岸同胞在社交平台暖心留言,为他们送去鼓励和支持:“已经很棒了”“与你同在,竞技体育不怕失败”“虽有遗憾,但也值得我们最热烈的掌声!”

 

此外,绿营政客对台湾宫庙饮水思源、赴大陆寻根问祖的宗教活动进行政治“抹红”,污蔑关公、妈祖是所谓“统战工具”,民进党当局种种切割两岸历史和文化联结的行径引发台湾舆论不满与批评。“真的是数典忘祖,祸乱台湾。”台湾时事评论员王炳忠表示,无论民进党当局怎么做文章,都无法改变闽南话就是先民从福建传进台湾的历史,更无法切断两岸同胞文化同源、血脉相连的事实。王炳忠痛批赖清德口口声声“爱台湾”,却亵渎台湾民间信仰,把台湾同胞的文化根脉斩断。

 

今年1月至6月台胞来大陆同比增长103.2%!数据不会骗人

 

前国民党文传会主委、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系教授庄伯仲认为,民进党不应该凡事以“政治中国”来解读,刻意制造两岸仇恨,而忽略掉历史中国、血缘中国和文化中国的意义。两岸同胞同文同种、同根同源,有相同的历史文化,这些都是民进党怎样也抹灭不掉的事实。

 

两岸同根,血脉相连,两岸同胞来来往往,乃大势所趋,莫之能挡。(作者:左镇)

“废除禁团令”通过,台湾舆论:好事一桩

2024-07-17

中国国民党籍民代陈玉珍提案,要求解除观光客赴陆“禁团令”,并开放陆客循“小三通”赴金门、马祖、澎湖旅游。台民意机构16日表决,在国民党团与台湾民众党团联手下,成功以60票赞成碾压民进党团的48票反对,通过此项决议案。

 

“废除禁团令”通过,台湾舆论:好事一桩

 

在会议中,陈玉珍痛批民进党,她表示,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称希望两岸观光客多多交流,大家没有看到的是,现在台湾观光业真的非常凄惨,民进党团完全不在乎老百姓死活,“你们心目中只有政治,没有民生经济”。

 

对于“禁团令”的解除,新党前主席郁慕明表示,“对两岸的交流绝对是好事一桩。”郁慕明说,民进党想断绝两岸的交流,但是不能阻断台湾民众旅行的自由。“禁团令”解除后,台湾民众又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到大陆旅游,可以对大陆有更清楚的认识。

 

2020年初,民进党当局单方面禁止大陆居民赴台,并叫停岛内旅行社经营赴大陆团队游业务;去年11月承诺今年3月解除“禁团令”,不料今年2月突然要求旅行社停止招揽赴大陆团客,6月1日起不准出团。

 

一段时间以来,岛内民众和业者对“禁团令”声讨不断。5月30日,民进党当局表示6月1日前规划的赴大陆旅行团业务可执行,但仍没有解除后续的“禁团令”。对此,台湾各界纷纷批评当局罔顾观光业者和普通民众利益福祉,人为制造两岸交流障碍。

 

虽然民进党当局对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施以“禁团令”、“橙色”警示等人为限制,但依然无法阻挡台湾民众来大陆旅游热潮。

 

“废除禁团令”通过,台湾舆论:好事一桩

 

在刚刚举办的2024海峡两岸台北夏季旅展上,大陆12个省份的文化和旅游部门及企业共155人参展,向台湾民众展现大陆文旅优势叠加、深度融合的丰富样貌。据主办单位预估,4天活动吸引28.2万人次进场,参展人数、消费力道都比预期更佳。这充分说明,台湾民众来大陆旅游的兴趣意愿强烈,民进党当局政治手段难阻民众赴陆热情。

 

“台当局所谓旅游警示没有强制力,有影响但边际效应将会降低。事实上,台湾飞大陆的航班目前也基本是客满状态。”台湾中华优质旅游发展协会理事长李奇岳表示,“禁团令”对台湾旅游行业会造成经营上的困扰,这是不合理的规定,应当尽快解除。

 

