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黄河游记”手记:我在仰韶文化博物馆客串讲解员
我是来自台湾的青年,今年跟随“台青黄河游记”活动沿黄河一路溯源,在六月底抵达河南省三门峡市,参加视频节目《两岸新发现》关于仰韶文化的录制拍摄,我在节目里客串讲解员。
作者谢建鋐在“两岸新发现”节目里客串讲解员
当年在台湾读初中学习中国史时,记得教科书讲到史前文明的起源论证有这样一句话:“黄河流域发现带有彩纹陶片的仰韶文化,长江流域发现带有黑色陶片的河姆渡文化”。为了帮助学生们考试记忆,老师用生硬的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口诀:“仰韶彩陶在黄河,河姆渡黑陶在长江”。我记住了这句口诀,但是一直不明其中深意。那时的我想不到将来有一天我会沿黄河溯源,近距离接近仰韶文化。
1921年10月,经中国政府批准,受聘为中国政府农商部矿政顾问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中国地质学家袁复礼等人,在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探勘泥质地层,发现土层横切面中夹杂着带有花纹的陶片。经过对陶片所属时期的深入研究,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新石器时代遗存文化——仰韶文化横空出世。根据碳14法测定的年代,仰韶文化距今大约7000~5000年,经历了大约200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这在史学界堪称是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因为在发现仰韶文化遗址之前,国际学术界都持“中国文化西来说”,仰韶文化的发现改变了学术界这一错误认识,破除了“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谬论。在中国考古史上,仰韶文化成为第一个被正式命名的远古文化体系。仰韶文化的发现也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
仰韶文化博物馆
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将中国历史从夏商周时期向前推进了大约两千年。现代考古学家苏秉琦曾经总结说,仰韶文化是中国国家起源史和中华民族起源史这座大厦中的一根擎梁柱。我最喜欢的作家余秋雨先生到三门峡市举办文化讲座时曾说:“仰韶文化的发现,就是我们民族童年的歌声,使一个壮士重新站立在地球上。”
在参加此次拍摄活动之前,我研读了相关的学术论文,对仰韶文化做了功课。节目组拜会了仰韶文化博物馆的张馆长,征得同意之后,决定将拍摄场景放在仰韶文化博物馆的主展厅。我作为节目的客串讲解员,主要是向观众介绍两个镇馆之宝——小口尖底瓶和月牙纹彩陶罐。小口尖底瓶,口小底尖、瓶身修长。据学者推断,它主要有四个作用:汲水、酿酒、祭祀、储存。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该瓶底部发现了酒曲残留物,所以,它的酿酒功能之说最被人们认可。我向观众介绍的另一个器物是月牙纹彩陶罐,它是仰韶文化中期的器物。该罐口径14.2厘米,腹径15.1厘米,底径7厘米,高11.5厘米。侈口、宽沿,圆唇,束径,折腹,平底,细泥红陶,表面打磨光滑,说明在仰韶文化中期,先民们已经掌握了磨光工艺。这个彩陶的圆形罐身有14个正反月相的阴晴圆缺图案,说明仰韶先民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了月亮的周期运动,并把他们的认识想象成形象的图案绘制到使用的陶器上,反映出原始人类已有对于四季变化、天文地理的关注,萌发了将自己与周围自然现象联系的意识。
仰韶文化博物馆陈列的文物
作为客串讲解员,我还向观众详细介绍了仰韶文化特殊的祭祀习俗——瓮棺葬。这是七千年前的先民们在葬殓夭折的孩子时采用了与葬殓成年人不同的方法。当时,若有孩子不幸离世,人们会将其装在大瓮中,再盖上留有孔洞的盆或钵。瓮中的孩子呈蜷曲姿势,好象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据说,古人相信孩子的灵魂会从预留的孔洞游离出来与母亲相会。这种墓葬方式说明七千年前的古人已经对身后事有了初步的思考,对于死亡也有了朴素的哲学思考。我以为,这种来自思想深处的朴素的哲学思辨,恰恰成为了中华文化得以代代延续的光辉火种。在讲解的过程中,望着眼前那长长延伸的灰土墙,我仿佛看到了一代又一代仰韶古人的背影汇入了沧桑的时间洪流,我的耳边隐约听到了先祖们原始的呢喃声音……
台湾的考古文化与仰韶文化其实是有密切联系的。在台湾屏东的恒春古城附近,考古人员曾经挖掘出大量带有连续菱形花纹的彩陶片。经过系统性比对,确认了这些彩陶片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一个分支。这个重要的考古发现,充分论证了在七千年前,台湾岛与祖国大陆是相连在一起的。那时,先民们在这片相连的陆地上可以自由迁徙。后来因为地壳变动生成了海峡,台湾岛才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
台湾青年在仰韶文化博物馆参观
仰韶文化遗址丰硕的科研成果推进了我们对中国历史时间点及厚度的认知。仰韶文化的发现在精神层面上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其对中国历史的连接与中国人精神文明传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让我们循着先祖传唱的渺渺之音,深入到古老中国的历史时间轴中,在文明的传递和继承里寻找自身的精神站位。我始终认定,文化的延续就是将内核的精神价值转化为外在的长久习惯;我始终认定,看中国精神要看千家炊烟、万家灯火,更要看根植于每位国民心中强大而又令人自豪的文化自信。(作者:谢建鋐 摄影:张阳、霍建阳、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