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 “秋白书苑”从”城市阅读圈”走向“全域书香”
编辑: 张旭 | 时间: 2021-01-08 09:34:32 | 来源: 光明日报 |
作为常州市委、市政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丰富基层公共文化供给的品牌行动,“秋白书苑”得名于“常州三杰”之一瞿秋白同志,是常州探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引入社会力量运营模式,以图书阅读为基础功能,实现智能化、一站式服务的公共文化综合体。
两年来,常州按照“先行试点、示范带动、全市推进”的策略,形成了成熟的“秋白书苑”建设模式。到今年年底,全市建成10家“秋白书苑”;到2021年年底,全市将建成30家。作为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螺丝钉”,一家家“秋白书苑”正在常州城乡落地开花,不仅成为孩子们向往的“第二课堂”,也成为成人“补课”“充电”的重要阵地。
对公共图书馆的功能进行全新定义
30位小读者一同夜宿,睡前,在领读人的带领下,于书中探寻革命先烈瞿秋白同志的生平故事,观看瞿秋白生平事迹纪录片;醒来,齐声晨读瞿秋白作品选段……12月19日上午,在钟楼区北港街道茶花路,一场以“共读秋白”为主题的“奇妙夜”活动落下帷幕。
这个藏在绿植丛中、被巧妙的挑空和楼梯连接起来的“奇妙夜”场馆,也是常州市图书馆的直属分馆、常州首家“秋白书苑”。它于2019年1月28日对外开放,藏书1.2万册,设置了党政书柜、红色书柜、少儿阅读书柜、“常州三杰”书柜等专柜,每年接待读者超10万人次,图书的年流通率达到了450%,每年开展亲子阅读会、书式精读会、旅行沙龙、书香下午茶等几十场阅读推广活动。
“秋白书苑”的多重身份,让很多读者感到惊喜。这种模式,作为常州在公共图书馆效能提升实践中趟出的新路子,正在全市各地迅速推广——将公共图书馆、实体书店、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及共享活动中心等功能集合在一馆内,实现一馆多用,就近就便。
常州市图书馆馆长钱竑说,常州于2018年起谋划启动“秋白书苑”项目。“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城市书房,常州在‘有限空间的无限可能’上做足了文章。”钱竑说,“无限可能”既包括各类智能化手段、数字资源,又包括通过文化搭载的各类活动和资源,对公共图书馆的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义。
钱竑说,目前常州建成的10家“秋白书苑”均立足高品质定位,集聚了最好的公共文化资源。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看书、上课、看展、看演出、参加活动,享受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它们其实就是一个个遍布城乡的公共文化综合体。
首创“政府+社区+企业”三方共建机制
“秋白书苑”秉承“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加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模式,融入现代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实现书苑与市图书馆互联互通。常州市图书馆负责基本设施配置的标准化、人员的系统培训、图书资源的有序轮换等,日常的经营管理则交给合建方。
在功能上,“秋白书苑”馆舍标准规范、设施一流,是常州市图书馆总馆的延伸和扩展。这样做,一方面资源采购、文献采编、图书流通可统一管理、统一调配,避免了资源的二次浪费;另一方面,依托于服务距离的缩短、服务半径的扩大,常州市图书馆总馆的服务人群从空间上、数量上得到了质的提升。
在建设中,“秋白书苑”因需而设,因需服务,以差异化为亮点,在打好“本地化”这张牌的同时,每一家“秋白书苑”都是一块个性鲜明的试验田:“秋白书苑”文化广场馆共两层,一层设有24小时全智能化自助图书馆,二层是常州市图书馆与新华书店合作运营的“青果书咖”,提供“你选书·你阅读·我买单”活动服务;“秋白书苑”遥观光大环境馆坐落于光大环保能源公司内,与环保科普馆结合,作为省科普示范基地、省工业旅游示范点,也是中央文明委首批基层联系点;“秋白书苑”湖塘镇中心馆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相结合,服务覆盖周边18所学校,惠及全镇45个社区60万人口;“秋白书苑”湖塘科技产业园馆与工业园区相结合,服务园区内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数字资源总量达到25.6TB。
无论采用怎样的模式,公共服务的终极目标,都是使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使资源调配更加合理。据统计,今年常州10家“秋白书苑”共惠及读者100万人次,图书借还量超35万册,图书流通率达100%以上。
从“城市阅读圈”向“全域书香”跨越
市文广旅局副局长严旭华介绍,以往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侧重于构建“15分钟城市阅读圈”,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广大农村居民及外来游客难以享受同等均质的阅读服务。“秋白书苑”在布点时,围绕构建城乡一体、均等普惠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主动融入旅游、科技、农业、交通等领域,把触角伸向广大基层社区、景区景点、体育场馆、美丽乡村、高铁枢纽,整合辐射范围内的各类文化资源,为读者提供沉浸式阅读体验的同时,也为游客打开了解常州城市文化的窗口。
比如,“秋白书苑”湟里西墅村馆充满了浓烈的乡村文化元素:富强陶艺、湟里牛肉、西墅米酒、西墅红茶等。“秋白书苑”的线上与线下资源相结合,也为美丽乡村输送着文化营养:利用“云课堂”让村民及时了解最新农业政策以及病虫防治、农作物栽培等知识;线下则根据村民实际需求,把农业专业书籍、文娱小说等通过流动服务车输送到西墅村,打通了文化强村的“源头活水”。
“‘秋白书苑’集教育性、公益性、休闲性于一身,是常州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市文广旅局公共服务处负责人唐海燕介绍,下一步,“秋白书苑”将入驻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院落、名人故居纪念馆,让书香与历史文脉、文化名人、古老建筑交相辉映,与生态保护、农事体验、四季风光浑然一体,深度融入高科技元素,为“智造名城”赋予更多文化意蕴。它将以一种崭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态引领阅读,绘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动人画卷。(刘懿 周晓明 卢呈)
新闻推荐
- 埃及中国问题专家:春节是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2025-01-20
- 亚冬会火种采集“以冰燃火”难点是啥、怎样实现的?2025-01-20
- 台湾各界:期盼已久,热烈欢迎2025-01-20
- 厦金“小三通”航线每日往返班次增加至24个班次2025-01-20
- 世界各地蛇年生肖邮票“上新” 你最pick哪一款?2025-01-20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