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十周年,金融白皮书+1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十年来,在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等方面先行先试,创新硕果累累。在这片热土上,全国基层法院首家金融审判庭是如何为金融创新开放提供司法支撑的?服务保障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大局又取得了哪些新成效?
11月22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服务保障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金融商事审判工作白皮书及典型案例,持续深化自贸区法治经验。
十年受理11.14万余件
2013年11月至2023年10月,浦东法院共受理涉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商事案件11.14万余件,审结11.11万余件。
白皮书显示,案件类型上,信用卡纠纷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数量最多,占比分别达41.9%和40.4%,融资租赁纠纷次之,占比为12.8%。近年来私募类委托理财纠纷案件数量不断攀升,全面覆盖销售、托管、管理、退出等各个环节。
白皮书分析,随着金融行业转型升级,新型疑难案件不断涌现,还呈现出政策关联纠纷多发、协同治理意义凸显,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案件审判难度增加等特点。
特别是基于传统金融业务衍生的资产证券化、信托收益权等金融产品以及多层嵌套、明股实债等新类型金融交易产品层出不穷,金融交易结构更为复杂,对司法保障提出了新要求。
提升金融司法服务保障能级
十年来,浦东法院持续探索创新路径,制定《浦东法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司法服务保障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关于充分发挥金融审判职能 服务保障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若干意见》等多个文件,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涉自贸金融司法保障新模式。
一方面,完善金融审判工作模式,提升涉自贸金融商事审判质效。通过探索金融商事专业化审判模式、优化“示范判决+司法确认”机制、推进金融审判队伍建设等举措,促进审判质效提升。
当天,浦东法院还与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共同挂牌成立“浦东法院 陆家嘴金融城 金融纠纷治理法官工作室”,完善金融纠纷协同治理机制。
5类22起典型案例 发挥示范作用
浦东法院发布了22起涉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商事审判典型案例,包括金融借款、信用卡类纠纷,资产管理类纠纷,融资租赁、保理类纠纷,保险类纠纷,证券、票据及金融衍生品类纠纷。
十年来,浦东法院高质量审理了首例汇率掉期金融衍生品交易纠纷、首例在通道类业务中判决信托公司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纠纷、上海首例适用《民法典》审结的保理合同纠纷、上海首例保险公司向代驾公司追偿的代位求偿权纠纷等一批疑难复杂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典型案件,对规范金融机构市场行为、引导金融消费者消费行为等均进行了有益探索。
(周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