台湾旅游交流协会执委会主委赖瑟珍也认为,两岸旅展能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给台湾民众最新、最完整的大陆旅游资讯。大陆市场对台湾旅游业者而言一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台湾有三四千家旅行社,其中约九成包含大陆业务。

 

“废除禁团令”通过,台湾舆论:好事一桩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此前曾表示,我们一如既往热诚欢迎广大台湾同胞多来大陆旅游观光,体验灿烂中华文化,感受大陆发展变化,共享大陆进步成果。民进党当局罔顾民意和岛内业界诉求,拒绝解除“禁团令”,是在粗暴剥夺台湾民众的正当权益,严重侵害台湾旅游业界的利益,不得人心,必遭反噬。大陆旅游事务主管部门已于4月28日宣布有关安排,目前,相关准备工作有序推进。我们将按照既定规划,持续推动两岸人员往来正常化和各领域交流常态化。

展开全文

从《中国好声音》《庆余年》和《歌手2024》说开来

2024-06-28

我是台湾屏东囝仔邱庆龄,别人都叫我“乐导”。曾就读于台北商业大学,主攻企业管理专业的我,毕业后选择一脚踏入媒体圈。我的工作从助理到节目导演、总监、总导演,10多年之间,我几乎在台湾各大电视台都工作过。在萎缩的市场下,难以施展才干的我经由前辈介绍开启了我的“登陆”发展,那是2011年,我才30岁。

 

从《中国好声音》《庆余年》和《歌手2024》说开来

 

作者邱庆龄参加第二十二届海峡青年论坛时的留影

 

为何从台湾电视台的稳定工作选择跨海来大陆发展,说起来这也是蛮有缘份,甚至可以用“一见钟情”来形容。这一切机缘巧合来自于大陆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那时任职于台湾一家电视台的我看到公司引进了这个节目,然而就是这个大陆综艺节目直接让我感受到了大大的震撼。比起台湾综艺节目小而美的型态,大陆的综艺节目彷彿就像一部“大片”,这是台湾无法比拟的。也因为与《中国好声音》的“一见钟情”,让我下定决心来到大陆发展。

 

在大陆同行的推荐下,我去了湖南卫视,作过助理、扛过摄影机、当过副导演,后来又从湖南卫视转战东南卫视、海峡卫视等各个电视台。我先后驻足广东、湖南、福建、浙江、北京、上海,参与过《快乐男声》《生活接力棒》《来吧冠军》《十二道锋味》《青春旅社》《向往的生活》《真武魂》等节目的制作。有了这些经历和经验,我成立了自己的传媒公司。2018年,我决定长驻上海。我和同业合伙人还创办了影视公司,并和多位明星艺人在全国各地打造明星健身俱乐部。

 

从《中国好声音》《庆余年》和《歌手2024》说开来

 

本文作者在海峡卫视工作时的旧照

 

最近,两个文化现象引起了我对两岸传媒产业差异的深入思考:

 

一是,《庆余年》《繁花》等超级好看的大陆电视剧火到了台湾,得到了广大台湾观众的喜爱与追捧。大陆电视剧在台湾火爆是因为两岸文化同源、人心相通。在同一部剧上,两岸同胞感受到了同样的情感共鸣,看到了同样的人生百态。这些电视剧用温暖的故事和精彩的表演,打动了台湾观众的心。这些电视剧的忠实观众不仅仅有台湾青年、学生、上班族,中年人甚至还有老年人。据我台湾电视台的记者朋友透露,台湾很多的电视频道和网站在娱乐版块增加了大陆电视剧和大陆相关综艺娱乐节目资讯后,收看率、点击率大幅提升。

 

另一件事是,随着《歌手2024》的开播,谁能想到,这个湖南卫视做到第九季的综艺节目,时隔三年再次重启竟然还能掀起全网讨论,霸屏热搜榜。我推荐了我的好朋友、来自宝岛台湾的歌手黄宣参加了这节目。在第2期节目中,他用一首《独上C楼》来展现那份洒脱,而在第3期节目中,他又自弹自唱了蔡健雅的代表作《思念》,将对心爱之人的想念娓娓道来,尽显柔情。才华满满的黄宣身上有着非常强烈的反差感,这使得他圈粉无数。

 

从《中国好声音》《庆余年》和《歌手2024》说开来

 

