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抗疫故事:她是社区居民口中的“好囡囡”

编辑:何婧|2022-05-06 14:59:48|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专稿

台青抗疫故事:她是社区居民口中的“好囡囡”

 

“咱们约晚上七点的时间吧,白天我都在出任务。”——简敏安,一位台湾姑娘,现在是上海市徐汇区虹梅街道虹梅庭公益服务中心的一名社工。接到记者的采访电话时,她说只有晚上有时间。

 

简敏安1992年生于台湾,从小随父母到大陆,在上海度过了快乐的小学和初中时光,返回台湾读大学,之后又来到上海当了一名社工。2018年,国家出台了《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31条惠台措施”),简敏安通过了社工职业资格考试并获得证书,成为台胞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上海社工。如今,讲着一口流利上海话的简敏安成了社区居民口中的“好囡囡”。

 

今年3月,上海暴发了新一轮疫情。简敏安所在的虹梅街道管辖着13个居民区,总人口大约有四万人,防疫工作量巨大。简敏安夜以继日地工作,完全没有了工作日和周末的概念。她说,每天凌晨四、五点钟,社区的领导就开始在微信群里布置当天的工作,有指导居民做核酸、给居民送物资、在小区里巡查等等。简敏安说:“我们每天要完成大约500至700人的核酸检测查证和登记工作,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扫码、核对信息、维持秩序等日常工作让她患上了急性咽炎。

 

台青抗疫故事:她是社区居民口中的“好囡囡”

 

简敏安每天都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工作数个小时。(图为受访者提供)

 

3月25日,简敏安和她的伙伴们为了不影响到岗工作,就在办公室支起气垫床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在办公室住宿,日常生活极不方便。比如,要用水壶烧开水再兑成温水装进大矿泉水瓶里,然后用这些温水洗头洗澡。然而,简敏安叙述起这些却是那么轻松。“非常时期,大家都在克服各种困难。像这种生活中的事还算是小事,真正需要我们克服困难的是正确穿脱防护服。”她说,“穿防护服的步骤相对简单一些,脱起来却必须严格遵守步骤和消毒程序,否则就等于白穿了。”

 

上海的春季气温变化很大,冷的时候很冷,热的时候很热。冷的时候再遇上下雨,防护服里又不能穿过厚的羽绒服,肯定会被冻得瑟瑟发抖。热的时候,因为防护服不透风,即使穿着短袖衣服,也常常会被闷得喘不过气。有时还要爬楼梯挨家挨户送抗原自测盒,大汗淋漓就成了家常便饭。为了节省防护服,简敏安在每次上岗后就不吃喝任何东西了。    

       

台青抗疫故事:她是社区居民口中的“好囡囡”

 

简敏安在为做核酸检测的居民服务。(图为受访者提供)

 

在谈到社工服务工作时,简敏安认为自己就是为社区尽一份微薄的力量。在简敏安的办公室墙上有“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八个大字,她说:“我们不是在做什么很伟大的事情,但是我觉得把一件小事情持续地、坚持地做好,其实是最难的。每天做好自己的工作,其实是最对得起这八个字的,这就是发挥螺丝钉精神。”

 

为了这份初心,简敏安克服了极大的困难。2020年9月,简敏安因患甲状腺乳头状癌接受了甲状腺切除手术。在手术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她都无法长时间讲话,还出现吞咽困难、手抖、体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由于免疫力下降,她不能接种抗新冠病毒的疫苗。但这些并没有阻碍她完成抗疫工作。她所负责的两个小区疫情严重,经常会发现新增确诊病例。“这就意味着我要与病例近距离接触。对于不能接种疫苗的我来说,心理负担其实是很重的,家人们也都很担心我的情况。”简敏安淡定地说。

 

在谈到家人时,简敏安感到很愧疚,她盼望疫情尽早结束,能与家人团聚。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简敏安的爸爸一直在台湾照顾爷爷。简敏安搬到办公室后,妈妈只能独自在家。简敏安有些伤感地说:“三个月前,外婆意外过世了,妈妈非常伤心,我却不能在身边照顾她,现在能做的事情就是每天与妈妈通电话,问问她这一天过得怎么样。”

