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稳”与“进”惠及世界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2-05-25 11:06:55 | 来源: 新华社 |
受新冠疫情和国际地缘政治紧张冲击全球经济等因素影响,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多重挑战和考验。然而,在此背景下,特斯拉上海工厂即将扩产,未来有望成为特斯拉全球最大汽车出口枢纽;对进入中国市场40年的国际金融机构野村控股而言,作为重要战略市场的中国市场远景布局已在谋划中。
图为2021年12月28日拍摄的建设中的华晨宝马铁西新工厂。(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投资中国热度未减,外资给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国际机构和观察人士认为,探究中国经济应看“时”与“势”,虽然短期来看,中国经济受内外因素影响承压,但不会因这一阶段性和暂时影响而“失速”,增长引擎更不会“熄火”;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未变,中国经济向好之势未变。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从外部看,世界经济遭遇“逆风”,发达经济体正苦于通胀之忧,而其货币政策急转弯又给全球经济金融带来负面溢出影响,部分发展中经济体陷入滞胀困局。外部因素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不久大幅下调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认为正从疫情中恢复的世界经济遭受俄乌冲突的巨大冲击,通胀加速上升、金融环境收紧、债务水平高企和供应链中断等“乌云”压顶。
4月22日,陕西西安首趟中老铁路(西安至万象)国际货运列车从西安国际港站发车。(新华社发,刘翔摄)
有海外媒体注意到,中国决策层因时而动,财政货币端协同发力。组合式税费支持、稳岗资金直达企业、失业保险稳岗位提技能,涵养市场主体之策兼顾稳增长和保民生,给市场注入信心。
海外观察家表示,一系列措施可谓“及时雨”,市场信心在增强,积极正面效应开始显现。韩国东亚研究所所长禹守根认为,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增长,再加上更多经济提振政策,中国经济将很快提速、也将更具活力。
专家指出,中国经济体量大、韧性强,加之充足的政策工具,有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何大勇认为,得益于金融体系完善以及金融监管部门和市场主体金融安全意识增强,中国金融财政稳健。
从中国经济增长的长周期看,中国经济的深刻变革仍将持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经济提质增效,内生动力更具可持续性,对中国的经贸伙伴而言将是福音。在一些国际商界人士看来,实现这一变革的就是“中国增长奇迹的内在逻辑”——改革开放的恒心。
图为5月17日拍摄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稳中向好、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无论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还是新冠疫情,中国负责任的态度没有改变,中国不断向外界释放扩大开放的信息,外界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不会改变。”波士顿咨询公司中国区主席廖天舒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2019年野村控股在中国的合资证券公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成立,成为首批新设外资控股券商之一。“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中国金融业开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野村控股执行董事、中国委员会主席饭山俊康告诉新华社记者。
“中国资本市场已是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正不断完善和持续对外开放,为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市场的更大发展提供了更多新机遇。”饭山俊康对野村中国业务发展信心满满。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中国德国商会、中国美国商会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71%的德资企业、超六成的美资企业计划增加在华投资。今年第一季度,中国高技术产业引进外资同比增长超过50%,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吸收外资增长近60%。
行稳致远,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交融,中国与世界经济伙伴携手同行。(新华社记者刘云非 吴夏 汤沛沛 参与记者:刘春燕、蔡蜀亚、陆睿)
相关新闻
- 2022-05-23欧洲智库: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全球成功典范
- 2022-05-23长风破浪会有时!政策定力护航中国经济
- 2022-05-246方面33项措施!国务院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
- 2022-05-24数据图解|1-4月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8% 总体运行平稳
新闻推荐
- 两岸产业交流对接系列活动在江苏举办2024-11-22
- 事关中国和东盟 这个论坛首次“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2024-11-22
- 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2024-11-22
- 【图解】从多个“首次”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在苏州举办台商座谈会2024-11-21
- 台北多辆公交车登出大幅广告 要求废除2019版课纲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