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史迹 台青情不自禁背诵《过秦论》《长恨歌》
|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24-04-09 12:03:55 | 来源: 中新社 |
中新社西安4月7日电 (朱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7日在西安接受中新社等媒体采访前,台湾青年刘秉睿先背诵了一段西汉贾谊的名篇《过秦论》。
来自台湾成功大学的刘秉睿,是随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参访大陆的台湾青年学生团团长。7日,参访团一行结束陕西行程转赴北京。回顾陕西行程,刘秉睿援引古文表达踏访古迹、触摸历史的心情。
“贾谊描写的仅是秦国军队的景象,昨天看了秦俑,场面如此壮阔,由此可窥见秦始皇一统天下后秦朝‘虎狼之师’规模之壮观。”谈及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见闻,刘秉睿说,从前只在历史课本和文章中读到相关内容,而今一窥真容,内心着实感动。
刘秉睿就读于法律系双主修中文系专业,日常喜爱朗诵诗文。途中听导游介绍华清池,他立刻联想到唐代白居易《长恨歌》诗云“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7日到访的大慈恩寺距今有上千年历史,刘秉睿也对佛寺始于隋、重建于唐,并于玄奘法师取经归来修大雁塔的历史“感到震撼”。“尤其是大雁塔边的题字‘民族脊梁’,”他说,“我们不会忘记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和传承使命”。
文化内涵不仅存于古迹,餐食中也能发掘“惊喜”。来自台湾海洋大学的林佩蓁在行程中品尝了风格迥异的粤式和陕西美食,“特别是‘biangbiang面’和羊肉泡馍在台湾都比较少见,吃法非常新奇”。她认为,围绕不同地域的美食、民风民情展开交流,也能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此行台湾青年有不少是“首来族”,刘秉睿说,大家深深被大陆地理人文历史风情触动,“是一种心灵上的冲击。但眼睛看是一回事,用心体会又是另一回事”。
当日下午,高铁抵达北京。刘秉睿说,在广东感受创新活力,在陕西品味文化寻根,他也期待用心体会接下来的旅程。(完)
相关新闻
- 2024-03-28林千禧:以《我的祖国》为主线,真情投入创作两岸有温度的小故事
- 2024-03-28特稿 | 寻回两岸共同的民族之根——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在读台生期待马英九携岛内青年学子来访
- 2024-03-21“大陆跟民进党说的不一样啊”
- 2024-03-20台青大赞大陆创业政策:锦上添花拼就对了!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25-11-21
- 钧声丨所谓“存亡危机”暗藏军国主义余毒2025-11-21
- 外交部:如果日本想重走军国主义老路 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2025-11-21
- “回家的路不在地图上,而在心里头”——洪秀柱呼吁两岸同心,共启民族荣光2025-11-21
- 港澳代表人士吁台胞亲身前来 实地感受“一国两制”成效2025-11-21
- 智利“车厘子快线”启程 见证中国市场全球机遇2025-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