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流行语”刷新你我年终岁末的仪式感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3-12-06 16:46:44 | 来源: 工人日报 |
12月4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23十大流行语”。“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种兵式旅游”“显眼包”“搭子”“多巴胺××”“情绪价值”“质疑××,理解××,成为××”入选。
《咬文嚼字》编辑部在年尾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已是持续多年的“规定动作”。每年此时,媒体和网络上都会针对新鲜出炉的流行语展开一番议论与评点,今年也不例外。
“十大流行语”的发布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语言的敏感度,有助于人们以新方式、新视角去看待、认知生活中的语言。
不少网友直言,看到“显眼包”和“搭子”入选时倍感亲切,如此接地气的词汇能成为年度流行语,感觉很温暖。的确,少了“嫌弃”“爱出风头”等意味,多了“活力外溢”“可爱有趣”等内涵,“显眼包”的流行,让人们体悟到语言流变过程中展现出的人情味,这种精准而不失诙谐的表达,流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十大流行语”的发布也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了代际和群体间的壁垒,让不同人群通过语汇的扫盲来实现更好的跨界沟通。
今年发布的流行语中,对于“情绪价值”“质疑××,理解××,成为××”,不少中老年网友表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后面给出的详细解读,点出了“情绪价值”流行的背后,是越来越多人在物质生活之外还有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当这种情感需求和动态心理过程被父母、长辈看到,或许就成了一些固有认知和理念发生改变的开始,成了解开代际和群体间隔阂的一把钥匙。
“十大流行语”的发布还让人们有机会去接触和了解未知的领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诸如“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种兵式旅游”等词汇,曾经只在某个圈层流行,受到某些特定人群的关注,将他们放到“年度流行语”这个更大的展台上,其实正是在帮助更多人了解前沿科技,带那些被“信息茧房”困住的人去看不一样的风景。
亲、卖萌、吐槽、顶层设计、新常态、破防、店小二、区块链、元宇宙……回望多年来的年度流行语,有些已经固化为常用语,成为汉语词库不可代替的存在,有些则极具划时代意义,成为社会进步的注脚。
有人说“要读懂中国,先读懂十大流行语”,“读懂了十大流行语,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以语言复盘的方式回顾一年来走进公共视野的大事小情,描摹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在引发共情与共鸣的基础上真实记录时代和个体的发展——一年一度“十大流行语”的发布,某种程度上是国人岁末年终的一种仪式感,也是观察社会现实的一扇窗。
在这发布、使用、讨论间,汉语完成着新陈代谢,时代的车轮则滚滚向前。(乐群)
相关新闻
- 2021-01-13年度流行语为什么是这些词
- 2021-01-06《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新闻推荐
- 习近平抵达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2025-05-08
- 两岸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 福建一季度利用台资6.4亿美元2025-05-09
- 欧盟将对美国关税准备反制措施并向世贸组织提出诉讼2025-05-09
- 多项指标刷新纪录 广交会彰显中国外贸底气2025-05-09
- 2025两岸(庐山)青年交流发展大会开幕2025-05-09
-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部省际工作会议在福州举行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