本文作者(左一)在两岸交流活动中担任主持

 

大陆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台湾当导演,可能一年只能做一到两档自制节目,而在大陆,一年就可以接触到七到八档节目,明显能学到更多东西,成长更快。另外,大陆市场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大陆节目的规模质量也非常高,很多甚至是动用电影级的拍摄技术和设备。还有大陆电视剧剧组分工细致,人员也更加专业,播放平台除了电视端,大陆的网络视频平台更加蓬勃兴旺。

 

通过电视剧、电影和音乐等文化产品的交流,两岸民众能更深入地理解对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特性。这种文化的互动在无形中搭建起了一座情感的桥梁,使两岸人民能够在共同的文化认同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相信在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好剧、好音乐、好综艺作品在两岸进行交流,让两岸关系更加紧密,让两岸同胞心更近、情更浓。(作者并供图:邱庆龄)

展开全文

“夏日飞雪!不知道民进党当局接下来还要搞出什么花招!”

2024-07-03

“民进党当局口口声声说要保护台湾人民,但实际上却是处处在恐吓威胁台湾的老百姓。”台湾陆委会6月27日调升赴大陆及香港和澳门地区旅游警示为“橙色”,建议民众避免非必要赴大陆及港澳地区旅行。从事旅游业超过24年的台湾旅游业者江百松表示,这对台湾旅游业者是很大的打击,尤其是在暑假前夕宣布,就仿佛是夏日飞雪般,让台湾旅游业者看不到阳光。江百松感叹道,赖清德5月20日发表所谓“就职演讲”还口口声声说什么要重启两岸观光旅游,但现在看来根本一切都是屁话。他呼吁想去大陆观光旅游的民众,趁现在能去赶快去,不知道民进党当局接下来还要搞出什么花招!

 

“夏日飞雪!不知道民进党当局接下来还要搞出什么花招!”

 

两岸团体观光迟未解禁,台湾业界原本传出赖清德上台后会宣布6月1日解除“禁团令”,但雪上加霜的是,民进党当局不仅未解除“禁团令”,更宣布“橙色”警告,令台湾业者大失所望,痛斥台当局为对付大陆而牺牲民生。国民党有关人士指出,赖清德上台后,两岸只剩政治喊话与军事对立。赖清德一方面声称要追求和平共荣,另一方面却放任冲突升级,再回过头来恐吓台湾人民,为自己的失德失能卸责。台湾中华两岸旅行协会理事长许晋睿直言,这样做不是好事,小至伤害旅行业,大至两岸恶意螺旋不断上升。一名匿名旅游业者则指出,大陆是台湾民众旅游常选目的地,台当局要如何解释“非必要”?马祖当地旅游业者表示,本来期望大陆游客在暑假期间来马祖游玩,但现在有些悲观。

 

此次发出旅游“橙色”警示,台湾陆委会的借口是因目前发生多起民众赴大陆遭“非法扣押、留置、盘查”等情形,近期大陆又颁布《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显而易见,这是民进党当局在捏造借口欺骗岛内民众,阻挠两岸交流,煽动两岸对立对抗。

 

“夏日飞雪!不知道民进党当局接下来还要搞出什么花招!”

 

中时新闻网发表社论文章指出,此乃民进党当局赌气而又自私的政治把戏。民进党要切割两岸历史、文化联结,削弱民间交流,这将导致台海兵凶战危,更会影响台湾人民的福祉和权益。中评社发表快评表示,赖清德上台一个月内外交迫,社会支持基础流失,更深层的原因是赖清德始终坚持“台独”与“反核”这两大神主牌不放,破坏两岸关系,恶化经济前景,台湾处境只会愈来愈艰难。

 

自2023年1月8日马尾琅岐至马祖航线复航、2月19日连江黄岐至马祖航线复航以来,福马“小三通”客运航线往来客流量呈增长态势。福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站共验放保障经福州至马祖“小三通”客运航线出入境旅客29129人次通关,同比增长144%。

 

