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 新气象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1-03-26 10:01:51 | 来源: 央视网 |
央视网消息:粮食不仅事关民生,也事关国家安全。“十四五”规划纲要在安全保障方面第一次设置了粮食安全指标。近年来,中国粮食连年丰收,2020年粮食产量达到了13390亿斤,再创新高。但是中国粮食供求一直是紧平衡格局,未来随着居民消费升级,粮食需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还将刚性增长。那么,怎样实现粮食产量与质量双提升,进一步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呢?“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这是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经调研论证,于2017年启动实施的一个民生工程。优质粮食工程主要做些什么?
邵庆郎,安徽阜南县苗集镇的村民,他说,去年种地收入还不错,今年他把种植规模扩大了,这在前几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安徽省阜南县是全国的产粮大县,虽然产量不少,但是人均耕地面积小,农民种植的粮食品种多而杂,成不了规模,因此,靠种地收入并不多。即使一些村民尝试着种优质的粮食品种,可到了收购的时候,还是没能赚到更多的钱。
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种植方式粗放等共性问题,在很多产粮大县也存在着。一方面是农民凭借种粮难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另一方面,中国目前粮食供应虽然基本能够满足需求,但在市场上缺乏更多的优质粮油产品供人们选择。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联合财政部决定以“高产穷县”阜南县为突破口,蹚出一条“优质粮食工程”的发展新路。
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协调下,中化农业、中粮贸易两家企业相继在当地落地,由农业部门、粮食部门与企业共同选定6个优质小麦品种,开始在一些村镇进行“一村一品”的规模化尝试,就是以村为基本单位,一个村全部种一个品种的小麦。2018年,首批在4个乡镇试点种植优质小麦1.5万亩。
要想有优质的小麦,还需要科学的种植。因此就要推进传统农业、小农户向现代化、规模化农业种植迈进。
中化现代农业安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江南说:“我们帮助适度规模种植户统一组织地块,统一栽培技术方案,统一机械作业,同时统一提供金融服务,统一购买保险,主要是产值险,最后统一回收;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半托管,中化农业提供整体方案,由村集体来选择需要哪些服务。”
由于现代农业的进入,2020年,在遭遇疫情、暖冬、赤霉病等情况下,阜南订单种植的30万亩优质小麦仍然实现了产量和质量双提升。
种出好粮只是第一步,产后环节尤为重要。粮食收获之后,因为含水量较高,要及时干燥和清理,这个环节过去让很多农民叫苦不迭。
村民在马路上、空地上晾晒,有灰、杂质多,卖的时候价格会扣除一部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阜南县陆续建立了10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帮助农民整理、烘干粮食。品质提升了,价格也上去了。
在安徽,从2018年起,像这样的产后服务中心已经累计为400万吨粮食提供了干燥、清理等服务,减少产后损失10万吨左右。
质量虽然提升了,但光靠卖原粮,收入始终有限。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梁彦说:“粮食加工业很薄弱,原粮出去效益有限。总书记也要求一二三产融合,农头工尾、粮头食尾,三链协同起来。”
要做到“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就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院长翟江临说:“引进了中裕集团,在当地投资6个多亿,建设30万吨的小麦加工厂和食品加工厂,延伸了产业链。”
大型现代化加工企业的加入,让生产、收购、储存、加工、销售紧密联系,不仅带动优质订单小麦就地加工转化,还将逐步开展主食厨房、航空酒精、蛋白饲料等精深加工。优质的粮食更多了,农民的收入也随之增加了。
优化“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这种模式目前已经在全国64个产粮大县开始尝试了。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这也是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一种尝试,而优质粮食工程也是“十四五”规划当中对于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强化质量导向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又该如何利用优质资源,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呢?
最近,浙江湖州粮食加工企业的负责人邱若飞正忙着扩大生产规模。
别看邱若飞现在筹划着企业的发展,可就在三年前,他还担心着自己的企业是否能够经营下去。
邱若飞说:“一般人觉得吃好米就是东北米、五常米,没有想到我们南方米。那个时候大家都做不下去了,倒了不少。原来有四十多家粮企,后来变成了二十多家,现在只剩下五六家了。我当时有句口号,争取最后一个倒闭。”
销售的情况不乐观,开销也大,尤其是粮食储存,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保管不好还会造成损失,越是优质的粮食损失越大。
随着当地加工企业的倒闭,农民的粮食销路差了,渐渐地很多人不愿意种地了。
与此同时,湖州市粮食局也面临着储备粮食花费较大的压力。收购进来的稻谷,在仓库中储备三年应急。三年后,将存粮折价出售,腾仓收购新粮。
粮食加工企业难以维持,农民收入低不愿种地,粮食收储开销压力大,这三方面临的难题如何破解呢?
在国家提出要加快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之后,湖州市决定利用其仓储优势为着力点,改变整个粮食产业链逐渐走下坡路的现状。
湖州市粮食部门打算由仓储向两端延伸,形成“粮食企业+国有粮库+农户”的运营模式。2019年,湖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首次尝试,拿出7个仓库、不到湖州市储备粮总量的10%,共计8500吨稻谷储备规模的仓容指标进行公开招标。按照合同约定,出现粮食应急状态时,库存粮食必须服从政府调控安排。为了让粮食企业能够积极参与,这一部分粮食的轮换期由三年转变为一年一轮换。
这样就打消了粮企销售难的顾虑,省去了粮食保管的费用,缓解了资金压力,更重要的是,进了仓库的粮,一年后将由企业加工销售出去,企业开始琢磨着如何提高粮食品质。
这样一来,“市场需要什么、农民就种什么”,产需对接,也增加了优质粮食有效供给。优质粮食订单让农民的收益也大幅提高。
更好品质的粮食就意味着更高的价格,储备粮的收购价格是固定的,产生的差价怎么办呢?
浙江湖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王坚说:“打个比方,我们要收购稻的时候以前只能收1.33元的,农民种的稻子好的要1.53元,我们原先没法收。现在企业参与了,我们跟企业这样组合,我们出1.33元,企业出2毛,我们就收了1.53元的稻子,收优质稻了。”
而第二年还能原价进,原价出,避免了折损的费用。
创新的模式,让农民增收、储备优化、企业盈利、政府减亏,每吨可为政府降低财政支出150元,也让消费者获益。2020年1月到11月,湖州市大米总加工量9.5万吨,同比增加了15.1%,有效提高了优质粮食产品的供给能力。
像安徽阜南、浙江湖州这样的探索在很多地方也正在进行。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梁彦说:“优质粮食工程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粮食产后服务;二是粮食质量检测,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三是优质粮食供给,开展中国好粮油行动,通过增品质、增品种、创品牌来保证优质粮油的供给,也是在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中国好粮油,不仅要有技术,还要有模式,更要有体系。一个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不仅能保证我们吃得饱,还能让我们吃得更好,不仅有利于守住耕地,还能够带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据了解,下一步,优质粮食工程将重点推进提升粮食绿色仓储、品种品质品牌、质量追溯、机械装备、应急保障能力、节约减损健康消费的“六大行动”。力求实现粮食增产与提质并重,不仅让“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而且要让这个饭碗更加绿色、更有营养。
相关新闻
- 2021-03-19黑龙江:培育优良种子 端牢中国饭碗
- 2021-03-17高原春耕第一犁
- 2021-03-10路径明确 多方发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
- 外交部:美方应停止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2025-01-16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5-01-16
- 总台春晚宣传片亮相中国驻里约总领馆新春招待会2025-01-16
- 新开发银行在华发行熊猫债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2025-01-16
- 中国将4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