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加强秋冬季白洋淀鸟类栖息地巡查 今年已新发现11种野生鸟类
|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2-12-07 12:49:35 | 来源: 新华社 |
记者7日从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了解到,当地加强秋冬季白洋淀鸟类栖息地巡查,详细调查鸟类种群数量本底,并对违法捕猎行为进行威慑,加强鸟类保护。今年秋冬季白洋淀已新发现11种野生鸟类,总数量增加到248种。
白洋淀是中国候鸟迁徙通道上重要的鸟类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雄安新区设立5年多来,白洋淀迎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Ⅲ类。秋冬季节,大批迁徙鸟类到白洋淀越冬或过境栖息。
“像这样成群出现新鸟种的情况以前是不多见的,这说明白洋淀的环境确实变好了。我时刻关注着,每两三天就要巡查一趟。”雄安新区雄县爱鸟护鸟协会副秘书长、雄县林业中心鸟类巡查员贾国永介绍,他最近拍摄到一大群花脸鸭,被认定为白洋淀新增鸟种之一。

在白洋淀拍到的花脸鸭(受访者供图)
记者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了解到,今年10月份以来,白洋淀已分三次新发现了11种野生鸟类,目前野生鸟类数量增加至248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4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5种。
据雄安新区安新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田永昌介绍,他们组织新入职的16名专业鸟类栖息地巡查员,联合相关乡镇工作人员和爱鸟护鸟志愿者,在8条划定路线上开展联合巡查专项行动。在今年的候鸟迁徙季,当地有2000多名志愿者参与到爱鸟护鸟行动中来,逐乡镇、逐村开展鸟类保护宣传,在候鸟的保护、救治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志愿者周龙山坐船在白洋淀上巡护。(受访者供图)
当地有关部门在鸟类栖息地安装标识牌,增设阻隔围墙,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同时,对鸟类保护区及周围地区的渔网、地笼等进行清理,对可能售卖、食用野生动物的餐馆、农家院等开展重点巡查,严厉打击非法捕猎、销售、食用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
为保护鸟类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安全过冬,雄安新区在白洋淀畔总面积2800余亩的人工浅水湿地增设了珍稀鸟类越冬觅食地保护区。按照鸟类越冬自然习性,对保护区内的水稻田采取保育式粗放收割,部分稻田保留不收割状态,给越冬鸟类提供适宜的觅食环境。(记者苏凯洋)
相关新闻
- 2022-11-25雄安新区迎来首个央企产业集群入驻
- 2022-10-11镜头里的十年·奔向美好丨雄安,“未来之城”拔节生长
- 2022-04-0112345,雄安新区5岁啦
新闻推荐
- 港珠澳大桥开通7周年 客流量超9300万人次2025-10-23
- 韧性、活力、信心——海外人士解读中国经济“三季报”2025-10-23
- 共同铭记历史 共襄民族复兴——写在台湾光复80周年之际2025-10-23
- 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研讨会在台北举行 与会者吁树立正确史观2025-10-23
- 两岸观察丨台湾问题由何而来?2025-10-23
- 台青谈台湾光复80周年:驳斥“台独”史观,守护中国人认同2025-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