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昆明大会通过“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持乐观态度——访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穆雷玛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22-03-30 15:32:28 | 来源: 新华社 |
“我们应该对昆明大会通过‘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持乐观态度,”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29日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采访时说,“显然,全世界正在期待这一框架。”
当天,为期15天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日内瓦会议结束谈判。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昆明大会)第二阶段会议的预备会议,日内瓦会议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供了第一个关于该框架目标、支持机制的谈判文本。当天,各国政府就在昆明大会前推进工作的方式达成一致。
穆雷玛说,会议期间,各方就多种立场展开激烈讨论,“展现了多边主义的力量和求同存异的意愿”。预计今年晚些时候举办的昆明大会将会通过这一框架。“我们应该乐观。民众、国家和利益相关方都希望看到一个具有变革性的、雄心勃勃的、通用的和以行动为导向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2021年,中国成功承办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COP15第一阶段会议,成功举行了包括领导人峰会及部长级会议在内的COP15高级别会议,举办了生态文明论坛。高级别会议通过了“昆明宣言”,生态文明论坛发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全球生态文明的倡议,为第二阶段会议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凝聚了广泛共识、奠定了坚实基础。
穆雷玛对昆明大会第二阶段会议充满信心。她指出,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是中国承办COP15的原因。中国宣布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这不仅将推动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更将确保框架在达成后的有效执行”。
穆雷玛表示,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展开了所有必要磋商,与各利益相关方会面,积极准备昆明大会,推动达成兼具务实与雄心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遏制和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贡献了力量。
新华社伦敦电 记者郭爽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的主旨讲话2025-05-13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2025-05-13
- 海协会四届三次理事会会议在京召开2025-05-13
- 中方: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绝无可能2025-05-13
- 第3届“彩云之约”海外台胞云南行系列活动在昆明启幕2025-05-13
- 祖国好,台湾才能好——两岸学者谈中国式现代化与台湾未来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