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台湾社会主流民意。台湾民众来大陆旅游的兴趣意愿强烈,岛内旅游业界也一直呼吁民进党当局早日解除台湾旅行社组团来大陆旅游禁令。民进党当局不仅不回应民意,反而粗暴恐吓阻挠台湾民众来大陆旅游,破坏两岸交流,严重损害台湾民众和相关业者利益,剥夺各界民众出行自由,不得人心。广大台湾同胞应看清民进党当局损害民众利益的政治私心,积极参与到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中来。(作者:常滨)

展开全文

台青:我的农村婚礼初体验

2024-07-11

我自小在台湾长大,读研究生时来到大陆,后来在大陆就业。在大陆工作的几年间,周围越来越多的同学、同事结婚,我也参加过不同城市举办的几场婚礼,现在想来是各有其趣。在广东佛山,婚礼酒席上除酒菜外还会有一盆白米饭,这是我有生以来首次在婚礼上见着白米饭,至今记忆犹新。在福建福州,我参加了一场在台湾上大学时认识的大陆同学的婚礼。毕业到现在五年,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这也是真挚情感在两岸学子间最美好的打开方式。婚礼进行到敬酒环节,具有福州特色的喜婆跟着上场,在新人身旁,福州话和普通话间无缝转换,道出不重样且带押韵的祝福话语。喜婆的每一声祝福都跃动着传统文化的音符,为婚礼的幸福氛围加温。

 

六月份,我收到邀约,前往福建莆田涵江区江口镇奔赴一场传统的农村婚礼。去之前,一位记者同学告诉我,涵江区的厨师是莆田乡村烹饪的天花板,能品尝到最地道的莆田佳肴,我也倍感期待。

 

台青:我的农村婚礼初体验

 

婚礼的现场到处贴着红色的喜庆字样(摄影:谢建鋐)

 

婚礼当日,迎亲环节在锣鼓喧天中开始了。我随着接亲队伍前往同村两公里外的新娘家中。新郎跨着白色骏马,将新娘从屋里牵出,抱上四人花轿。高大且神气的骏马在前头开路,花轿里载着娇羞的新娘和其对婚后生活的向往,迎着一声声贺喜走进婚宅。

 

婚宅是两层的楼房,屋里屋外贴满红红的喜字,幸福弥漫在房前屋后每个角落。我一直不明白这场婚礼怎么会出现一匹白马。几经询问才得知,原来此趟接亲是由专业的婚礼公司操办,跟我以往参与的婚车接亲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古朴庄重的仪式在现代思维的策动下,碰撞出新中式传统的幸福底色。

 

近几年在台湾,婚礼均会选择在酒店举办,很少见到在乡下老家操办的酒席。流水席那种充满土地生命力的觥筹交错,早已停留在我孩提时代的记忆中。此趟我参加的农村婚礼席有40桌,宴席桌占满了新郎家,位置不够还借用了邻居家和村头的幼儿园。但凡村中有人结婚,就是全村人的头等大事。同村的邻居对于出借喜宴场地,莫不视为乐事。村中的耆老们也会给予新人来自整个宗族的祝福,那是亲族间绵延不断的幸福接力馈赠。

 

台青:我的农村婚礼初体验

 

婚礼现场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摄影:谢建鋐)

 

新人选择回到农村操办人生大事,让同村的亲朋好友见证这爱的情感还不够,还要让看着新人长大的耆老见证;让耆老见证还不足够,还要让自小熟悉的乡间砖瓦来见证;砖瓦见证还不足够,还要让抚育他们成长的黄土地来见证,让承载着中华民族农耕基因的澎湃生命力来见证。

 

