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台湾杂志的坚守与坚持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21-12-03 10:50:39 | 来源: 新华社 |
“100个月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一本在台湾‘非主流’的小小刊物能公开发行至100期,除了欣慰之情,也百感交集。”月刊《观察》的发行人纪欣说。
创刊于2013年的《观察》日前迎来出刊百期,精选56篇人物专访出版成书,并举办庆祝活动。与会受访者、写作者表示,互联网时代,纸本刊物读者越来越少,而民进党执政以来,台湾媒体“绿化”严重,《观察》能在这样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下生存下来,不畏困难险阻,坚守正确立场,实属不易,应坚持下去,让台湾保有明辨是非和主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走向和平统一的声音。
56篇专访涉及海峡两岸诸多有识之士,《两岸中国人应有智慧解决台海问题》《别寄望美、日护台》《期许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我是台湾郎,有一个中国梦》《共同维护两岸人民的核心利益》……厚厚一本书中,字里行间不仅有对台湾时局和两岸关系的真知灼见,更饱含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前途命运的情感与关怀。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要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观察》杂志为台湾今天的是非不分、社会撕裂不断敲响警钟,用心良苦,令人钦佩。”专访人物之一的台湾退役将领陈廷宠在活动中说。
许多与会者在发言中纷纷表达了对当下台湾社会的历史观问题深感忧心,痛批民进党当局的“去中国化”政策造成年轻一代身份认同错乱。“‘台独’就是让你丧失自己的文化主体性,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主体性就是中华文明,所以我们要坚持努力传承、发展好中华文化。”专访人物之一的台湾历史学家徐泓说。
与会者还表达了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早日实现国家统一的期盼之心。“我们今天生活在民进党当局统治下,可说是‘苟活’。如果这个现状持续下去,对中国的发展和统一是很大的障碍。”专访人物之一的台湾政治学者张麟征痛心道。
“我已经80多岁了,但依然深信,自己能活着看到两岸统一!”多年来持续义务送老兵骨灰返回大陆的台湾律师高秉涵动情地说。他也是专访人物之一。
在为《观察》百期所写的文章中,纪欣直言现实的忧虑,更阐明坚守的使命。她说,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又甘为美国的棋子,致使两岸关系日趋严峻,同时扭曲国家认同,在教育文化方面推行“去中国化”,意图骗取台湾年轻人的选票。
“我们不敢奢望一本刊物能使台湾有多大改变,但多年来,杂志订户和新媒体关注者不断增加,作者日趋多元、年轻化,各界知名人士受访,说明坚持下来就多少能挑战岛内一言堂的政治氛围,更为未来播下好的种子,为历史留下好的见证。”纪欣说。新华社台北12月2日电(记者徐瑞青、陈键兴)
相关新闻
- 2021-12-02谋“独”挑衅损害台湾民众利益福祉
- 2021-11-18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
- 2021-11-16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涉台湾问题的四个焦点
新闻推荐
- 这份“答卷”含“金”量足!多重优势吸引跨国企业持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2025-07-22
- 江西旅台同乡会到上饶参访交流2025-07-22
- 第三届湖台青年“追梦 筑梦 圆梦”交流暨体育嘉年华活动在吴举行2025-07-22
- 2025“相约醋都 放飞梦想”台湾大学生实习体验营在镇江举办2025-07-22
- “情牵两岸 相约运河”苏台青年文化之旅活动在扬启动2025-07-22
- 今天迎大暑 一年中最热节气来临 注意防暑降温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