 

令简敏安感动的是,她服务的辖区内的居民常常关心着她和她的小伙伴们。简敏安说:“居民们常常会跟我们表示感谢。有些人知道我们住在办公室,还会问我们缺不缺东西,有没有吃的等等,心里很感动。”

 

台青抗疫故事:她是社区居民口中的“好囡囡”

 

2020年三八妇女节前夕,简敏安在虹梅街道的漕河泾开发区向园区内通勤的女士们送祝福,并宣传复工复产的防疫知识。(图为受访者提供)

 

我问简敏安为什么克服如此多的困难,也要坚持在抗疫一线?这个乐观坚强的姑娘笑呵呵地回答:“因为上海这个城市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这是一个充满了温暖、让我感动的城市。我爱这里的人们。对于抗疫,我们需要一些耐心和坚持。我相信爱能战胜一切!上海加油!所有生活在上海的人们加油!”(作者:何婧)

 

 

 

深化两岸青年交流 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2022-05-06
展开全文

5月4日是中国青年的节日。近代以来,多少爱国青年为了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奔走呼号,勇于担当,不懈奋斗,用自己的才智与力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今天,中华民族正在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中国青年一代又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需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责大任,更加需要海峡两岸青年人同心戮力、共同奋斗,这是时代赋予两岸青年的责任,也是历史赋予两岸青年的使命。

 

就在五四青年节前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关于青年的白皮书。白皮书不仅全面介绍了新时代党和政府为青年发展创造的良好条件、取得的巨大成就,而且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全面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青年发展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反映出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关心青年、信任青年,推动青年发展事业,希望广大青年能够勇挑重担、勇于奋斗,开拓进取,成为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栋梁之材。

 

今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两岸关系部分首次提出“两岸同胞要和衷共济”,这是对广大台湾同胞的殷切呼唤。在当前两岸关系复杂严峻的形势下,两岸青年需要担负起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推进祖国统一与民族复兴的重任。青年智则国智,青年强则国强。两岸关系的未来在于青年一代,青年代表着两岸关系的希望,预示着两岸关系的前景。两岸青年理应同心协力,砥砺前行,为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努力奋斗。

 

第一,深化两岸青年交流,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与彼此认同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台湾岛内“台独”不断抬头,包括李登辉、陈水扁及当下蔡英文在岛内大肆推动“教育台独”“文化台独”及一系列“去中国化”等,以篡改历史课纲等各种方式不断对台湾民众特别是台湾青少年一代进行“洗脑”,使得相当一部分的台湾民众身份认同出现严重偏差,国家认同被严重扭曲。有些台湾民众甚至“只知有台湾、不知有中国”,这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造成严重的文化、思想、情感等障碍,为国家统一埋下了巨大隐患。

 

尽管两岸关系严峻复杂,但大陆始终以极大的诚意与善意推动两岸交流特别是青年交流,包括出台多项有针对性的惠台政策措施,为广大台湾青年在大陆发展创造更多方便条件,搭建更宽广的舞台。通过两岸青年之间的交流合作、融合发展,两岸青年共同谱写两岸同胞血浓于水、两岸一家亲的生动故事。台湾青年将他们在大陆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与自己身边的家人与朋友分享,相信以这种方式未来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加深对大陆的了解,不断化解他们对大陆的错误认知,缩小两岸同胞之间的分歧与隔阂,增进彼此了解与认同,从而进一步树立台湾同胞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不断夯实祖国统一的民意基础。

 

第二、深化两岸青年交流,为两岸关系发展注入青春动力  

 

当前两岸关系严峻复杂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台主政的民进党始终拒不接受“九二共识”,拒不放弃“台独党纲”,同时以各种方式不断挑衅两岸关系底线,阻挠和破坏两岸交流合作。民进党当局还利用执政资源,不断在岛内推行“绿色恐怖”,以所谓“反渗透法”“国安五法”等对支持两岸交流合作的台湾民众威胁恐吓,不断限缩两岸交流。

 

