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清明时节倍思亲

清明,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无尽哀思与缅怀,深深地烙刻着人们对亲情、家乡与传统的眷恋。清明节在大陆与台湾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或许不再局限于清明节这一特定的日子进行祭拜,而是选择在节日前后,或是家族成员能够共同参与的时间前往。全球化时代,有的家族成员甚至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无论距离多远,都无法阻隔亲人们彼此间的深深思念。

 

身为台北人的我,祖籍在浙江龙泉。我的爷爷,一位黄埔军校第六期的毕业生,于1949年迁往台湾,自此海峡相隔,再未踏足故乡。他在龙泉留下的家庭与亲人,也因时代的变迁而断了联络。在我出生前,爷爷已离世,葬于台北阳明山,因此我对爷爷、浙江乃至大陆的了解相当有限。家中那几把从爷爷老家龙泉带来的“龙泉宝剑”,成为我与大陆联接的微弱纽带。

 

清明时节倍思亲 

 

清明时节倍思亲

 

本文作者爷爷的老照片

 

清明时节倍思亲

 

作者台北家中的龙泉宝剑

 

清明时节倍思亲

 

作者台北家中的龙泉宝剑剑柄处特写

 

直至2010年,我首次踏上大陆的土地,参加上海世博会。这次经历让我对大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与全新的认识。上海的魔力与魅力深深吸引了我,使我心生向往,希望有机会能在上海学习、生活或工作。台湾人对上海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台北与上海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选择性亲近”,让我自然而然地爱上了这座城市。

 

然而,当时的心愿并未立即实现。在上海参访之行结束后,我返回台湾,经历了大学毕业、研究所毕业、服兵役与参加工作后,2019年成为我人生的转折点。我决定报考上海复旦大学读博,希望完成学历上的最后拼图,跳出舒适圈,换一个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我渴望前往大陆学习,寻找发展机遇,走访大江南北,用双脚丈量大陆的土地,用双眼饱览美景。这标志着我作为台湾青年西进新征程的开始。

 

在上海生活的这些年里,我陆续参与了多场两岸交流活动,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2023年4月初在浙江丽水举办的参访活动。爷爷的老家就位于丽水市下辖的龙泉市。能够亲身踏足爷爷的故乡和他曾经生活的土地,我内心充满了激动与期待。虽然初衷只是单纯想走访一下,感受爷爷老家的风貌,但接下来的经历却出乎我的意料。

 

在与丽水市台办工作人员餐叙闲聊时,我提及了爷爷是龙泉人且为黄埔第六期毕业生的事实,但因两岸历史的原因,我们与老家失去了联系。令我惊讶的是,丽水市台办人员立即展开工作,协调了龙泉市台办,龙泉市台办工作人员前往档案馆查找相关资料。他们认为,作为黄埔军校的学生,一定有相关资料可循,一定能够找到老家的地址与家人。他们承诺,这次来丽水一定要让我寻亲成功,因为两岸本是一家人。

 

在当地台办人员的帮助下,不到两天的时间,他们便从档案馆调取了相关资料,我成功找到了爷爷老家的亲人,与此同时在他们的陪同下,我前往老家寻亲。我见到了爷爷在龙泉的几代后代,并通过视频与台北的父母进行联系,让大家互相认识。这次寻亲可以说是完美成功。我不仅与大陆的亲人建立了联系,还加深了对自己祖籍地的了解与认同。至此,分隔两地的亲人重新建立了联系。我还有一些在海外的亲人,他们回大陆过年时先前往台北的阳明山祭拜了爷爷。丽水老家的亲人表示也很想去台北祭奠爷爷,并了解我们一家在台北的生活状况,虽然没能到台湾,但通过视频的方式丽水的亲人们也看到了爷爷灵骨塔塔位,完成了他们“想要到台北看爷爷”的心愿。

 

清明时节倍思亲

 

本文作者(后排右二)回浙江寻亲时与家人及当地台办人员合影

 

清明时节倍思亲

 

本文作者(后排中间)与丽水老家亲人合影

 

清明时节倍思亲

 

作者的海外亲人来台湾时的合影

 

清明时节倍思亲

 

作者的爷爷在台北阳明山的灵骨塔

 

