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万米载人潜水器保障母船“探索二号”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0-09-25 15:51:43 | 来源: 央视网 |
央视网消息:自2002年以来我国诞生了“蛟龙”“深海勇士”等深海载人潜水器,当潜水器在千米级至数千米级深度自由探索时候,保障母船的全力支持尤其重要。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载人潜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号”。这是一艘水面支持装备实现全面国产化的科考船,它有哪些“独门绝技”?将来又能发挥哪些作用?我们一起来看。
在刚刚完成海试的“探索二号”船上,这套全国产化的布放回收系统尤其引人注意,它的负载能力为50吨,系统具备提升、变幅、止荡、补偿、对接缓冲、锁紧、拖曳等多种功能,以满足潜水器在复杂海况下的布放回收。
一套布放回收系统适用于两种潜水器的布放回收打破了世界深海领域的一对一的固定模式,但在研制过程中难处颇多。不同的潜水器会导致系统门架高度、摆动悬架装置高度、起吊缆与潜水器的匹配等各种因素的差异。
和“探索一号”相比,“探索二号”完成了吊放系统智能监控、适应性改装等方面的全面升级重点实现100吨级重型门架的研制,实现了完整的潜水器布放回收系统国产化研制。
其实,潜水器回收布放系统只是“探索二号”的一部分,早在2018年12月,“探索二号”就开始了母船和水面支持系统的同时改造。要在从未有过的船型上,既要实现科学家的需求,还要进行技术装备的研发,本身就很有挑战。
经过一年半的时间“探索二号”提前完成改造正式出厂。从大型A架及载人深潜器布放回收与转运装置到伸缩折臂吊、全海深地质、光电缆绞车的配备,再到水声通信、水声定位、多波束等深海声学设备的上船,“探索二号”船上14台套全国产化科考装备的增装,彻底摆脱了长期以来对欧美生产厂家水面支持装备的依赖。但在实现国产化的路上,无数次的试验必不可少。
在海上,特别是复杂海况条件下进行科考活动对船舶的安全性、操纵性、稳定性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二号”船还配备了两台艏侧推进器和两套全回转舵桨,在科考时既能精确保持船位状态又能灵活地实现自动导航和复杂目标跟踪。
相关新闻
- 2020-09-16海上发射!一箭九星!
- 2020-08-04北斗核心部件100%国产化 大部分智能手机支持
- 2020-09-21中国成功发射海洋二号C卫星
新闻推荐
- 上半年“成绩单”发布:看中国旅游的创新与突破2025-08-11
- 首批5个国家公园全部完成确权登记2025-08-11
- 见证胜利 不忘历史——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采访团走进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2025-08-11
- 金门暑期游升温 业者期待更多两岸交流2025-08-11
- 《南京照相馆》加拿大首映 观众深受触动2025-08-11
- “火出圈”的拉丁舞裁判,告诉你优雅的秘诀202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