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油纸伞焕发生机
编辑: 张旭 | 时间: 2020-12-21 09:53:30 | 来源: 新华网 |
12月20日,在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一名工人在给伞面抹桐油。
12月19日,在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赤水油纸伞制作技艺传承人李珍霞在裱伞面。新华社发(王长育 摄)
贵州省赤水市素有手工制作油纸伞传统,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制作工艺包括削伞骨、网伞边、裱皮纸、糊伞纸、上桐油等70多道工序。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受式样繁多的钢架自动伞、折叠伞冲击,赤水手工油纸伞日渐式微,面临传承危机。
2019年6月,“赤水油纸伞制作技艺”被列入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依托大同古镇的旅游产业,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民间艺人重拾油纸伞制作技艺。油纸伞产品投放旅游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油纸伞制作不仅带动众多群众就业增收,也让油纸伞技艺重新焕发生机。新华社发(王长育 摄)
标签:中华传统文化
新闻推荐
- 节庆显活力 四海年味长——乙巳春节假期回眸2025-02-05
- 冬奥三年又逢亚冬,冰雪热,“燃”!2025-02-05
- 青春匠心:“煎”出团圆和红火2025-02-05
- 福马“同城生活圈”:双向奔赴的团圆路更温暖2025-02-05
- 台胞博导的“小美满”:“大家”“小家”皆有收获2025-02-05
- 千年银城庆新春 文旅融合过大年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