面对岛内政治因素和疫情等不利影响,在大陆主导和积极推动下,两岸青年交流始终保持了持续向前发展的良好势头。通过“两岸青年发展论坛”等平台,以线上线下多种方式,两岸青年依然能够开展交流与沟通,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愿意来大陆求学、创业、发展,到大陆追梦、筑梦、圆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台湾青年积极投身大陆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北京冬奥会的志愿服务以及目前各省市的疫情防控,都有很多台湾青年积极主动投身其中,付出自己的心智与贡献。同时,也有因为疫情等因素无法到访大陆的台湾青年积极投身到两岸青年的线上交流中来,与大陆青年共同交流、分享相关看法与体会,两岸青年在思想碰撞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智慧、注入激情澎湃的青春动力。

 

第三、深化两岸青年交流,为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尽管当前两岸关系面临一系列风险和挑战,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没有改变。大陆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大政方针,一方面坚决遏制岛内“台独”分裂势力和外部势力的插手干预,另一方面以“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不断推出各项惠台措施,持续推进和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进程中,两岸青年是主力军,他们在两岸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各方面都承担起越来越多的责任,肩负起更多历史使命。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两岸青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进彼此了解,不断深化对于祖国统一与民族复兴认知,有力提升台湾青年主动融入到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历史洪流中来的意愿,从而影响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投身于祖国统一进程中来。海峡两岸是命运共同体, 更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是两岸青年一代大展宏图的舞台。

 

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展望未来,两岸青年一代发展空间无限,机遇无限,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这不仅仅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更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两岸青年应该把握好难得的历史机遇,争当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参与者、实践者,以自己的青春智慧、勇气与力量,书写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华美篇章!(文清 评论员)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收起全文

台商“小范哥”的大陆难忘事:助贫困学子10年,他们是一串串珍珠

2022-05-06
展开全文

22岁的吕政将自己的人生转折点归结于碰到“小范哥”。

 

5月5日午间,正在山东工商学院上大三的吕政接受中新网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是“小范哥”把我们这些曾经贫困的学子,当作珍珠一样擦亮。

 

吕政口中的“小范哥”何许人也?他们之间经历了哪些故事?

 

台商“小范哥”眼中的珍珠

 

真名范志凌的“小范哥”,其实年龄并不小,今年已58岁,作为一名台商,他扎根大陆22年,见证了大陆经济的飞速发展。

 

10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小范哥”参与了大陆一家基金会的教育慈善项目,来到他创业的内蒙古自治区寻找需要捐助的贫困学子。

 

经打听,他发现内蒙古包头市三十三中有很多贫困学子需要捐助,于是和校方取得了联系,一次性(3年)捐助1个班,每年每生捐助2500元(人民币,下同),考虑到住宿学子的营养膳食问题,还额外支付了相关费用。

 

“我们按照学校指定的账户,一次性给需要捐助的学子打钱,一次打3年的钱。”5日,“小范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基于此,很多学子一段时间并不知道捐助人的名字,后来这些学子知道我姓范,就叫我“小范哥”。

 

“这些贫困学子其实是埋在土里的珍珠,我的任务是把这些珍珠擦亮。”据统计,过去10年“小范哥”共捐助该校学子500余名,捐资达到400多万元。

 

让“小范哥”感慨的是,他资助过的学生中很多人已经上了大学,有的参加了工作。吕政正是其中之一。

 

“小范哥”鼓励学子回报社会

 

吕政遇到“小范哥”的确切时间是在2015年。那时,他是包头市三十三中一名高一学生,家境贫寒的吕政,学习优异,但经常为缴不起学费而犯愁。

 

直到有一天,班主任告诉他,班里50多名同学的学费不用管了,有人给捐助了,每年2500元,至高中毕业,“当时特别激动,觉得应该好好学习,回报捐助人的大爱。”

 

高中3年的勤奋学习,最终让吕政考入了本科院校山东工商学院,同班的其他学子也都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其中有部分学子被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名校录取。吕政说“能够考上大学,就能让我们走出去,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吕政第一次见到“小范哥”,是在参加一次冬令营活动,那时他已经上大学,“感觉‘小范哥’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他鼓励我好好学习,回报社会。”

 