欢天喜地的鞭炮过后意味着宴席开始了。莆田农村流水席的出菜顺序和菜肴菜色倒是与台湾酒席有些相似,先上冷盘开胃,再以爽口的燕窝、鱼翅羹暖胃,红蟳米糕饱腹。莆田鱼翅羹以文火清炖后勾芡,再辅以红醋提味,口感注重鲜味的提炼。台湾则是以微红烧后勾芡的料理手法烹调鱼翅羹,口感较浓郁且相对偏甜。红蟳米糕(闽南地区又称“红蟳油饭”)与台湾本地极为相似,红蟳都是一样的蟹膏满溢,米饭都是一样的粒粒晶莹。随着鞭炮的再次燃放,这是主人家在提醒客人宴席过半,同时要上特色大菜莆田卤面了。莆田卤面制作时,是以大火将红菇、高汤、海鲜基底的精华逼至面中入味,同时佐以猪油润面,难怪甫一上桌便香气逼人,恰恰印证了袁枚那句“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我总算明白,在异乡打拼的莆田人为何总是忘不了这一口家乡味道。流水席的服务基本以半自助为主,通常是由帮厨的阿姨们将菜肴端到桌边,同桌的小伙伴自行从阿姨手里接过菜肴摆放在桌面上。宾客和阿姨间的菜肴传递,是质朴的村民和客人间的情感传递,物理食粮和精神默契在此时汇聚成在掌上传递的珍馐,流淌入嘴、暖在心底。

 

台青:我的农村婚礼初体验

 

相比起城市里的酒店婚宴,农村的婚礼宴席似乎更接地气(摄影:谢建鋐)

 

在早年间的农村,办婚礼可以说是除了过年之外比较重要的日子。在华夏大地上,一桩桩农村婚礼的文化坐标,以结对新人洋溢的幸福为纵轴,十里八乡亲朋好友的参与为横轴,在田间地头织出千灯万户、万般欢愉的盛世画卷。在充满泥土芬芳的田间地头,人与人间质朴的情感在世世代代以天为顶、以地为凳的场域传递,浓郁得化不开,夹带着一道道不远千里奔赴而来的祝福,让喜庆和欢乐达到顶峰。我有幸参与其中,也找回了小时候被父母带去乡下农村喝喜酒那种已经快要被遗忘的雀跃欢欣。(作者:谢建鋐)

展开全文

十六载双向奔赴 未来可期共迎“繁花”

2024-06-20

夏日的鹭岛,凤凰花开,海水澄澈。浅浅一湾海峡早已挡不住亲人回家的脚步。第十六届海峡论坛大会6月15日在福建厦门举行。两岸同胞就像走亲戚一样,和老朋友聊聊家常,和新朋友握手言欢。海峡论坛架起了两岸同胞感情的桥梁,一届比一届更精彩,一年比一年更热络。

 

十六载双向奔赴  未来可期共迎“繁花”

 

自2009年至今,海峡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16届,成为促进两岸各界广泛交往、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十六年来,论坛始终坚持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定位,让两岸各领域各界别同胞通过海峡论坛厚植情谊、增进福祉。(中国台湾网记者 尹赛楠 摄)

 

“作为海峡论坛的‘老朋友’,我几乎每一届都如期赴约。”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吴家莹说:“海峡论坛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嘉年华形式举行,不仅让两岸同胞坐下来、握着手畅叙乡情,更推动了两岸各领域深入交流融合,是我们每年都期待的‘约会’。”

 

林煜俊是2024年4月才成立的“闽台联合”棒球队的队长。他说,闽台球员相处就像兄弟。有一次训练时下起了暴雨,球员们在休息区休息。来自台湾台中的“00后”队员张员菘打开音响放起音乐,队员们一起合唱耳熟能详的中文歌曲。那一刻,虽然外面狂风暴雨,但屋内却是温馨无比。

 

十六载双向奔赴  未来可期共迎“繁花”

 

6月14日,出席海峡青年论坛的嘉宾共同启动第二十二届海峡青年论坛。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一个温馨的场景背后折射的是两岸中国人共同的文化根脉、共同的情感共鸣。两岸同胞有着千丝万缕阻隔不断的联系,两岸一家人,常来常往、走近走亲是骨肉同胞的朴素愿望。

 

自2009年首次举办以来,海峡论坛始终坚持“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定位,不断丰富内涵、创新形式、提升实效,已成为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的两岸民间交流盛会。本届论坛期间,台湾政党代表、行业代表、社团负责人,以及工青妇、科教文卫、农渔水利、民间信仰等各界嘉宾约7000人踊跃参会。基层交流、青年交流、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四大板块精彩不断,50场活动亮点纷呈。各分论坛深入基层社区、乡村,聚焦经济、文化、青年各个领域:从“同名村·心连心”联谊到两岸青年跨海欢聚,从基层交流治理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海峡论坛不断加入新的元素,开拓新的领域,助推两岸民间交融之路越走越宽。红火热络的场景充分彰显出两岸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主流民意,充分展现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蕴含的内在动力、累积的深厚基础已经形成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首次参加海峡论坛的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表示,台湾民众普遍希望两岸和平,互惠互利。“我们要为了两岸多数人的福祉和未来,积极诚恳地推动和发展两岸关系。”

