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朋友圈】台青创客林昆佑:我在大陆书写立业好“菇”事

入夏,雨水充沛、瓜果飘香,也是一年中品尝菌菇的好时节。绣球菌、鸡枞菌、黑牛肝菌……在主打菌菇美食的“菇的林”餐厅,形态各异的“山间精灵”在咕噜咕噜冒泡的锅里优雅地“唱”起主角。这间位于江苏扬州的特色餐厅,由台湾创业青年、广运农业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林昆佑负责运营。

 

站在热闹的店内,听到来自食客的夸赞,林昆佑知道自己由幕后到台前的这条转型之路,走稳了第一步。出生于台湾的林昆佑,家族早在1925年起就投身菌菇事业。当时,长辈们用新鲜采摘的蘑菇制作成鲜美的调味料,销路远达日本、韩国等国家地区。百年之后,“菌菇世家”的事业接力棒传递到林昆佑手中,他在江苏——这个大陆台商投资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开启了家族企业下一个百年发展新篇章。

 

初来大陆

 

续写家族创业“菇”事

 

林昆佑所在家族四代人均从事菌菇行业。父辈接管家族事业后,从事菌菇批发成立了广运商行,逐步成为台湾前十大菌菇贸易商。一直到1992年,为了扩展事业版图,林昆佑的父辈开始先后来大陆考察,他们发现大陆不仅有庞大的种植基地,而且整个销售市场潜力无限。1997年,林昆佑的父亲举家迁移到大陆创业生活,陆续在福建、河南、山东开设了农场、种植菌菇,在江苏办起加工厂。

 

2014年,公司在江苏泰州新设立了菌菇加工厂,林昆佑也来到这里发展。批发贸易的业务已经熟门熟路,他与哥哥决定继续创新赛道,探索更多可能性。

 

创新赛道

 

做敢于探索的“菇”勇者

 

在林昆佑和哥哥的尝试下,公司从“供应链”转为“定制链”。2014年,他们在行业内较早地对菌菇处理进行了技术改革:将新鲜菌菇精深加工,经过熟制、调味等工序,开发开袋即食的速冻成品,然后以冷链的方式传递到厨房。此举不仅缩减了餐厅的出餐时间,也大大便利了餐饮业者的成本管控。林昆佑的公司很快成为老乡鸡、西贝莜面村等等知名连锁店的供应商,他迅速抓住大陆发展机遇,进一步扩展企业规模。

 

2022年,林昆佑兄弟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开创自己的餐饮品牌,以“线上+线下”的双重模式铺开品牌销售蓝图。在线上,借助电商平台贩售自己的菌菇产品;在线下,打造菇菌线下门店开拓场景消费。今年5月,主打菇菌主题料理的“菇的林”餐厅落地扬州,从食材的选择、料理的方式都体现了菌菇健康养生的概念。通过品牌前置化,林昆佑希望“能够让企业在下一个赛道上,可以持续地在整个行业里面领先”。

 

立业江苏

 

人与城的“双向奔赴”

 

谈及选择泰州设厂的原因,林昆佑说,“家族经过了多方的考量,希望能把厂子设到江苏来。首先,泰州位于长三角地区,无论是到南京还是到上海都很方便,这会拉近我们跟客户接触的距离。而且,泰州是一个注重发展‘大健康’的城市,与我们的品牌理念不谋而合。”

 

于是,在泰州这方宝地上,来自台湾的百年菌菇企业扎根生长、发展壮大。

 

在泰州设厂期间,林昆佑坦言,受到了多方的支持。尤其借力“苏台企业合作联盟”等平台的帮助,林昆佑的企业与多家企业联合成立了“苏台农业及食品加工业产业联盟”。该联盟集聚了江苏省内的不少台湾食品制造商,更好地为像林昆佑这样的青年创客提供交流、沟通、合作的平台。包括林昆佑在内的台湾企业家还成立了“宝食联盟”,共同帮助初创台企在大陆发展。林昆佑希望,通过这个联盟整合销售渠道、采购资源、线下客户等各方面资源,一起拓展大陆的内销市场。

 

责任在肩

 

为台青来苏干事创业助力

 

台湾青年在江苏立业、扎根,林昆佑作为全国台企联江苏工作区青委会主委、泰州台协会青委会主委,多次组织台青线下活动,通过同乡间的交往让宝岛青年在江苏更有归属感。“多次的活动交流下来,逐渐形成了我们在江苏的一个‘台青朋友圈’。”

 

林昆佑介绍道,在江苏每一座城市,他们都会组织举办不同特色的台青活动:“比如泰州有羽毛球赛、南京有自行车骑行、苏州有文化月等等,台青聚集在一起透过这些活动相互认识、交流,极大丰富了他们在大陆的文娱生活,也为苏台交流提供了新的交流机会和平台。”

 

在江苏,参加“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等等的经历,则让林昆佑有机会与行内大咖专家直接对话,他说:“很多青年人也正是通过这些平台活动,找到了在大陆的创业立业的商业机会与方向。”

 

【台青朋友圈】台青创客林昆佑:我在大陆书写立业好“菇”事

 

(海峡飞虹转载自苏台一家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