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更多“破红线”的挑衅将是台湾“回家”的“催化剂”
|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22-03-01 10:50:45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两岸问题绝不同于俄乌问题,但俄乌冲突的发生,以及可预见的“以武促谈,以武促和”模式,对于未来两岸问题的最后解决,还是能够提供一些有益参鉴的。
本次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的“特别军事行动”,直接导因就是乌克兰方面持续以“加入北约”、“重建核武器库”等“破红线”的行为挑衅俄罗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目标非常明确,“俄罗斯没有全面占领乌克兰的计划,但会寻求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这就意味着,只需要改变乌克兰当前的政治局面,形成不再威胁俄罗斯国家战略安全的新状态,战争很快就会结束。
在此之前,因为与美国总统通话得到的许诺,以及包括国务卿布林肯、国防部长奥斯汀在内的美高官的接连来访,使得乌克兰方面产生了幻想,认为美国和北约一定会为了乌克兰与俄罗斯展开军事对决。直到战争爆发,乌克兰才清醒认识到了现实的残酷,“美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向乌克兰派兵”、“在乌克兰境内没有北约部队,也没有计划向该国派遣部队”。乌克兰只能独自面对俄罗斯强大战争机器的碾压,默默承受无法预估的惨痛代价。
与之相对,台海问题其实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九二共识”是两岸得以维持和平稳定发展局面的红线和基石,大陆从始至终都非常清晰地表达了立场和态度。但台湾民进党执政以来,一意孤行,屡屡以“制宪、修宪,谋求法理台独”、“炒作台湾是独立国家”、“引入外国驻军入岛”和“勾连外国政要及高官”等小动作,持续挑衅大陆。
这些举动不仅推动大陆形成了“尽快统一台湾”的高度凝聚的民间共识,更是把两岸关系风险推到了历史新高——根据中国海峡研究院(香港)发布的《两岸关系风险指数》,当前的两岸关系风险已经远高于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岸发生任何情况都不会是意外。毕竟,连国台办都已经发出了具有特殊符号意义的“勿谓言之不预也”的警告。
以俄乌冲突为参鉴,接下来两岸关系何去何从,台湾方面的行为会起到很重要的催化作用,若民进党当局像乌克兰政府一样自欺欺人,继续无视大陆的警告,持续做出更多“破红线”的挑衅,这定将会成为台湾最终“回家”的最强大助力。(作者:雷希颖,系中国海峡研究院(香港)理事长,中国传媒大学港澳台与世界事务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相关新闻
- 2022-03-01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在乌中国公民可以乘乌专列撤往西部邻国
- 2022-02-28外交部:密切关注形势发展 研究协助在乌中国公民自愿安全撤离的一切可行方案
- 2022-02-28总台海峡时评丨民进党当局该醒醒了,“倚美谋独”必将落得悲惨下场!
- 2022-02-28一场“抗中保台”的蹩脚政治秀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2025-11-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晚在广东广州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2025-11-09
- 国台办: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 “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2025-11-09
- 探寻神秘巴文化:台湾自媒体人走进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2025-11-09
- 宝岛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报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