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报道:“非要拼研值”的新时代新青年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21-07-13 15:49:02 | 来源: 参考消息网 |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7月12日发表题为《新青年及其周边,你懂吗?》的观察报道称,互联网飞速发展时期长大的中国年轻人,在强起来的民族复兴之路上,表现出了爱国自豪和自信的底气。全文摘编如下:
大学毕业后,Z君在中国的金融行业工作,2015年他申请入党,去年正式成为中共党员。这名80后“老一代”新青年是中国9500多万名中共党员中,经过组织千挑万选的后备生力军。他虽身处企业,却有感“人才都在体制内”,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前些年,得到上司器重的Z君曾被派到西部某县挂职,两年后卸任副县长时,30多岁的他已为当地创设中小微企业数码转型帮扶基金,而且已有企业获得融资支持,把业务开拓到县域外,也在互联网平台上开启新商旅。
在基层的两年,他体会到“体制的系统严谨性”,“开会传达精神的必要性”,领会到“绝大多数问题都能从历史书中找到答案”。
挂职回来后,Z君报名了中国顶尖大学与国外知名学府联办的双学位MBA课程,期待将新知识运用到职场。
Z君的感悟获得多名90后的共鸣。一位在民企做战略投资的“海归”小主管说,她也申请了好几年,才在今年的中共百年党庆前入了党。
时下的中国年轻人本就出生于科技数码时代,对金钱和物质“无感”,更希望获得自我价值体现和认可。
他们不掩饰对穿戴名牌的喜爱,但对周遭政治氛围有较为敏锐的洞悉力,思想上自觉看齐,还很关心外界对中国制度政策框架构建、调研实践的解析。这种“明明有颜值,非要拼研值”的“又红又专”(具有无产阶级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特性,正改变着中国核心消费力。
“新青年”的说法被认为源于中国上世纪初的《新青年》杂志,它对当时的青年思想启蒙具有助推作用。今年上半年,讲述杂志创办者陈独秀等人事迹的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热播,在华外国人也跟着追看回看,了解中共历史。
有媒体报道称,该剧观看量突破3亿,拿下剧评9.3分,6月还囊括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导演、最佳原创编剧、最佳男主角三项大奖,掀起一波革命剧追星潮。
翻印《新青年》杂志封面的帆布包和国潮复古T恤在购物网站上大卖,输入“新青年”字样,热销排行榜靠前的单品销量都超过2000件;印有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共早期筹建人的胸针等配饰也受到追捧,带火红色主题商品网购。
“七一”前夕,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还在北京三里屯打造“复兴大道100号”创意体验馆,在年轻人聚集的潮地成为网红打卡点,还送热浪下排队观展的人喝“励志汽水”饮料。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时期长大的年轻人,虽没有亲身贡献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变化,但在强起来的民族复兴之路上,他们表现出了爱国自豪和自信的底气。
对于中国本土成长的互联网科技巨头、金融巨擘和冀望在华深耕的外资企业而言,未来的赛道可能不单是对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智能迭代,而是对新青年用户生活表达、诉求解决的复盘理解与预期调整,以及对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方的深度沟通与充分尊重。
新闻推荐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
- 外交部:美方应停止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2025-01-16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5-01-16
- 总台春晚宣传片亮相中国驻里约总领馆新春招待会2025-01-16
- 新开发银行在华发行熊猫债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2025-01-16
- 中国将4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