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云南台商罗霓云:大山里20年助农脱贫的幸福日子

专访云南台商罗霓云:大山里20年助农脱贫的幸福日子

 

“当年从台湾阿里山,来到祖国西南边陲打拼创业,虽然过程艰辛,但看到少数民族农户们慢慢地脱贫致富,看到他们忧郁眼神中渐渐展开的笑意。这,才是我横越数千里,来云南落户的最大成就!”台商罗霓云这样对记者说。

 

与“绿人参”的不解之缘

 

出生于澎湖的罗霓云,今年58岁,在大学时学习食品加工专业,毕业后在阿里山一家企业研发销售土特产,从而接触到山葵。“阿里山出产的山葵主要供应高档餐厅,市场需求量较大。”罗霓云义无反顾地融入这个行业。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说云南也有人种山葵,于是决定“去看看”。

 

在她看来,山葵就是“绿色的人参”,根、茎、叶都可食用,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蔬菜兼药用植物。

 

专访云南台商罗霓云:大山里20年助农脱贫的幸福日子

 

“山葵种植,对温度湿度要求很高,我希望延着北回归线,寻找到适合的种植地,云南恰好就在北纬23.5度范围内。”1999年8月,她第一次来到云南,这里处处鸟语花香,有的街上还保留着旧时的石板路,“第一眼我就爱上了这座四季如春的城市”。

 

更重要的是,云南省相关部门希望发展山葵产业,让生活在大山里的群众脱贫致富,这让初次到云南寻梦的罗霓云感觉“机会来了”,“这里有天然的绿色生态、终年凉爽、民风淳朴,适合引种台湾山葵。云南,就是我再出发的美地。”

 

在“大山里”一起致富

 

山葵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苛刻,必须在清澈的水里才能成活。经过多次考察,罗霓云发现云南省中部的宜良县,物流便利,水土环境优良,因此最终将公司地址定在这里,取名“川达”。

 

“山葵需要种植在2300~2900米的高山上,而这些大山里,其实是彝族、白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为了给企业寻找更多适合种植山葵的基地,近20年来,罗霓云的足迹,几乎遍布了云南每一座大山,每到一处,都和当地少数民族农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罗霓云笑言,扎根红土地的这些年,自己已经变成了“半个云南人”。

 

专访云南台商罗霓云:大山里20年助农脱贫的幸福日子

 

“我们在大理、丽江、保山、大理等许多地方都有山葵种植基地,采用和农户签订收购协议的方式一起经营。”罗霓云说,为了让农户们能够放心种植,公司采取用保证收购价收购的方式,以高出当年市场价格30%到一倍的价格收购山葵,还派技术人员指导农户如何种植、育苗。这些年下来,许多农户年收入已经有十多万,他们不仅自己种植山葵,还带着亲朋好友一起种植,一起致富。

 

在罗霓云的努力下,二十年来公司稳健经营,近年出口量均都在1500余吨,带动云南山葵总出口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为国家赚进大笔外汇。2018年起,公司也开始正式拓展内销市场,“唯一的遗憾是,因山葵和芥末、辣根不同,消费者容易认识不清,目前内销尚属深耕期。”

 

“横越数千里”扎根的意义

 

今年9月,罗霓云还到大理洱源县炼铁乡看望种植户,“见到好多二代接班的年轻人”,他们表示已经把种植山葵当作事业来经管。“不用出外打工背井离乡,就可以成家立业,再不担心娃娃没钱读书,养老也不愁啦。”

 

“因为公司有收购保护价,只要放心耕耘,他们根本不用担心血本无归。”从前海拔2600米高原,只能种洋芋,到现在他们一亩山葵的收入,便超过6000元,甚至万元以上。“他们见证了山葵的发展史,这个过程中,我也跟他们,彼此信任彼此扶持,相处得就像一家人。”

 

专访云南台商罗霓云:大山里20年助农脱贫的幸福日子

 

作为台资企业,罗霓云和她的公司带来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财富,还有崭新的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公司员工多已有15年以上的资历,每年公司都会拿出50到60万组织全体员工出省或出国旅游。员工只要拿着子女的录取通知书,就会得到学费方面的资助;家中住房不好的,她还会资助他们整修、盖新房。

 

罗霓云说,公司发展离不开员工、种植户和客户的支持,开公司不能光想着赚钱,还要想着员工,想着客户,想着回报给当地,一起分享成果才有意义。“看到农户们慢慢地脱贫致富,看到他们忧郁眼神中渐渐展开的笑意。这,才是我横越数千里,来云南落户的最大成就!”(华夏经纬网10月13日讯 记者 李昕)

标签:台商台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