 

十六载双向奔赴  未来可期共迎“繁花”

 

 首次参加海峡论坛的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在论坛大会上表示,从我们先人历史当中可以看到,作为一个道道地地的台湾人,也可以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中国台湾网记者 尹赛楠 摄)

 

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条措施”“26条措施”“11条措施”到“农林22条措施”,再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大陆持续推出“含金量”高、“含情量”深的政策举措,不断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两岸交流合作提质增效。

 

与大陆方面坚持不懈扩交流、促融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进党当局罔顾民意、变本加厉的“脱钩断链”。从2016年5月上台以来,民进党当局百般阻挠限制两岸交流合作。今年5月20日赖清德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更是抛出极具挑衅意味的“台独自白”。赖清德上任刚满一月,据台湾最新民调显示,支持赖清德的民众比例不到一半。显而易见,赖清德、民进党代表不了岛内主流民意,改变不了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阻挡不了两岸同胞走近走亲、越走越亲的天然情感和强烈愿望。

 

十六载双向奔赴  未来可期共迎“繁花”

 

厦门启达台享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姜锋2014年来厦门创业,10年间见证了大陆各领域发展进步,实现了从“创业人”到“摆渡人”的转变,带领团队推动4万名台湾青年“登陆”交流。范姜锋说 ,“亲望亲好,在两岸交流大潮中逐梦前行,一颗种子可以变成参天大树。”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两岸同胞在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有着共同的责任和期盼。我们相信,只要两岸同胞共同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和衷共济、同心同行,就一定能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迎来繁花似锦的美好未来。(作者:常滨)

展开全文

“我们拥有共同的姓氏,两岸同胞拥有共同的血脉”

2024-04-01

“欢迎游子回家!”樱花盛开的三月下旬,在武汉江夏黄氏大宗祠广场上,江夏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黄海向前来祭祖的五位黄姓台湾同胞张开了欢迎的臂膀。

 

“天下黄姓出江夏,万派朝宗江夏黄。”黄海介绍,据各地黄氏族谱记载,今天的黄姓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黄帝的第七代孙陆终公因功勋卓越受封于河南信阳古光州一带,建立古黄国,臣民以国为姓。春秋战国时期,黄国被强大的楚国所灭,黄国臣民开始背井离乡。一位名叫黄歇的人迁居楚国江夏。黄歇因才能卓越、博闻善辩,官拜楚国宰相,被封为春申君,也就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根据多地族谱记载,因黄歇贤能,吸引了许多黄姓族人都来投奔他,大量黄姓族人聚集在江夏。史料便将这里的黄姓族人始称为“江夏黄氏”,尊黄歇为江夏黄氏上始祖。江夏由此成为海内外黄姓儿女追根溯源、寻根拜祖的地方。

 

“我们拥有共同的姓氏,两岸同胞拥有共同的血脉”

 

江夏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黄海向记者介绍相关情况

 

江夏黄氏大宗祠是三进式建筑,融鄂南与安徽民居相结合的建筑风格,粉墙黛瓦、古色古香,成为天下黄氏宗亲拜谒先祖之地。黄姓是台湾的第三大姓氏,在台湾2300多万人口中,就有150多万黄姓。此次来参与祭祖的五位黄姓台胞在祖宗画像前上香、跪拜,在展室了解世界各地黄氏的历史,都非常激动。

 

来自台南的黄钰婷本科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目前就读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她第一次到江夏黄氏大宗祠祭祖,感触很深:“我在台湾没有去过宗祠这种地方。这次看见许多黄姓的人一起祭拜祖先,觉得很特别,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我知道我的祖先是从江西去台湾的商人。我跟我爸妈一起去过江西,虽然不知道我们的老家在哪里,但感觉大家都说着同样的话,写的也都是中国字,人人都很和善,就像一家人一样。” 黄钰婷说:“我拍了照片发给我的爸爸妈妈看,他们说下次来武汉的时候一定要来黄氏大宗祠祭拜。”

