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弃,港澳台企拓新机
安徽庐江台湾农民创业园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及时协调解决台企复工复产中的困难和问题。图为创业园工作人员(左)在台企安徽兰世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帮助落实小额贷款,解决兰花销售问题。柳晓华摄(人民图片)
疫情之下的中国经济环境到底如何?港澳台资企业以其特殊视角提供了别具说服力的衡量指标。目前各地港澳台资企业不仅复工率超过90%,不少企业更是大手笔增资扩产、逆势开店开铺。卓有成效的防疫工作、精准到位的帮扶政策、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给港澳台企增加了发展信心。中国内地(大陆)依然是港澳台商最青睐的投资兴业热土。
危中寻机,增资转型正当时
人称“马克大叔”的台胞陈清隆,最近开了一家伴手礼店“鸟来嬷黑蒜馆”。200平方米的店铺已装修完毕,首批2吨黑蒜健康产品也到店了。防疫期间,陈清隆开在厦门海边的民宿“马克客栈”暂停营业,但他并未气馁。
“疫情过后,大健康产业将加速发展,我要提早转型,抢占先机。”陈清隆说,黑蒜是风行日韩的健康产品,他在山东济宁有合作的大蒜种植基地,厦门又背靠两岸旅游市场,“生意一定会火!”
跟陈清隆一样,许多港澳台商也在忙着开店、增资扩产。
香港太兴饮食集团早在节后复工第二天,就决定给东莞永富食品有限公司增加9000万港元投资,扩大生产和研发。公司法人代表姚敏说,因为疫情,很多市民对食品安全更重视,公司要多生产高品质的零售食品,让消费者吃起来更安心。
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会长萧惠君告诉本报记者,疫情中被抑制的购买力会慢慢释放,有助于零售业转型升级。预计健康产品和智能化家居用品今后将大受欢迎。
平潭网红民宿“石头会唱歌”创办人、台湾青年林智远介绍:“大陆迎来消费反弹,对于平潭旅游的回暖是很好的契机,一定要抓住。”他的团队已增加自媒体推介人手,加强在网络旅游平台的营销。今年,林智远还准备在平潭岛、湄洲岛、东山岛等地新增5家民宿,随着节后工人逐渐复工,多家民宿已开始装修。
数据显示,港澳台企投资大陆的热情不减。今年一季度,四川新增台资企业25家,2家在川台企增资,新增台商投资总额为1.66亿美元。总投资5000万美元的台商投资碳纤维项目,日前通过江苏淮安、昆山两地远程视频的方式,成功实现“云签约”。在福建泉州,台企国乔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在福建泉州泉港石化工业园投资500亿元新台币新建丙烷脱氢及聚丙烯项目,签约仪式以视频三方连线方式举行。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介绍,近期一批重大台资项目通过远程视频签约等方式,陆续落户福建、江苏等地,总金额逾150亿元人民币,显示台商台企仍看好大陆发展前景。
全力以“复”,帮扶到位见真情
3月以来,随着防疫形势持续好转,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企在内的绝大部分企业已复工。对企业而言,当务之急不仅是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全力以“复”,更是如何尽快恢复产能,弥补此前误工损失。
“总体来看,我们今年第一季度的产值甚至会超过去年同期。”陕西台企冠捷显示科技(咸阳)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定彬近日表示,公司2月份生产受疫情影响较大,但3月份“在生产材料能保证的情况下,我们白班夜班都满载运行,补上了2月份的损失。”
“其实,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的产值反倒增加了。” 台玻咸阳玻璃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事务股股长李小宝说,从2月12日企业复工算起,不到2个月,571名员工全部返岗,复工率达100%,两条生产线全部开动。近年来,公司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去年6月,随着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应用,企业在低污染的前提下,实现了高产能。防疫期间,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
港澳台企顺利复工复产,离不开各地因企制宜、积极帮扶。
“疫情对港企多少都造成一定影响,在内地扎根多年,港企资源丰厚、经验丰富,遇到的困难相对小一些。”香港专业人士北京协会会长冯国佑对本报记者说,“各地出台了系列帮扶政策,专业人士社团也会主动帮助企业与有关部门沟通,大家肯定会渡过这次难关。”
港澳台资企业实现顺利复工复产,离不开各地政府因地制宜积极帮扶。
——全力以“复”,安全物资须到位。自2月底开始,东莞市台办协调市供销社为中小台企供应口罩。截至4月1日,东莞市台商协会已分9批次向申请的企业配售口罩共132万余个,惠及中小台资企业3511家次,覆盖员工42.4万人次。目前东莞台企复工率达到99%。
