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表:人工智能问题凸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23-07-19 12:04:42 | 来源: 新华社 |
联合国安理会18日就人工智能与安全问题举行高级别公开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会上指出,人工智能的复杂效应不断显现,既产生巨大技术红利,也引发越来越多的担忧,凸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张军强调,人工智能作为“双刃剑”,它是好是坏、是善是恶,取决于人类如何利用、如何规范、如何统筹发展与安全。国际社会应该秉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精神,开展广泛对话,不断凝聚共识,探讨制定人工智能治理的指导性原则。中方支持联合国在此方面发挥中心协调作用。
张军提出关于人工智能治理的五条原则。一是坚持伦理先行。必须将“以人为本”“智能向善”作为基本准则,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避免这一技术成为“脱缰的野马”。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并完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二是坚持安全可控。国际社会要强化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确保不发生超出人类掌控的风险,确保在关键时刻人类有能力摁下停止键。三是坚持公平普惠。发展中国家平等获取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和服务,对于弥合南北技术鸿沟、数字鸿沟、发展鸿沟至关重要。个别发达国家为谋求科技霸权,构建排他性小圈子,以种种借口和行动恶意阻挠他国技术发展,人为制造科技壁垒,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四是坚持开放包容。科技发展要在推动技术进步和保障安全应用两方面取得相对平衡,最佳路径是保持开放合作,鼓励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跨国界的交流对话,反对各种形式的“小院高墙”“脱钩断链”,打造开放、包容、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五是坚持和平利用。要重点挖掘人工智能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推动跨领域融合创新等方面的潜力,更好赋能全球发展事业。各国应秉持负责任的国防政策,反对利用人工智能谋求军事霸权、破坏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张军表示,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参与人工智能全球合作与治理,相继在联合国平台提交了关于人工智能军事应用、伦理治理的两份立场文件。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在人工智能领域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坚持发展优先,维护共同安全,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携手各国共享人工智能技术成果,共同防范和应对风险挑战。
新华社联合国电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向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致贺信2025-09-08
- 外交部谈对石平采取反制措施:卖祖求荣只会自食恶果2025-09-08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中秋晚会将在四川德阳举办2025-09-08
- 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王牌栏目《新闻周刊》:《红丝绸》播映是俄中文化交流的盛事2025-09-08
- 英雄回家时间定了!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将于9月12日回国2025-09-08
- 全球多地天宇上演壮观月全食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