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发展变化令人惊叹——访法国作家索尼娅·布雷斯莱
“从我第一次入藏开始,那里十多年来的发展变化令人惊叹,当地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中国政府对西藏传统文化保护作出了巨大努力。”法国哲学家、作家索尼娅·布雷斯莱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评价她眼中的西藏。
2007年,布雷斯莱第一次去西藏。儿时起,她就对喜马拉雅山脉充满向往。“不得不承认,那次西藏之行,我原先对西藏的成见完全被打破了,我也更渴望进一步了解西藏。”
此后,布雷斯莱分别在2012年、2016年、2019年三次重返西藏并深入采访当地民众,雪域高原上人们幸福的生活和开放的思想,让她深受触动。她将自己十多年来访问西藏时遇到的人与事都记录下来,出版了《发现西藏》等多本著作,成为法国读者了解今日西藏的重要窗口。
“我每次走进西藏,都与那里的人交流。养老院的老人、年轻的医生、酒店服务员、画家、僧侣……每个人的讲述都很打动我。我看到了他们的真实生活,我听到了他们对时代的理解。”布雷斯莱说。
西藏的发展变化给布雷斯莱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她告诉记者,西方媒体总是指责西藏文化遗产遭到摧毁,但当她第一次前往西藏在拉萨看到大批游客远道而来参观寺院庙宇时,“非常令人震撼,这和西方媒体报道的情况完全相反,我看到西藏的学校、医院、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的同时,文化古迹得以很好地保存”。
深入了解西藏民众生活后,在布雷斯莱眼里和笔下,西藏的发展不再仅是数字,而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西藏老人住进了养老院、西藏孩子对未来有着多彩的憧憬、高海拔地区开始发展农业现代化……”
布雷斯莱回忆起采访时看到的当地民众新居,“是按照传统建筑风格修建的新房屋,配有现代化设施,这直接让我感受到了藏区经济发展的成绩”。她说,她看到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极大方便了物资和人员运输,带动了新经济的发展。
走进西藏的学校,藏汉双语教育的发展让布雷斯莱印象尤深。“双语教育给西藏学童带来了更为广阔的未来,”她说,“学生对未来有更多想法,不再只想去当喇嘛或务农,可以去从商、去求学……发展教育意义重大,不仅代表着尊重文化,也意味着面向未来,促进对外交流。”
她还建议西方游客去参观西藏大学,“去看看校园,看看图书馆里的古籍,能够充分理解西藏的发展”。
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的发展也极大震动了布雷斯莱,“随着医院和养老院的建设,我亲眼看到藏区民众现在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布雷斯莱注意到,在促进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西藏传统文化,比如对西藏文物进行修复和维护。她在《发现西藏》一书中介绍了位于北京的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等机构。“没有中国政府的扶持,西藏文化很难延续至今。”她说,“我希望这些书籍可以使读者产生了解真实西藏的愿望。”
“一次次的访谈,让我真切感受到中国政府在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上取得的成果,”布雷斯莱说,“而这些进步被西方媒体统统忽视了。”她指出,西方社会长期对西藏存在偏见,让西方人了解真实的西藏任重道远。
她期待西方学者和民众能够亲自走进藏区,看看年青一代西藏民众的生活,看看新一代西藏企业家和现代的僧侣,感受西藏的发展、聆听西藏人的声音,摘下“有色眼镜”,“明白中国政府在西藏的努力不应该受到西方不实报道的干扰”。
新华社巴黎电 记者唐霁 参与记者:应强、张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