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示旋转天体内部热对流运动新机制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2-10-28 10:44:51 |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人员通过理论推导,首次揭示快速旋转的天体内部热对流运动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今天(10月27日)在流体力学期刊《流体物理论评》(Physical Review Fluids)上发表,并被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选为媒体推荐成果。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行星物理与磁流体力学课题组孔大力研究员介绍,宇宙中的天体绝大多数都主要由流体构成,即使对于地球这样的岩石行星,在薄薄的一层固态地壳之下,绝大部分的地幔和地核也都是流动的。这些流体是否运动、如何运动对天体来说至关重要。“热对流”机制就是引起天体内部流体运动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天体中热对流怎样才能发生?不同情况下的热对流有怎样不同的特征?”是延续几十年的经典科学问题。像木星与土星这样快速旋转的行星,它们会很显著地偏离球形,该成果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天体自转速率的不同对热对流发生的控制作用,来判断天体的非球形形状如何影响热对流运动,帮助研究理解这些行星中的对流过程。同时,这一新方法甚至可能为探索黑洞吸积盘这种极其扁的盘状系统提供帮助。
(总台央视记者 任梅梅)
标签:科技
相关新闻
- 2022-10-27地下最深实验室揭示最古老恒星钙丰度起源
- 2022-10-26中国科学家发现浩瀚宇宙中“定位”太阳新方法
- 2022-10-25“中国天眼”,看见更远星河(科技自立自强)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复信中国丹麦商会负责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决定不同意台湾地区参加今年世卫大会2025-05-15
- 国防部:赖清德歪曲二战历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齿2025-05-15
- 2025海峡两岸新媒体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沪举行2025-05-15
- 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 中国星座点亮“AI”星云2025-05-15
-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