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而生千古颂,活力“泉”开看今朝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4-02-02 11:06:06 | 来源: 东南网 |
一座城市,既承载着历史的淘洗,也不乏文化的厚重,那我们会说它足以称之为幸运。泉州,就是这样一个被垂青的明珠。作为拥有深厚海洋文化底蕴的泉州,自古就形成了一个文化包容、经济繁荣、自由开放的城市范式,它的光芒足以闪耀千年,至今始终不减。近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福建省委网信委联合指导的“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在福建泉州举办。主题活动围绕“耕海千帆竞”“刺桐万国商”“古厝吐新生”“爱拼才会赢”四个篇章开展主题讲述,为世人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泉州。
泉州的名字带有“泉”字,但它却是向海而生的城市。熟悉世界历史的人都知道,近代诸多大国崛起的过程,往往都与“海”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联系,这其中也蕴藏着时代发展的逻辑关系——谁能跨越海洋,谁就能勇立潮头。在“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中,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南海一号”保护发掘项目等多个博物馆负责人,考古工作者以及非遗传承人,以“船”“桥”为意象,讲述泉州耕海不息、向海而兴的故事。我们也由此感慨,泉州它对于“向海而生”这四个字的理解,是以“千年”计的。
作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城市,泉州自带“闽海云霞绕刺桐”“秋来海有幽都雁”等诗句加持,而这也只是泉州文化矿藏里的一隅——悠悠千载,泉州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历史深远驻足,还有文化的星光熠熠。珠玉自在眼前:本次活动就从非遗文物和非遗传承人的视角切入,以讲述与表演结合,生动展现蟳埔簪花、南音、南戏等泉州非遗的技艺之美、匠心之美,展现新时代泉州人的锐意进取与开拓精神。历史场景几经转换,而泉州文脉所带来的印记,却始终清晰。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福建人。”海洋与文化的交织,宛如东南沿海那惊涛拍岸般的雄伟。同时,这股“时与势”也孕育出一种力量,推动泉州儿女去劈波斩浪、去扬帆起航。有一首闽南民歌蜚声海内外,而它的歌名《爱拼才会赢》,更像是泉州人的的性格使然。在这块被风吹拂的热土上,如今在运动、服饰、纸业等领域涌现出全国乃至全世界都走在前列的一批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历史由人来书写,时代由人来创造,当一个个“大”与“小”在泉州交织,我们也将见证这座城市、这群人们更多的惊奇与可能。
向海而生千古颂,活力“泉”开看今朝。璀璨辉煌的过去是一种财富,但泉州更执着于随着时代大潮澎湃涌动,去创造一个个新的传奇——拼出一个“民办经济特区”,诞生了“晋江经验”,大步迈向“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细数泉州的“光环”,总能体会到这座城市性格的一脉相承:千年前,这里百业俱兴、儒商并重、诸教共存;千年后,这里联通中外,盘活有无,放眼全球。都说“东南有海浩无穷”,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无远弗届,随着海洋强国建设的深入推进,泉州也将拥抱更大的“蓝海”,驶向更美的未来!(皮波)
相关新闻
- 2024-01-10福建泉州广泛联谊港澳台侨同胞 扩大“朋友圈”画大“同心圆”
- 2023-04-03“台胞忆清明”系列之一:“我的根在泉州安溪县”
- 2023-06-17泉州台青吴妘蓁:跨越海峡的“丸子”美人生
- 2022-12-12海外华媒人士:乐当“世遗泉州”的讲述者和传播者
新闻推荐
- 节庆显活力 四海年味长——乙巳春节假期回眸2025-02-05
- 冬奥三年又逢亚冬,冰雪热,“燃”!2025-02-05
- 青春匠心:“煎”出团圆和红火2025-02-05
- 福马“同城生活圈”:双向奔赴的团圆路更温暖2025-02-05
- 台胞博导的“小美满”:“大家”“小家”皆有收获2025-02-05
- 千年银城庆新春 文旅融合过大年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