清明时节倍思亲。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不仅是对已故亲人的思念,更是对我们中华文化传统的尊重与传承。两岸之间充满了各种悲欢离合的故事,我家的故事虽只是其中小小的一个,但却是多年来两岸关系的缩影。对于台湾青年来说,找寻我们的根、认同自己的身份,具有深刻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期盼团圆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希望祖国完全统一的这一天早日到来。(作者并供图:蔡孟轩)

 

 

 

台湾姜姓宗亲回汕尾祭祖

2024-04-02

台湾姜姓宗亲回汕尾祭祖

 

合影(汕尾市台办供图)

 

中国台湾网4月1日讯 3月27至29日,台胞姜仁寿先生率台湾姜姓宗亲一行41人回陆丰祭祖,汕尾市台湾事务局领导带队到陆丰碣石与祭祖团一行餐叙座谈。

 

汕尾市台湾事务局领导对姜姓宗亲的爱国爱乡情怀表示赞赏,并希望台湾乡亲们常回家乡看看,体会祖国大陆的发展变化,发挥宗亲血缘优势,讲好“两岸一家亲”故事,做两岸基层民众交流联谊使者。

 

台胞姜仁财先生说:“因疫情原因几年没有回来,这次回来大陆,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倍感亲切。”他表示,两岸本就是一家人,今后将带年轻一代多回来走一走看一看,让他们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

 

据悉,台湾姜姓宗亲先祖在明未时代从陆丰赴台开基创业,至今繁衍近4万人,分布在桃园、新竹、嘉义和台南等地。(中国台湾网汕尾市台办通讯员/魏保卿)

展开全文

清明祭祖重在文化的表达,但这份表达不只发生在清明

2024-04-02

与清明相关的诗词有很多,如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宋代诗人高翥的“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等等。清明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它蕴含着该时节发生的自然与人文内涵。从节气来说,它意味着降水增多、气温稳定回暖;从文化传承来说,它意味着扫墓祭祖、慎终追远。清明,是我国古人经历长期探索而得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华夏文明重要的瑰宝之一。

 

同时,清明节还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风俗活动与文化意义,形成了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的兼具多重功能的传统节日并传承至今。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尽可能地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祭祖作为清明时节的核心环节之一,是我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产生于我们对祖先、先辈的尊崇与怀念,是传承、信仰、人伦、礼教的重要载体。

 

清明祭祖重在文化的表达,但这份表达不只发生在清明

 

南宋·楼俦《耕织图》摹本(局部)祭祖的场景

 

中国因其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悠久人文历史的多样性,导致了同一个清明节、同样的祭祖活动,在全国各地却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在宝岛台湾,扫墓风俗和大陆的南方大体一致。但有一个特别的族群,这个族群的先辈从大陆东南沿海省份来到宝岛台湾的山地、丘陵等地定居,他们至今依旧保留着古老的风俗习惯,他们就是客家人。在台湾,客家人的清明节并没有像其他台湾人那样举行大型的祭祖仪式,而是只在家中准备当季水果、少许糖果、些许金银财宝(客家话称“金纸”)祭拜祖辈牌位。这么简便的仪式是因为不尊崇、不感恩祖先吗?作为一名客家人,我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客家人是非常重视传统习俗的族群之一,是非常重视祭祖的。

 

台湾的客家人扫墓祭祖的时间一般在农历正月十六,也就是元宵节后一天,客家话称“挂纸”日。在这一天,我们会选上吉时,约定好全家、全族一起,带上香、三牲(鸡、猪、鱼)、米酒、发糕、当季水果、糖果、红蜡烛、红鞭炮、金纸等供品,以及扫把、镰刀、毛刷、毛巾等打扫工具,当然占卜用的筊杯也是必不可少的。全家一起前往祖坟为已故亲人的墓地进行打扫并祭拜。

 

供品在坟前摆放的先后顺序并无规定,但是摆放的区域是有规矩的。红蜡烛放置在香炉两侧,酒杯和米酒放置在香炉正面前,酒杯两侧摆上发糕和筊杯。随后以三牲为中心摆上当季水果、糖果、金纸、红鞭炮。一切准备完毕后就可以开始仪式了。仪式开始,每位成员按照辈分拿取对应数目的香(不同家族可能略有不同),按照辈分站位,主持仪式的长辈站最前面的中间,继承者站其两侧的后面,继承者的爱人和子女再往后站,以此类推。排序方式呈现“长辈站前晚辈靠后、长辈站中晚辈两翼”的样式。在祭拜过程中,需要由长辈进行持香躬拜(俗称“唱喏”),完成后也是按照长幼关系依次上香。最后,仪式结束前要燃放鞭炮,鞭炮声响得越久就昭示后人越发达,前程越远大。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响亮的鞭炮声是为了告知天地,家族人丁未断、有孝心、懂尊崇及感恩祖先。自此,当年度的祭祖仪式就算完毕了,供品可以打包回家。

