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2-12-12 19:08:55 | 来源: 新华社 |
第九次国家公祭仪式上将出现一群特殊的“嘉宾”,他们是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今年8月,首批共13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获得认证,标志着幸存者后代正式接过传承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的接力棒。
他们的身份有何特殊性?将如何履职?又有哪些心愿?新华社记者进行了采访。
来自10个家庭,年龄最小者12周岁
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共13名,他们是葛凤亮、黄兴华、黄睿、夏媛、李玉瀚、李真铭、常小梅、刘榴、马雯倩、徐宏、夏天行、王莲、阮红燕,来自10个幸存者家庭。
据了解,他们多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家庭的二代、三代,也有部分第四代加入,既有父子搭档、母子搭档,也有夫妻搭档。
夏媛和儿子李玉瀚来自幸存者夏淑琴的家庭。夏媛告诉记者:“我从小听着外婆讲的故事长大,如今外婆年纪越来越大了,耳朵也听不清了,眼睛也看不清了,她说希望我可以代替她去作证,让更多人知道当年侵华日军犯下的罪行。”
2022年8月15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向曾外孙李玉瀚颁发“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证书。新华社记者 刘宇轩 摄
李玉瀚刚满12周岁,虽然年龄是传承人中最小的,但已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当了好几年小小讲解员。“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就带他参加家祭。上小学之后,他就主动去纪念馆做小小讲解员。别看他年龄不大,但他知道心疼太婆,也理解历史传承的责任。”夏媛说。
传承历史,传播真相,传递信念
2014年,纪念馆开展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登记工作。2022年,认证了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相比遗属身份,传承人相当于传承历史记忆的主力军,对使命的认识更深入,履职的方式也更丰富。
今年4月,100岁的幸存者王恒离世。早在2011年,他就在孙女王莲的帮助下开通了网络账号,讲述自己经历的战争。“爷爷口述,我编辑。我告诉他开通不到5天就有近3000名粉丝,他听了特别高兴。”
常小梅则选择将父亲的一生记录下来,陆续出版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生活史》中、日、英文版。书中,她以细腻的笔触还原了一个九岁战争孤儿的真实人生,揭示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深远影响。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生活史》的中、日、英文版。新华社记者 林凯 摄
“我们这一家人,对‘失去’有着特别深的体会,也因此对幸福格外珍惜。”常小梅说,把这些点滴记录下来,能让更多人了解并记住这段历史,希望把这种“虽伤痛却坚韧”的信念传递给更多人。
2014年12月7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和女儿常小梅在家祭中向当年遇难的亲人献花。新华社记者 沈鹏 摄
幸存者王素明的女儿徐宏和女婿夏天行是一对夫妻传承人。国家公祭日前夕,夏天行开始重读张纯如的《The Rape of Nanking》。他说:“女儿在国外生活,我希望自己能够用英语把这段历史真相说清楚、讲明白,向外国朋友、华侨华人讲述这段历史。”
愿他们夙愿得偿,余生心安
1937年,葛道荣的叔父和两位舅舅惨遭日军杀害,年仅10岁的他逃进安全区却被日本兵用刺刀刺伤右腿。95岁的葛道荣晚年仍有执念,他参加各类宣讲、座谈等超过150场,还写下近10万字,记录自己在南京那段至暗时刻的惨痛经历,取名《铭记历史》,家中子孙人手一份。
“父亲总是强调家中子孙必须牢牢铭记,不能遗忘。但我懂他,他最大的心愿是有生之年还能等到日本人的忏悔。”葛道荣的儿子葛凤亮说。
2022年8月15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向儿子葛凤亮颁发“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证书。(采访对象供图)
国之难者的暮年夙愿,就是等到加害方的真诚道歉。2021年10月,99岁的幸存者马秀英带着遗憾离去。马秀英的曾孙女马雯倩从大学时期就成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志愿讲解员。“祖奶奶生前说过,‘只要活着就一直作证’。我将继承她的遗志,把这段历史传递下去,这也是对她最好的告慰。”她说。
“历史与信念的传承,其实就是靠一个个家庭身体力行做出来的。”纪念馆负责人说,未来这支传承人队伍还将进一步扩容,历史的见证者终将离开,但正义与和平不会凋谢。新华社记者蒋芳、邱冰清
相关新闻
- 2021-12-14香港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活动
- 2021-12-13原声回顾!美国牧师出庭作证揭露日军在华罪行
- 2021-12-13澳门举行公祭仪式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 2021-12-13让世界了解真相 让和平永驻人间
新闻推荐
- 埃及中国问题专家:春节是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2025-01-20
- 亚冬会火种采集“以冰燃火”难点是啥、怎样实现的?2025-01-20
- 台湾各界:期盼已久,热烈欢迎2025-01-20
- 厦金“小三通”航线每日往返班次增加至24个班次2025-01-20
- 世界各地蛇年生肖邮票“上新” 你最pick哪一款?2025-01-20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