正在上大三的吕政也从曾经的受助者变成了助人者,大一结束后,他选择去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支教1年。他说“以前的我在接受爱,现在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将爱传出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爱。”

 

大陆市场广阔,有第二故乡感觉

 

捐助贫困学子只是台商“小范哥”在大陆22年的难忘事之一,他更为难忘的是,大陆为更多台青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

 

如今已在大陆安家的“小范哥”,其创业地区除了内蒙古之外,还有上海、武汉、海南等地。他感慨地说,近年来,已连续有9名台湾青年(以下简称台青)加盟到他的公司,最早来的台青年薪已达150万元,刚加盟的也能达到30多万元。

 

“小范哥”透露,这些台青均是国外留学过的高学历人才,在台湾本土创业是拿不到这么高薪水的。

 

除继续捐资助学外,“小范哥”告诉记者,当下,他的另一个任务是“让更多台青来大陆走一走,看一看,大陆的市场无比广阔。”

 

“小范哥”相信,来大陆的更多台青都会有他22年前的体会,“大陆是创业的沃土,到哪里都有第二故乡的感觉。”(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收起全文

单日新增破3万!台湾疫情如“洪水溃堤”蔡英文震怒,民进党吓坏?

2022-05-06
展开全文

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蔡英文治下的台湾,新冠病例已连续数天破万,继4日本土新增28420例再创新高之后,岛内流行疫情指挥中心5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岛内5日新增30035例本土确诊病例,及71例境外移入病例。另外,确诊病例中新增5例死亡。

 

面对台湾疫情如“洪水溃堤”,岛内媒体援引港媒评论指出,台湾如今面临缺乏快筛试剂、检测能量跟不上、“确诊黑数”无法估计、怕经济垮掉四大难关,疫情简直如洪水溃堤。另外,日前更传出领导人蔡英文为岛内“快筛之乱”而震怒,可见凶猛的疫情让民进党也怕了,因为再烧下去将危及政权。

 

岛内媒体今日引述香港中评社文章指出,台湾本土确诊数连两日破2万例,现在更连最基本的快筛试剂都很难买到,可见抗疫两年多来,蔡英文当局完全没有经验累积,所谓的“超前部署”都是空话。

 

事实证明,几乎所有成功抗疫的国家、地区,都是靠密集大量的筛检,找出确诊者后进行隔离、治疗,有普筛为基础,确诊案例才能到达高峰后逐渐下降,恢复社会稳定。

 

如今,岛内绿营官员预估6月左右疫情将达高峰,但全台单日的核酸检测能量却只有19万,代表接受检验的人很有限,大家身边不知道存在多少“确诊黑数”,这让岛内民众食衣住行都深感危机。

 

文章质问,蔡英文当局为何明知疫情来势汹汹,却不早把快筛试剂备好?从4日传出蔡英文为快筛试剂大缺货,而在民进党中常会上说重话,可见民进党已经意识到,这波疫情如海啸般非同小可,甚至已到了危及其政权的程度。

 

“蔡英文在民进党中常会上发脾气了?”“动怒的蔡英文不挺陈时中了?”台湾疫情失控,所折射、连带出的政坛震动、官场变迁,也吸引着外界关注,引发各路媒体跟进讨论与解读:

 

有岛内评论指出,别的国家、地区都可以随时便宜买到快筛剂,台湾民众却叫苦连天,大热天、大雨天大排长龙却还不一定买得到。年底选举快到了,再这样乱糟糟下去,民进党还要不要混了?因此传闻“520”之后位子将有异动。

 

无独有偶,台湾防疫总指挥陈时中也变脸了,记者会上被问及“在野党批评您防疫失手应下台负责”,陈时中沉默 8 秒后回答“下一题”!态度之傲慢令人咋舌。事后他解释说“已经下台了,就不用再回答”。媒体再追问“是否有其他的规划”?陈时中则响应 :“这类问题我都不回应”。

 

可见,民进党上下都被疫情搞得焦头烂额,一向挺陈时中的蔡英文也挺不下去了,而内部信息陈时中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当记者问及痛处,当然只有沉默以对。但沉默是正确的吗?民众想了解你未来的防疫对策、如何解决快筛剂之荒?怎么可以因为你的中军大乱就不予回答?