 

从台湾客家人族群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祭祖不只发生在清明时节,但和清明祭祖一样的是,都蕴含了属于中国人的文化表达和情感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藉由仪式把大家召集到一起,表达了对祖先的尊崇,加强了家族的凝聚力,增进了家人间的感情,培养了晚辈的孝心。这个过程满足了我们对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的追求,同时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代代传承下去。(作者:刘育宇)

展开全文

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聚焦“点亮共同记忆”

2024-04-01

除了担任上海一家公司的高管,严新兵还有另一重身份——守护烈士纪念设施志愿者。每到清明节等祭扫日,他都会带领志愿服务队前往烈士纪念设施进行祭扫、维护,其中包括位于徐汇区华泾镇的邹容烈士墓。

 

3月31日,严新兵在此间举行的第11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上,讲述上海青年志愿者守护“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烈士墓的动人故事,引起在场两岸嘉宾的共鸣。

 

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旨在建构清明文化的时代意义,夯实两岸关系的亲情基础,为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找到新的增长点。

 

今年的论坛以“点亮共同记忆,增进血脉亲情”为主题,由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台湾研究院及台湾章亚若教育基金会、中华教育文化经贸促进总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协办。

 

此次论坛上,包括严新兵在内的3位不同经历背景的讲述者分享了促成两岸共同纪念抗日英烈、志愿守护革命先烈设施、探寻“跨海共同体”的清明故事。

 

“两岸先辈曾经胼手胝足,一起建设家园;两岸先贤曾经同舟共济,一起开发海洋;两岸先烈曾经并肩作战,一起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执行院长李秘说,点亮共同记忆将增进两岸血脉亲情,激励两岸同胞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围绕清明习俗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两岸文化认同等议题,两岸近40位专家学者展开学术讨论。专家纷纷表示,随着地域变化和时代变迁,清明习俗呈现多样性,但慎终追远的精神内涵没有改变,两岸血脉相连的本质特征没有改变。

 

本届论坛还邀请数十位两岸学子来到现场,参与祭祀黄帝仪式,倾听亲历者讲述清明故事,加入清明文化学术研讨。

 

同期举行的清明游园会上,两岸学子还一起体验了丰富多彩的清明民俗,或制作青团茶点,或绘制纸鸢团扇,或身着汉服、戴上柳枝花环,感受传统服饰文化魅力。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表示,清明承载着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和血脉亲情。以清明节等文化信仰为基石,两岸学术界充分阐发同根共源的文化基因,两岸学生携手并肩传承中华文化,有助于建构两岸文化共同体,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为推动国家统一、民族复兴创造条件。

 

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钟晓敏表示,作为重要的沪台民间交流活动,论坛承载着两岸各界人士对台海和平和两岸交流的期待。希望两岸青年朋友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汇聚更多力量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融合发展。(记者潘清)

展开全文

益阳台胞清明寻根谒祖:不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

2023-04-11

益阳台胞清明寻根谒祖:不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

 

益阳台胞清明寻根谒祖(图片来源:桃江县台办)

 

中国台湾网4月11日讯 “感谢市、县台办帮我找到了亲人!清明节祭拜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此次带儿子回来,就是想告诉他不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4月8日,台胞熊瀛松先生携家人回到了祖籍地益阳市桃江县大栗港镇黄道仑村,圆了他多年来的返乡寻根谒祖梦。

 

熊先生表示,此次回乡不仅加深了对于家族历史的了解,更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祭扫之余,还参观了解到家乡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从心底感到高兴。

 

益阳市台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益阳市各级台办将全心全意为台湾同胞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欢迎广大台湾同胞多回来走一走、看一看。(中国台湾网、益阳市台办、桃江县台办联合报道)

展开全文

两岸老中青三代共谈清明文化重温共同记忆

2024-04-01

清明节来临之际,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31日在上海举行。论坛上,台湾地区民意代表谢龙介用闽南语唱起杜牧的诗歌《清明》,唤起了两岸与会嘉宾关于清明节的共同记忆。

 

