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江源区首次发现地下河等典型古岩溶地貌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3-06-30 11:07:15 | 来源: 人民网 |
6月28日,本网从青海极地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院获悉,近期,青海极地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院团队在青海江源区实地踏勘时,首次发现长江、澜沧江源区分布典型的古岩溶地貌,它们形态多样,具有一定的地带性分异现象。
巴塘热水沟地下暗河。青海极地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院供图
位于北纬33度30分的长江、澜沧江源区,首次发现巴塘热水沟地下暗河、聂恰曲哈希穿洞、唐蕃古驿泉华堆积崖、澜沧江源溶蚀洼地漏斗湖等古岩溶地貌,江源古岩溶其形成时代主要在新第三纪属热带-亚热带环境中,当时江源海拔只有1000米左右,按此推算自上新世以来江源己抬升了约3000至3200米左右,古岩溶的发现为青藏高原抬升提供了有力证据。
澜沧江源溶蚀洼地漏斗湖。青海极地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院供图
聂恰曲哈希穿洞。青海极地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院供图
据青海极地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院院长张永介绍,“气候冷暖交替发育了江源典型的岩溶地貌,为我们研究高原古地理环境及其变迁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长江与澜沧江分水岭一线,独特的岩溶地形地貌进一步否定了江源区在第四纪曾被大冰盖覆盖的推论。”(陈明菊、张永)
唐蕃古驿泉华堆积崖。青海极地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院供图
标签:
相关新闻
- 2023-06-30探访江源:“三生”和谐守护“中华水塔”
- 2023-05-25穿越千年的“神话”,“九层妖塔”里藏着什么秘密?
- 2023-05-22中国在祁连山打造生态科研高地助力国家公园建设
- 2023-04-17青海:以特色产业助力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8月31日至9月1日举行 外交部介绍有关情况2025-08-01
- 政策“不松劲”、消费“有新招”、市场“反内卷”——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2025-08-01
- 2024年中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01%2025-08-01
- 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2025-08-01
- 把地道的台湾美食带到福州2025-08-01
- “抗战胜地、三湘新貌——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联合采访活动在长沙启动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