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收获诗意时光

作者:陈在勋(青年画家)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火红的夏日悄然逝去,随着立秋节气的到来,大自然的脚步已经迈进了惬意的金秋。

 

立秋,收获诗意时光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中国画) 江宏伟

 

过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一叶知秋”的成语。“秋”字由“禾”与“火”组成,预示着稻谷的成熟,而立秋的到来正像一把火,为我们的周遭装点了许多暖色。黄色的银杏叶、火红的枫叶、橙色的橘子……大自然的“调色板”仿佛焕然一新,夏天的多姿多彩,在秋季里沉淀出了全新的样貌。

 

与一年中的其他节气一样,立秋也伴随着许多民风民俗。橙红的南瓜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像灯笼一样挂在藤梢,人们在院子里一边啃着西瓜,一边将楸叶剪成各式花样佩戴在头上,欢乐祥和的气氛充溢着作品《立秋》的画面。“戴楸叶是立秋节气的传统习俗,也是一代代人对秋天的美好记忆。”画家戴树良在创作此画时,以巧妙的构图设计和丰富的细节,在呈现“戴楸叶”“咬秋”等立秋习俗的同时,强调了画面的形式美感,透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立秋,收获诗意时光

 

秋凉(中国画) 宫丽

 

立秋后,早晚温度逐渐降低,吃凉的东西可能会对肠胃产生影响,因此,民间有在立秋这一天全家一起吃西瓜的习俗,称之为“啃秋”或“咬秋”。一些老人说,过了这一天,就不能再吃西瓜了。但刘向晖却用作品《立秋》告诉我们:“既然是最后一天吃西瓜,就要吃最大的那个!”这幅充满童趣和幻想的水彩插画,描绘了一个能与高山比肩的超级大西瓜,红色的瓜瓤如湖水一般充盈,小女孩儿坐在香甜的“湖边”垂钓,惬意而满足的笑容,是对夏日美好的回忆,也是对秋高气爽的期盼。

 

立秋,收获诗意时光

 

立秋(中国画) 王爱忠

 

唐德福的《山百合》是一幅长卷作品,描绘了立秋时节,重庆武陵山腹地,酉阳县车田乡勤劳持家的绣女们热火朝天的忙碌情景。“山百合是当地极有特色的产物,立秋前后开得最旺,因此也成为这幅作品里最重要的元素。”画家在创作手记中写道。画面中,随处可见的南瓜、鲜花都是节气的象征,穿插其间的人们化作斑斓的色块,点缀着乡村的美景。在唐德福看来,勤劳的绣女们就像立秋时节的山百合一样坚强地长在深山、开在深山,用她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一针一线绣出了一幅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丽生活画卷。

 

立秋,收获诗意时光

 

秋蕴(水彩画) 陈福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正如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秋词》中所写,秋天来了,万木凋零,难免让人悲叹,但在感慨时光流逝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欣赏秋季独有的美。

 

陈福春的《秋蕴》中,翠绿的荷叶上已显出斑驳的痕迹,两朵荷花矗立其中,白色的花瓣略显无力。画家在创作时,刻意让画面左半部分的荷叶与荷花呈现摇摇欲坠的倾斜之势,又在画面右方安排一支笔直的荷花阻挡来自左边的“压力”,以达平衡画面的效果。画面里,生命的活力似在衰退,但萧瑟的美感却在其间绽放。

 

立秋,收获诗意时光

 

立秋(中国画) 戴树良

 

杨名贵的《咏秋》将创作视角从一花一木拉远到了重峦叠嶂的开阔远景。画家以写意的笔触勾勒山石、河流,再细腻地描绘出山间的屋舍、树木。自然造化的雄奇与人间烟火的温情集于一画,壮阔的山川在朦胧秋意的滋润下也变得温婉、动人。

 

王爱忠在创作《立秋》时,舍弃了自然景物的固有色,以大面积黑白和简单的色调晕染画面。硬朗的山石与潺潺的溪流、挺拔的树木相映成趣,丝丝凉意混杂着落叶的淡淡味道扑面而来,彻底赶走了尚未完全消散的暑热。

 

立秋,收获诗意时光

 

山百合(中国画) 唐德福

 

立秋了,新月如钩,夜清如水,虽没有万紫千红,柳暗花明,但有雾的朦胧,露的清凉。秋风、秋叶、秋雨、秋月……在这个富有诗意的时刻,细细品尝最是宜人的自然,哦!秋天原来是这番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