 

台媒无奈感叹,执政党的作为影响着全民福祉,而如今的蔡英文当局,面对疫情燃烧拿不出对策,却想“一怒而安天下”?一幅“官场现形记”正活生生上演。(中国台湾网5月5日讯  王思羽)

收起全文

五台青获评福建青年五四奖章:“我们的努力被看见”

2022-05-05
展开全文

在福建,又有五名台湾青年获得福建青年五四奖章。

 

从共青团福建省委4日发布的名单可见,福建师范大学副教授陈昭志、福建省三明市上趣开新创意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欣颐、福建漳平九德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咏安、福州市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中心部门副经理张孝荣、福建永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监罗伟棻等五名台湾青年获评第十九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

 

目前,福建正积极发力,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过去一年,福建加快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率先公布第一批225项同等待遇政策;来闽实习就业创业台湾青年累计近4万人,吸引台湾建筑师和文创团队95支、乡建乡创人才300多名,新增12家省级对台交流基地。

 

跨海而来的台胞台企,正成为福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中新网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台胞获评福建青年五四奖章、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等各种荣誉。

 

对于此次获评福建青年五四奖章,多名台青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很开心,我们的努力被看见。”

 

自2015年就扎根福建乡村的张欣颐,先后在福建完成了三明市泰宁县“耕读李家”、泰宁县“古傩大源”、尤溪县“悠游下村”、建宁县“荷欢修竹”、宁德市寿宁县“难忘下党”、古田县“圆瑛文化带”、南平市建阳区“水美城交流中心改造”、平潭综合实验区“忆探平原”街道改造等乡村振兴项目,积极参与地方环境改造及产业转型提升。

 

“乡村振兴改变的不只是环境,而是生活状态和社会氛围,为青山绿水奋斗是一场接力赛、耐力赛。”在张欣颐看来,台湾乡村发展的理念,强调以人文故事延续空间生命力;大陆乡村振兴的蓝图,让我们找到完美契合点,给了台湾乡创青年筑梦圆梦的机会。

 

福州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样板城市,数字机遇广阔。两年前,张孝荣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来到福州,任职于福州市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他说:“福州让我看到了活力,看到了发挥所学专业优势的广阔前景,还有实现自己许多梦想的机会。”(中新网福州5月4日电 记者 龙敏)

收起全文

台湾年轻人为何喜爱“云登陆”?

2022-05-05
展开全文

在大陆社交平台抖音上,做健身直播的台湾艺人刘畊宏火了,带着年轻人掀起一波健身热潮。在台湾,TikTok(抖音海外版)的影响力也不遑多让,据统计,其每月活跃用户高达300万。大陆互联网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许多社交应用软件在网络世界崭露头角,拥有大量“粉丝”。越来越多台湾年轻人也与这些软件结缘,有的还成为内容创作者,在两岸交流中找到了一个“云端”互动、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被形象地称为“云登陆”。

 

忠实“粉丝”

 

来自台湾的小学老师林怡辰说,她班级里的学生很早就开始接触手机和网络,“TikTok音乐一响,全班几乎都可以跟着顺口溜。”她随便点开一个视频,全班响应。TikTok风靡岛内,由此可见一斑。

 

台湾地区谷歌应用商店的热门应用程序排行榜上,小红书居首位,已有500多万次下载量。“题材丰富又好‘刷’、创意足又紧跟潮流”,来自高雄的庭瑄这样概括她下载小红书的原因。

 

25岁的庭瑄是岛内网民的典型代表。像她一样,台湾“Z世代”正成为大陆社交软件的忠实“粉丝”。他们作为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年轻人,受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信设备、智能手机产品等影响比较大,所以又被称为“网生代”“互联网世代”“二次元世代”或“数媒土著”。台湾媒体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TikTok每月活跃使用者近七成为24岁以下人群,小红书用户中以18岁至24岁占比最高。

 

