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治沙绿色“钥匙”走上国际舞台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0-09-29 10:31:35 | 来源: 新华社 |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图古日格嘎查,有这样一条路,路南黄沙漫漫,路北太阳能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像一片光的海洋,太阳能光伏板下种着甘草和玉米,走近还能听到家禽的叫声。
这是库布其沙漠生态太阳能光伏光热治沙发电综合示范项目的一景,该项目是库布其治沙模式的一个缩影。中国通过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和技术持续性创新“四轮驱动”,累计治沙6000多平方公里,带动当地超过10万名群众脱贫,既增绿又增收,既治沙又治贫,锻造治沙绿色“钥匙”。
位于库布其沙漠中的光伏发电基地(9月14日摄)。
多年来,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将中国库布其治沙模式向全球推广,并推动荒漠化治理人才交流合作,促进生态治理技术共享。
2013年9月,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一次缔约方大会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被作为实现全球防治荒漠化公约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平台写入大会决议。从2013年起,联合国环境署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连续三届参与主办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
2019年7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向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致贺信,赞赏中国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做出的贡献,指出库布其治沙模式能够为人类解决未来生态问题和贫困问题提供借鉴。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易卜拉欣·蒂奥在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库布其治沙模式成功之处在于当地政府、企业与农牧民形成的良好关系。他说:“我参观过世界上很多治沙项目,库布其治沙模式有其独特之处。”
获联合国“全球治沙领导者奖”的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曾四次走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方大会讲台。他表示,将通过联合国搭建的交流平台,把库布其治沙模式成功的经验、成果和技术分享给全世界的荒漠化地区,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与生态科技创新。
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银肯塔拉的防风固沙林(2018年7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十几年来,在联合国环境署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推动下,先后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2000多位政要、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公益环保人士来到库布其,交流治沙经验技术。
依托联合国平台,2011年库布其引进以色列节水农业技术和北美洲良种土豆,在改良的沙漠上种植近2万亩土豆,亩产达3.5吨,成为百事可乐、肯德基等公司绿色土豆供应基地。中国治沙核心技术也走出国门,在尼日利亚、摩洛哥、伊朗等国家进行试验,目前正在洽谈合作。
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银肯塔拉的防风固沙林(2018年7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联合国环境署以库布其为平台,对青少年进行荒漠化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2014年至2017年,联合国环境署连续在库布其沙漠举办青少年夏令营,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参观各类防风林、防沙带、种子基地和治沙设施,实地体验沙漠生态修复成果,了解修复过程,学习环境维度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新华社记者赵泽辉)
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当地群众在给沙柳浇水(2015年7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相关新闻
- 2020-08-11绿进沙退 生态改善 民众致富 “库布其治沙,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 2019-07-29两封贺信背后的绿色故事
- 2018-08-13三代人的《库布其时光相册》
- 2018-08-06库布其: 风沙变风景 沙子变金子
新闻推荐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
- 外交部:美方应停止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2025-01-16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5-01-16
- 总台春晚宣传片亮相中国驻里约总领馆新春招待会2025-01-16
- 新开发银行在华发行熊猫债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2025-01-16
- 中国将4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