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等待遇到融合和统:大陆对台青年工作实施成效及其“磁吸效应”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22-08-11 11:27:09 | 来源: 华夏经纬网 |
最近这一、二个月以来,大陆举办许多与两岸青年交流有关活动,包括海峡青年论坛、两岸青年高峰论坛等七、八十活动,凸显大陆对台工作将台湾青年群体视为“重中之重”。基本上,大陆对台政策具有战略定力与自信,呈现“原则坚定性”及“策略灵活性”政策特质,前者如坚持一中原则、“九二共识”及“反独促统”、“反对台独”;后者是坚持两岸融合及提供各种“同等待遇”,包括惠台31项、惠台26项及农林22条措施,皆属“融合渐统”、“融合和统”系列措施。
大陆通过两岸融合途径,从强调“三中一青”(中小企业、中低收入户、中南部及青年世代),转向推动“一代一线”(青年世代、基层路线)策略,此皆赋予青年世代生活学习创业就业之“同等待遇”,以此型塑“两岸一家亲”理念,凝聚中华国族认同感及“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俾利国家完全统一及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之实践。特别是面临台湾新世代年轻人因教育改革,在历史、地理及公民教育课纲皆面临“去中国化”影响,普遍年轻世代的台湾人认同及台湾认同皆创新高,而中国人认同及中国认同、双重认同皆呈下降趋势,因而对台青年工作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特别是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给参加“海峡论坛”的50几位台湾青年,勉励为实现民族复兴及中国梦携手打拼;并提及“两岸同胞一家亲”,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为台湾青年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多“同等待遇”。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也表示自十八大以来,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强调“反独促统”、“融合渐统”及“融合和统”目标及策略。既要坚决反对各种“台独”分裂行径,也为台青赴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兹将大陆在推动台湾青年工作领域方面,归纳其实施成效。首先,在青年实习就业领域。授牌设立78家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示范点,提供就业创业辅导、法律咨询和投融资支持等方式,帮助台青第一里路。例如,南京青创学院基地设计特色课程、邀请两岸专家学者和知名台商授课,进行辅导培训。上海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举办“上海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大赛”,提供展示平台。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台湾高科技园基地对接东莞孵化协会等资源 ,为入驻台青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其次,在文化艺术领域。落实落细同等待遇措施,鼓励台青文化工作者来大陆参与演艺、影视、文创等事业。台青可以加入中国文联各全国文艺家协会等文化院团、社会团体,在文化展演平台展示风采。每年吸引上千名台湾演艺人员参与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在重大文艺演出、热门影视剧、综艺节目中,皆有精彩卓越表现。
复次,在教育领域。为台青在陆求学、任教创造便利条件。在学生求学方面,每年吸引数千名台湾学子赴陆高校就读,约3千名台生获奖学金;并且鼓励台青参与大陆各类社会实践、社会调研和志愿服务 ,成为高校台生与陆社会融合重要平台。例如华东师范大学“两岸春天”营队赴云南鲁甸走访,调研扶贫脱贫工作;激励北京中医药大学台生参加“中医青年两岸情·健康中国乡村行”社会实践等。在青年任教方面,大陆鼓励支持台湾教师同等享受各种表彰、奖励,同等条件申请各级各类国家计划、科研课题、基金项目等。目前福建闽南师范大学、广东肇庆学院、广西百色学院、湖北经济学院等一批高校,已引进台湾优秀教育人才。同时,总计约有2000多名台青学者在大陆高校任教。
再者,在乡村振兴领域。吸引台青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美丽、繁荣乡村文化等工作。福建省聘请97名台青科技特派员,在乡镇村开展创业和技术服务,涉及机械、生物技术、农业、环境工程和文化旅游等。台青范姜峰与大陆青年携手打造“启达创业海峡双创基地”,通过乡村产业人才线下培训,帮助2000余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广东省成立“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开办两岸乡村“云讲堂”,为试验区项目建设和台资企业取得土地、融资贷款等提供有力政策支持。
