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RCEP台商怎么办?李志坚:投身大湾区,共建合作生态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李志坚。(中国台湾网 普燕 摄)
【题记】12月4日,第二届海峡两岸网络新媒体大陆行活动暨第七届台湾青年岭南行在广州中山纪念堂正式启动。本届活动以“两岸同心圆,筑梦大湾区”为主题,聚焦广东省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机遇与前景等话题。
日前,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李志坚就“十四五”规划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台湾产业升级与大湾区合作生态打造等热点议题接受了中国台湾网记者采访。
“十四五”规划:指明新方向,圈划新赛道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编制“十四五”规划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的准备之年。粤港澳大湾区过去是“从外向内”格局的引领者、开拓者,在未来“从内向外”的新发展格局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李志坚表示,“十四五”对粤港澳大湾区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比如创新驱动,怎么样真真正正以创新为引领,特别是在工业软件芯片等关键技术上,怎么样发挥和突破,怎样引领产业的转型升级,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觉得(“十四五”规划)在这个方面指导意义很大”,李志坚指出,特别是要回归制造业,无论对广东省还是广州市来说,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第三个科技创新走廊,跟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形成互动,是未来建设的重中之重。
另外,如人工智能现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数字经济产业区的打造,都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赛道。
RCEP:占据新高地,打造新生态
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标志着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宣告诞生。李志坚表示,RCEP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的湾区,是一个很成功的迈进。粤港澳大湾区具备“一国两制”优势,是改革开放的新高地,RCEP的签署将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层级,推动与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要素的流动。
李志坚认为,第二届海峡两岸网络新媒体大陆行重点采访的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在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当中,将会获得极大助力。“因为珠三角转型升级的一个重点,就是制造业如何同科技人才、技术、资本有机的结合起来,打造产业创新的生态。”
李志坚表示,在这方面需要更多着眼于国际分工,吸引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分工体系当中,从而构建起产业的创新生态。这其中也包含了没有加入RCEP的台湾地区。
台商台企:融入大湾区建设,提升全球竞争力
对于台湾地区没有加入到RCEP,李志坚坦言,这会让台湾地区在未来市场开拓、人员流动、技术出口等各方面,受到一定影响;另外通关成本等方面,也有可能削弱台商优势。但如果台资台企能够在大陆投资建厂,一样可以享受到跟本地企业同等的待遇。李志坚表示,这将大大助力台资台企的转型升级。
李志坚同时提到,台商台企可通过网上广交会、直播电商等渠道,打通外循环,拿到更多订单;另外也可以充分利用广东规模庞大的内需市场,加入内循环。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一国两制”提供的制度优势,九大城市之间特色鲜明,分工得当。李志坚表示,比如香港航运金融一流,国际化程度很高,可以联通全球资源;深圳的科技创新实力强劲;广州商贸业、传统制造业很强。如果台商台企能够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找准自身定位,加强合作,就会形成一个更好的合作生态,获得全球竞争力的大幅提升。(中国台湾网12月11日广州讯 记者 高旭 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