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旨在建构清明文化的时代意义,不断夯实两岸关系的亲情基础,为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找到新的增长点,本届论坛主题为“点亮共同记忆,增进血脉亲情”。谢龙介表示,清明节不只是两岸,更是全世界华人的共同文化,清明节不仅要成为大家的共同记忆,更是需要不断传承的重要节日。

 

论坛上,来自两岸的三位演讲者,分享了他们促成两岸共同纪念抗日英烈、志愿守护革命先烈设施、探寻族谱“跨海共同体”的故事。学术研讨会环节,近四十位两岸专家学者围绕清明习俗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两岸文化认同等议题展开讨论。

 

他们认为,随着地域变化和时代变迁,清明习俗呈现出了一定的多样性,但“慎终追远”的精神内涵没有改变,两岸血脉相连的本质特征没有改变。

 

中华教育文化经贸促进总会总会长张京育表示,香港曾公开评选最受欢迎的十首唐诗,《清明》排第二位,因为这首诗讲出了人们的心声,“清明节我们站在父祖辈的墓前,一方面是追思他们的遗志,另一方面要担起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责任和担当。”

 

下午的清明游园会上,两岸学子一起体验清明民俗:制作青团、手绘纸鸢、绘制团扇、体验汉服、编织柳枝花环……来自台湾台中的王翊安目前正在华东师范大学就读,他说,这些多元的活动让今年的清明节很有仪式感,可以让两岸年轻人不仅在理论上更在实践中,感受清明文化的内涵和传承。

 

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执行院长李秘指出,两岸先辈曾经胼手胝足,一起建设我们的家园;两岸先贤曾经同舟共济,一起开发海洋;两岸先烈曾经并肩作战,一起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这是我们共同的过去,也是我们不能忘却的记忆。今天两岸老中青三代形成合力,点亮共同记忆,守护共同根脉,开创美好未来。 (记者 缪璐)

展开全文

清明“蚕花节”,这群台湾同胞来桐乡河山“轧闹猛”

2024-04-02

清明“蚕花节”,这群台湾同胞来桐乡河山“轧闹猛”

 

活动现场(桐乡市台办供图)

 

中国台湾网4月2日讯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浙江桐乡民间流传着“清明大如年”的俗语。近日,第八届桐乡市“清明轧蚕花”民俗会暨河山镇第七届“蚕花节”在八泉村拉开帷幕。近30位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宾客及其家属走进河山镇,感受清明轧蚕花的民俗与这里的风土民情。

 

桐乡是江南蚕桑的主要产地,其乡间流传着丰富的蚕乡习俗,清明轧蚕花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动。据悉,“轧蚕花”始于唐代,是江南蚕乡崇拜蚕神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中国丝绸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2010年,桐乡蚕桑习俗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子项目,被联合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动现场,台胞台属们和本地民众一起参与体验了清明“轧蚕花”系列活动的众多民俗项目,兴致勃勃地观看了蚕神祭祀仪式、高杆展演、蚕桑丝织技艺等,浓浓的节日气氛让大家乐在其中。“这样的传统民俗展示,形式很新颖,让人乐在其中。在台湾,清明节期间,我们一般除了扫墓祭祖,没有很多的庆祝活动,气氛相对沉闷,大家的心情主要集中在缅怀上,多少会有一些沉重。但在这边,清明节加民俗活动,很隆重,很‘闹猛’,让人耳目一新。‘轧轧闹猛’让人心情也变得愉快了,我想祭奠先祖更要以一种愉悦的心情去面对吧。”来自台湾的洪缔程对桐乡话“轧闹猛”情有独钟。

 

“清明节承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厚重历史文化,蕴含着缅怀先祖先烈、弘扬孝道精神、传承历史文化以及亲近自然、珍惜生命等多重意义。两岸同胞都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拥有着相同的文化基因,对感恩祖先,慎终追远,明德归厚拥有着共同的情感追求。此次,邀请台湾同胞及其家属参与和感受桐乡清明轧蚕花活动,一方面为了让他们能在桐乡过一个不一样的清明节,感受到这里的浓浓热情;另一方面也希望他们多参与到地方的特色文化活动中去,增进对桐乡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提升他们在桐乡参观旅游、工作生活的融入感与获得感。”桐乡市台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民俗活动后,台胞台属还与当地居民一同感受了野炊的乐趣,度过了非常难忘的一天。(中国台湾网、桐乡市台办联合报道)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