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兰香飘 融合新发展——首届云台兔耳兰文化交流会侧记
云台兰香飘,同胞情意长。6月3日,第11届云台会系列拓展活动云台兔耳兰文化交流会在玉溪举行,两岸同胞共同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以兰为媒、以兰会友、以兰兴业,持续推进云台两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云台两地融合发展。
此次活动由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玉溪市人民政府主办,来自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地的兰花协会及兰友代表60余人,围绕如何打造中华兔耳兰品牌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亮点、促进云台两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开展了深入交流。
以兰会友促进两岸交流
“两岸本是一家人,同文同种、流着共同的血,愿两岸同胞以兰为媒,互相交流,一起奋斗。”中国台湾国兰联合协会会长林阳期说,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兔耳兰品质较好,现在台湾兰友普遍栽培的兔耳兰都是从这些地方引种的。他建议,大家应该把现有的兔耳兰品种栽培好,并建立品牌进行推广。
参会的台湾兰友简旭东说:“我经常跑贵州、广西,还有云南的文山、红河、曲靖等地,这些地方(兰花)资源很丰富,兰友也很多,合作交流很频繁。”
四川兰友张朋良说:“云南的兰文化气氛非常好。这次玉溪举办首届兔耳兰展,全国各省(区、市)的代表都来参加,拿出的展品也是经典中的经典,值得兰友去学习、去挖掘其中的兰文化精髓。”
“近年来,两岸兰友交流合作热络。此次云台兔耳兰文化交流会,增强两岸文化交流,推动云南兰协和兰花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增强云南兰花的影响力。”云南省兰花协会会长杨加宗表示,省兰协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省兰协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让云南兰花香飘两岸、走进千家万户。随着中老铁路的通车、云南路网交通的日益完善,云南兰花必将更多地展示在国兰爱好者面前,云兰也将成为云南省新的文化名片。
以兰为媒繁荣大市场
兔耳兰是国兰中的一个品系,因叶形似兔儿而得名,以前属小众兰花,栽培范围较小,近年来成为热门的国兰新宠。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兰花市场不断向产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预计未来几年,兰花市场将保持较快的增长,行业规模将不断扩大。
云南是国内兰花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据了解,兰花作为云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云花产业中最具活力、最有市场潜力和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花卉之一。
“玉溪境内分布有春剑、春兰、豆瓣兰、寒兰、蕙兰、秋芝、兔耳兰等兰花品种,作为‘云南传统四大名兰’之一的通海剑兰就出自玉溪市通海县。”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副会长、广东远东国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少敏介绍,玉溪是中国兰花的主产地之一,有大量的兰花爱好者及从业者,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在国内外负有盛名。
“希望兰花成为玉溪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农村特色产业,并推动玉溪兰花向产业化、规模化、精品化方向发展,使玉溪兰花成为云南乃至全国的兰花产业龙头。”玉溪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宝民说。
“玉溪地形地貌、气候类型、土壤成分非常适宜兰花的生长繁衍。台湾在兰花产业方面有先进的栽培技术与管理运营经验。”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张灿希望,玉台两地兰花产业加强合作、融合发展。
交流会上还举办了以“云台兰香飘 同胞情意长”为主题的中国·玉溪首届兔耳兰展,展出来自云南、福建、广东、广西等10多个省(区、市)和台湾地区的兔耳兰200余盆,目前开发的彩兔(又名普兔、滑皮兔)、磨砂兔、银灰兔等品种皆亮相此次兰展,吸引上千名市民和游客观展、选购,现场热闹非凡。据统计,此次云台兔耳兰文化交流活动兰花交易金额达5000万元。
以兰为基搭建招商大平台
会上,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红塔区农业农村局向与会嘉宾推介了玉溪文化旅游、体育康养、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等项目,参会台商还实地参访当地兰花基地,进行深入交流合作。
“在玉溪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干热河谷里,有着中国唯一与非洲萨王纳热带稀树草原十分相似的生态景观奇迹——河谷型萨王纳植被。”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洪卫向与会嘉宾重点推介元江国际文旅康养示范区项目与中国萨王纳·元气谷田园综合体项目。
“红塔区因优越的区位、交通、气候等资源禀赋,经过近30年的累积创新,成为世界公认的三大优质花卉产区之一,被认定为全省花卉种业发展核心区、云南省首批花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红塔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柴冬梅向嘉宾介绍了当地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以及可官现代农业园区、龙树社区数字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春和花卉展示交易中心等招商推介项目。
今年3月,《红塔区加快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十四条扶持措施(试行)》印发实施,这14条措施从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品牌创建、种业发展到金融贷款贴息等都给予明确支持,红塔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迎来发展良机。
目前,红塔区正紧扣仓储保鲜、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现代流通、品牌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拓展等方面,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一二三产良性循环、融合发展,推动全区高原特色农业形态由散弱向专精升级,经营主体由同质竞争向合作共赢转变,全面提升全区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本报记者 冉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