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天秀:文物数字化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2-08-30 11:17:08 | 来源: 中国日报网 |
8月29日,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分论坛在天津召开。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俞天秀分享了文物数字化的探索过程,“数字敦煌”成果为推动中华优秀文明借力数字技术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提供了绝佳范本。
俞天秀介绍,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丝绸之路上非常重要的节点,敦煌莫高窟从古至今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和互动。
上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提出了数字敦煌计划,希望能把敦煌栩栩如生的彩塑和丰富多彩的壁画永久地保存下来。
截止到目前,经过将近30年的数字化,已经完成了278个洞窟数据采集,164个洞窟图像处理,还有彩塑三维重建,有一批非常珍贵的历史档案底片。
在俞天秀看来,通过科技手段,让很多到不了敦煌但又非常喜欢敦煌的人能够直观了解敦煌。“数字化展览可以不受文物本身属性限制,可以走出国门向其他国家做很好的展示。”
俞天秀表示,网络文明如果要进行传播的话,首先需要把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数字化成果可以应用在不同领域,线上线下等不同场合展览。
自2016年上线以来,“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拍摄、扫描、获取、存储了敦煌30座石窟的文物信息,为学术研究和多元利用提供无限可能。
“截至目前,已有美英等几十个国家的学者通过这一平台了解敦煌,点击量达到1680多万。”
俞天秀表示,数字敦煌通过互联网平台搭建了国际敦煌学研究桥梁,能够让世界人民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共享文化遗产,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8月29日,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分论坛在天津开幕。论坛以“加强网络文明交流互鉴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国内外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代表,围绕网络文明传承发展、网络文明交流互鉴、网络文明开放包容等主题进行探讨,为促进网络文明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提供精神支撑。
中国日报网8月29日电
相关新闻
- 2022-08-29敦煌展览亮相香港 等比例复制洞窟还原真实空间
- 2022-08-24香港文化博物馆举办“敦煌—千载情缘的故事”展览
- 2022-08-23“敦煌遗书数据库”正式上线
- 2022-06-10敦煌飞天壁画数字藏品将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推出
新闻推荐
- 这份“答卷”含“金”量足!多重优势吸引跨国企业持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2025-07-22
- 江西旅台同乡会到上饶参访交流2025-07-22
- 第三届湖台青年“追梦 筑梦 圆梦”交流暨体育嘉年华活动在吴举行2025-07-22
- 2025“相约醋都 放飞梦想”台湾大学生实习体验营在镇江举办2025-07-22
- “情牵两岸 相约运河”苏台青年文化之旅活动在扬启动2025-07-22
- 今天迎大暑 一年中最热节气来临 注意防暑降温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