据统计,除了抖音和小红书,台湾年轻人爱用的大陆手机软件还有新浪微博、微信、淘宝、腾讯、哔哩哔哩、爱奇艺、百度百科和知乎等。台湾联合新闻网称,追大陆影视剧、看大陆明星和综艺节目、刷B站或抖音、聊小红书上的美妆教程,已成为台湾“Z世代”习惯的日常生活。

 

在“Z世代”年轻人眼中,好玩、有用是小红书自带的标签。上面有很多同龄人会推荐好看的漫画,还有编辑照片的教学,直至怎么绑头发、穿搭和化妆,“真的是百科全书!”台湾“风传媒”称,台湾年轻人已从Meta公司旗下的社交媒体“照片墙”转往小红书,照片墙被调侃“是老年人玩的”。

 

拉近距离

 

在庭瑄看来,台湾是高度娱乐化的社会,这样的属性使抖音、小红书在岛内走红成为必然。她举例说,身边有个朋友下载抖音就源于一则搞笑视频。而娱乐资讯和各类有趣视频也是两岸年轻人都津津乐道的话题。

 

台湾致理科技大学国贸系副教授张弘远表示,对衣食住行、流行文化的品位和感动,两岸年轻人是互通的。台湾年轻人在TikTok上观看的视频,多半在大陆版抖音上也有。正因为这种内容的共通,不少台湾青年从未来过大陆,却对大陆热门的手机软件了如指掌,熟知大陆网络上形形色色的流行语。受小红书等塑造的网络社群文化影响,连大陆小学生喜欢吃的零食“魔芋爽”,也在全岛年轻人中引发热议。

 

“Z世代”年轻人生来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对互联网流行文化及信息极为敏锐。而这一时期,恰逢大陆互联网科技和文化快速发展,许多台湾青少年自然而然开始使用大陆互联网社交平台,即使没有到过大陆,也不妨碍他们热衷于“云登陆”。“云登陆”让两岸年轻人的共同话语越来越多。通过这些软件,台湾年轻人对大陆的关注度和好奇心提升了,不少人还萌生了到大陆实地旅游、学习或工作的念头。原本在台北工作的宛宛,几年前选择登陆西进。如今,她已是小红书和抖音上小有名气的自媒体人,粉丝量近20万。

 

“我分享的内容多聚焦两岸生活的同与异,也有个人的心得。”宛宛说,评论区常收到大陆网友暖心回复,一些台湾网友私信咨询来大陆发展的事项。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两岸青年之间的距离被社交媒体软件“拉近了”。

 

方兴未艾

 

然而,在民进党当局和“台独”政客眼中,这些来自大陆的社交应用软件却成了洪水猛兽。

 

民进党“立委”林楚茵近日在台立法机构质询时,对抖音、小红书及西瓜视频等大陆社群媒体开炮,攻击大陆通过所谓“生活化的方式”来“进行认知作战”。随后又在脸书发文,重提大陆“渗透模式转化”,告诫年轻人上网“随时可能被渗透”云云。

 

对此,北京联合大学教授朱松岭分析说,民进党当局编织的“信息茧房”里,大陆的形象是闭塞、负面的,“如果让年轻人通过社交软件看到大陆真实情况,民进党和‘独’派如何继续愚弄民众?”

 

“网上渗透说”还没传多远,很快就迎来180度反转。林楚茵被网友曝出,她自己就设有抖音账号,填写的自我介绍是“新闻主播、节目主持人”。非要事事上纲上线,结果啪啪自我打脸。

 

有岛内网友明确表示,选择小红书单纯就因为好用,看视频、查资料,内容与政治无关,使用时没感受到什么“统战”。台湾空中大学的学生小王说,岛内一些政治人物喜欢拿大陆做文章、扣帽子,“我们有时看到一些新闻也觉得莫名其妙”。

 

台媒评论称,台湾年轻人对大陆社交平台的接受度很高,通过新媒体平台让两岸年轻朋友多多互相认识、了解,久而久之,会形成两岸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这种客观、理性的声音,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岛内年轻人认同。

 

“待到疫情结束,我想带老公回趟台湾,从他作为大陆人的视角拍摄短片,帮助更多大陆朋友了解台湾、喜欢台湾。”宛宛说。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