最后,在基层治理领域。台青以创新服务、精致管理的生动实践,探索两岸基层融合发展新路。“31条措施”、“26条措施”及台胞在事业单位就业试点等政策公布后,参与基层服务的领域持续扩大。福建省厦门市招聘数十名台胞担任社区主任助理、社区营造员参与基层社区治理,逐步建构“顾问团队+执行团队+项目化运作”服务新模式。值得关注是,台湾青年赴陆担任大陆社区主任助理,这些青年拥有法律、城乡建设、社会工作、教育等各种专业,以社区总体营造、社区治理与服务、社会草根公民意识协助大陆基层社区发展,这不仅助于台湾基层民主、治理及社区营造与大陆相互彼此借镜学习及经验传承;同时也通过两岸基层交流与合作营造两岸和平发展。
然而台湾民众因担任大陆社区主任助理,却遭到台当局内政部门裁罚各新台币十万元;而27位台青集体行政诉讼,经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决,认定台内政部门裁罚违反法律比例原则及违反台湾地区“宪制”规定。此引发社会舆论不同评价,赞成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决者以为,台内政部门若一概禁绝台湾民众从事该工作,形同扼杀“宪制”规定保障的工作权。反论者则批判,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对于台内政部门依“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进行行政裁罚的标准,比刑事处罚还高,形同架空立法者订下规范。
同时,批判本案判决完全不尊重行政部门的台湾安全专业,甚至扩权替台湾陆委会定义他人的政治职位属性,呼吁司法机关不应变成“红色渗透”的安全漏洞。
确实自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民进党在“抗中保台”路线及“联美抗中”战略下,不断采取反制性两岸政策作为,包括修订所谓的“国安五法”以规范两岸关系,限缩退休政务官及军事将领访问大陆;同时制定“反渗透法”防范境外敌对势力对台湾地区选举、“公投”及政策过程介入;尤其对台青担任大陆社区主任助理进行开罚、限缩申请居住证部分权利及延长陆生、陆配子女返台时程,借此产生“寒蝉效应”降低两岸交流质与量。在“寒蝉效应”产生吓阻效果冲击下,连带参与海峡论坛或相关青年交流活动的规模及人数,也因心生恐惧呈现相对减少趋势。
综上所论,大陆对台政策关注青年角色及其重要性,强调“反独促统”、“融合和统”及“融合渐统”策略与目标,聚焦“一代一线”。提供青年世代生活学习创业就业的“同等待遇”,强化两岸经济社会文化融合途径,增进两岸青年彼此亲善关系,从而增加中华民族认同。依据两岸融合途径,则采取弹性柔软交流互动模式,强化对台青年工作,已展现颇有成效。
但是民进党当局却一再抹黑大陆,声称大陆“长期将台湾青年视为统战工作重点对象,涉台统战部门并将特定政治目的融入一些青年活动,企图以政治干预两岸交流举措,伤害两岸长期交流与互动”。因此,民进党当局一方面采取反制措施,祭出“国安五法”限制民众参与大陆活动。另一方面进行道德劝说,呼吁台湾青年提高警觉,声称要“注意相关活动背后是否潜藏政治目的,避免沦为大陆对台统战宣传工具”;并无法采取具体可行、积极有效的两岸策略行动。
无庸置疑,大陆对台政策之青年工作,已逐渐产生“磁吸效应”,其发展越来越加扩散。自2019年“习五条”提出后,大陆更积极推动两岸促融发展,持续加强对台湾青年学生的工作,借由提供优惠或同等待遇诱因,吸引台青赴陆生活就学创业就业发展,提升台青对大陆的认同感。民进党当局曾经一再呼吁两岸应进行有意义对话、建设性对话,如今两岸青年对话却被标签化为“统战宣传工具”,成为“配合大陆统战”的“在台协力者”,此种说法岂非自相矛盾、令人着实费解。作者 柳金财(台湾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副教授)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新闻
- 2022-08-09在杭台青参访富阳 同走共富路共叙两岸情
- 2022-07-28台青在浙江横店体验宫廷戏拍摄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 2022-07-26两岸青年大熊猫保育实习体验营结营 台青感慨收获多
- 2022-07-14台青张舒福:福建是我创业和生活的“第二家园”
新闻推荐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
- 外交部:美方应停止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2025-01-16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5-01-16
- 总台春晚宣传片亮相中国驻里约总领馆新春招待会2025-01-16
- 新开发银行在华发行熊猫债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2025-01-16
- 中国将4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