 

“我们拥有共同的姓氏,两岸同胞拥有共同的血脉”

 

五位黄姓台胞在江夏黄氏大宗祠与其它大陆黄姓同胞共同祭祀先祖

 

“之前听说过江夏黄氏大宗祠,一直没有机会来,今天很荣幸来到这里祭拜祖先。”目前在武汉爱莎国际学校工作的黄圆晴是一位双博士,深谙历史学和教育学。她说:“黄姓同胞有一个共同的宗族祠堂,其精神内核和文化内核意义更大,我觉得这就是大家说的民心相通。姓氏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比较特殊的一个部分,共同的姓氏和相关的活动会很好地把人心凝聚在一起。大家在一起就增加了交流和了解,也使历史文化得到一代代传承。很多问题只要找到沟通的办法,都能迎刃而解。”

 

江夏黄氏大宗祠于2007年落成。2009年,宗祠祭祖的仪式“天下黄姓江夏祭”项目被成功申报为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积极申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漫长的生产、繁衍、演变、发展中,“江夏黄氏”孕育了“精忠报国、儒学立身、孝友传家、开拓进取”等精神内核。

 

来自台湾省桃园市的黄大任目前是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他说:“我家在台湾是有一本族谱的,记得小时候我父亲拿出来给我看过,是非常厚的一本。我选择在武汉这座城市读书,刚好机缘巧合,我觉得这是一种缘分。”看到世界各地的黄姓人做出了许多丰功伟业,黄大任说:“身为黄氏后代我感到非常自豪,立志以后也要用开拓进取的精神努力为黄氏宗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拥有共同的姓氏,两岸同胞拥有共同的血脉”

 

两岸黄姓台胞在江夏黄氏大宗祠前共同合影

 

武汉奥森智慧体育科技有限公司的黄纬紘在武汉普及冰球运动,同时也在武汉找到了自己心爱的姑娘,两人爱的结晶也快诞生了。这是黄纬紘第二次来到江夏黄氏大宗祠。他说:“这次来我觉得更有归属感,更像回家一样。这么多黄姓的人在一起聊天感觉都特别亲切。”黄纬紘说:“我台湾的族谱和我们家族的宗祠里都有江夏的字眼。我们两岸同胞的血脉是相通的,语言也是互通的。我到武汉这几年,周围的人很友好,把我当作家人一样。”黄纬紘介绍说,寒假里,他把他的一些台湾学生和武汉的学生一起组织到厦门打球。孩子们互相加了微信,交流彼此的生活点滴,相约到家里去做客等等。黄纬紘说:“两岸同胞要多交流、多走动。一走动起来,感情就好了。下个月我会回台湾,我想把我的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堂弟堂妹约来武汉追根溯源。”

 

来自武汉力翰教育集团的黄奕豪告诉记者,自己的家在高雄,小时候清明节去扫墓,祖先的墓碑上就有“江夏”这样的字眼。因为祖先是从福建漳州过去的,所以老人常常会猜测“江夏”是不是福建的某一个地名。几年前自己到武汉来发展,才发现老人口中所说的“江夏”就是武汉市的江夏。黄奕豪说:“武汉市台办的主任送了我一本书,叫《江夏黄在台湾》,我爸看后才恍然大悟说,原来我们的祖先在江夏,我们的根就在这里。这些白纸黑字写得很清楚的东西就是历史,它是不能够磨灭的,也是不能遗忘的。民进党当局一直讲要去中国化,我和我爸爸都认为,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与生俱来的东西怎么可能去得掉。”

 

饮水思源、薪火相传。天下黄姓族人拥有共同的姓氏和信仰,而同为炎黄子孙的华夏同胞则有着共同的血缘和根脉。两岸同胞同为一家,必能在复兴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共铸辉煌。(作者:常滨 霍建阳   本活动及本文得到武汉市台办、武汉市江夏区融媒体中心大力支持,谨此鸣谢。)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