——全力以“复”,资金人力缺不了。拥有1300名员工的东莞港企精达电子有限公司由于产能增加,节后复工后亟须增加人手,东莞沙田镇政府协助其通过网络招聘平台,新聘200多名员工,并针对企业用工需求,提供外地员工返岗点对点包车服务。当地还专设了500万元资金池,为企业提供贴息贷款,港企也可申请享受当地惠企“红包”。
——全力以“复”,生产物资不断链。四川台资企业冕宁元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最近增资100万美元用于新建园区。公司负责人林春福说,位于四川凉山的油橄榄基地将在1.07万亩的基础上新增3500亩。“已投产的油橄榄今年产油在100至120吨,明年产量定能超过200吨。”公司生产和销售都在逐步恢复,“很感谢防疫期间台办帮忙解决物资运输问题,使基地油橄榄得以正常施肥作业。”
——全力以“复”,量身定制来帮扶。江苏省落实了帮助台企复工复产的10项支持措施;福建省台港澳办联合有关金融机构,设立首批20亿元福建省重点台企应急资金专项贷款额度;上海、浙江、安徽、山东、广东、重庆、四川、天津、辽宁、江西及深圳等多地台办开展各类帮扶工作,协调解决台企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横琴新区澳门事务局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澳门青年在横琴创新创业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针对当前澳门青年创新创业面临的痛点,想办法、出实招、解难题。“政策及时给力,让我们更有底气做好技术研发。”横琴创意谷迪奇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天蓝博士说。他近日带领团队紧急开展新冠病毒快检套装研发,能利用芯片技术替代传统试剂人手操作,产品已投入防疫一线快检应用。
对大陆各地支持台企、港企、澳企复工的真情之举,全国台企联会长李政宏表示:“当中华民族面临危难的时候,大家紧紧团结在一起,包容、坚韧与勇毅的决心让我们深深感动。”
共沐风雨,投资兴业在持续
病毒无情,信心胜金。各地港澳台资企业纷纷开工复工、增资扩产,动力源自信心。
信心从何而来?李政宏对本报记者说,首先是因为大陆有担当,严控疫情,“对比一些西方国家面对疫情的荒腔走板,更凸显大陆政府的高效运行与抗压能力。”另一方面,大陆这些年努力打造的优越投资环境,不因一时疫情而变。李政宏说,大陆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充沛、勤劳、有技能的劳动力,加上政府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推出惠台政策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巨大商机,值得期待。“台商朋友们还是对未来有信心的,会持续加力投资大陆,在这里兴业发展!”
“勤洗手,戴口罩,多锻炼,常通风……”在中关村智造大街,北京真机智能机器人“小黄马”来回巡逻,不时对工作人员“硬核喊话”。北京真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创业港青李兴龙带着团队,早在1月下旬便着手复工复产,将无接触机器人应用在无人配送、巡逻和清洁消毒等方面,团队复工率现已达八成。
“通过这次疫情,我看到祖国的强大。”李兴龙对本报记者说,生物医药、高科技等产业,一面复工复产,一面助力防疫。“移动机器人可以肩负更多任务,我有信心在内地做大业务,也期待获得更多对初创企业的红利,促进公司更快更稳发展。”
刘奋洋生于澳门、长于香港,7年前在上海创立粤语学习机构“港你知”,在线课程覆盖全国50多个城市,服务国内外企业机关超过30家。据他介绍,上海和北京学习中心的线下业务因疫情锐减70%,但原有的在线课程依旧持续,近来咨询量更暴增2倍。
早在1月底,刘奋洋就回沪谋划发展事宜,做起线下课程转线上的准备。他对本报记者说,作为企业创始人,自己当然要及早布局、全力以赴。为应对疫情,“港你知”将线下课程转为在线小班课,并承诺疫情结束后线下免费补课,同时着力打造在线新品课程。
“春节前,我们已和多个音视频网站、培训平台合作,探索部分业务‘线上化’。”刘奋洋说,疫情给团队打磨课程、提升优化提供了机会。在线教育前景宽广,未来可与线下教育更好融合,善用现有教学软件优势,把握5G和虚拟现实技术机遇,企业发展会越来越好。
“现在我们要做大做强永富食品。”姚敏说,面对疫情,太兴集团之所以不惧风险、大手笔增资,有集团战略布局的考量,更与东莞茶山高效、优质、良好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在这边投资很开心。”
“前海在地港资企业复工势头好,在岗人数近2000人,疫情对港企完成今年年度目标计划没有重大影响,港企在前海扎根发展的信心非常足。”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说。
疫情是一场“大考”,在大陆发展的港澳台商也是场中的“考生”。他们用行动证明,只要团结一心,共沐风雨,坚定前行,没有过不去的坎,风雨之后必见彩虹。
记者 王平 张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