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种田有啥不一样?带你去“大粮仓”看看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0-07-20 11:31:54 |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调研。对发展智慧农业,以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予以肯定,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出了要求。又一个丰收季节即将到来,记者再次来到建三江,用镜头全面呈现这个大粮仓里的小康生活奋斗史。
在北大荒农垦集团公司建三江分公司下辖的大兴农场,胡春光是个出了名的“装备控”,所有和种地相关的黑科技,他都忍不住要去认真了解一番,一旦看准,便会果断入手。
最新款的变量施肥插秧机,不仅能实现无人驾驶,还能自动测量土壤中的养分,从而使得水稻的长势趋于一致,不仅节约肥料,还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产量,为了应用这项设备,老胡此前还花了20多万元,对自家的农田进行了改造,从而满足新型机械的作业条件,
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和技术服务,让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从而也让57岁的种植户胡春光的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而在50多年前,对第一批建三江的开拓者而言,是生活选择了他们。
原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工会主席李怀存说:“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是军人的天职,让我们到北大荒来,当时我们心里也不太清楚,后来来到这儿才知道要开发这片荒原,要把这片沼泽地开垦出来。”
1966年,当26岁的转业军人李怀存来到北大荒时,地图上还没有建三江这个名字,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李怀存说:“当时是沼泽地,全是荒原,除了荒草就是水,冬天是大冰甸子,夏天是明水一片,再就是荒草,别的没什么。”
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的建三江,位于黑龙江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是人们俗称的“北大荒”的一部分。取名“建三江”,还寄托着开拓者们要将它改造成江南鱼米之乡的美好愿景。新中国建立后,这里便承担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让中国人吃饱饭的历史重任。不怕苦不怕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第一代开荒者身上留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7月的建三江,正处于一年中的田间管理季节,各种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在1200万亩的稻田间,进行施肥,控水,喷药等作业,等待着丰收季节的到来。第一代开荒者李怀存和他的战友们,也曾在多年前一次次守望过粮食的丰收季,因为农机设备匮乏,每一个丰收季的到来,都成为对劳动力的极限考验。
李怀存说:“当时国家不太富裕,东方红拖拉机54马力的,每个连队也就有一两台,但是一个连队要种几千亩地,上万亩地,靠那两台拖拉机远远不够,所以就得靠人工上,再加上畜牧,牛也要上,马也要上。”
据李怀存回忆,当初建三江七星农场3000多职工日夜奋战,每年大约能收获粮食1.6亿斤左右。如今七星农场已有职工4800多户,年均粮食总产量达14亿斤,耕地面积也由最初约30万亩扩大至122万亩,当年,田间地头依靠人工和牛马抢种抢收的景象,已经永远成为了历史。
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王伟说:“到目前为止全管局有38.3万农机具保有量,而且先进的机械化率达到99.3%,现在应用的变量施肥机,总共有81台,在全世界使用量占35%。”
在建三江,水稻种植面积最大,机械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当属七星农场。这里既是连年丰收的大粮仓,更是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智慧农业转型的样板。
通过数字平台对土壤数据实时分析,从而实现精准施肥;通过智能诊断系统对水稻叶子进行数字化监测,并将信息推送给种植户,种植户通过手机,就能对稻田实现一站式管理。科技化、智能化的产品和应用,在这个科技园区实验室诞生后,可以很快推广至田间地头。5G、人工智能甚至卫星遥感等前沿科技应用,已经在这里大显身手,并塑造着农业的未来。
王伟说:“我们又投入了1200万元,在6个农场当中进行了无人农场整个试验项目课题的开展,包括无人机作业,包括智能化插秧,包括卫星当中的平地,包括整个无人收割。”
数代人用汗水接力,让曾经一片荒芜的沼泽地变成了今天的大粮仓。自开发建设以来,建三江累计为国家生产粮食1.08亿吨,新一代建三江人的生活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化的不仅仅是生产生活方式,作为现代化大农业的一片热土,建三江依然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他们身上依然能看到第一代开拓者们,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精神基因,除此之外,还有着一颗用现代科学武装起来的大脑。38岁的赵光明每天穿梭于实验室和田间地头,他是建三江历史上第一位拥有博士头衔的农民。
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管理人员赵光明说:“我上学这两年,发现了还能够节省20%到30%的肥料,这就是我们在这里搞课题、搞项目研究的意义。”
2007年,中国农业大学土壤肥料专业硕士研究生赵光明,被导师派到建三江管理局的七星农场,在田间地头开始了他的硕士生涯。
下管理区,入田间,与种植户同吃同住,赵光明就这样完成了3年的硕士生涯,他所研究的水稻种植技术,更是直接帮助到了当地的农户。刘庆江就是在他的指导下,对水稻田进行科学有效的排水和施肥,产量明显提高。
2009年,赵光明放弃了出国继续深造的机会,毅然留在了七星农场。并随后在农场的支持下,考取了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与此同时,赵光明自己也承包了一块土地,在公关科研时做起了种植户,成为名副其实的博士农民。
结合农场生产实际和课题研究结果,赵光明科研团队摸索形成了一套寒地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的生产技术模式,可为种植户每亩增加水稻产量50公斤以上,应用推广面积超过50万亩。
博士毕业后的5年间,赵光明和他发起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者团队,走遍了七星农场的122万亩土地,培训农民超过5万人次。而放眼整个建三江,如今已经有1000多名科研工作者和大学生,分布在15个农场的研发中心和田间地头。建三江也不再只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大粮仓,更是绿色农业和优质大米的重要基地。
2015年,博士农民赵光明牵头组建了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当地种植户中发展社员52人,入社土地面积2.4万亩,并注册了两个大米商标。把建三江绿色安全的大米推广到更大的市场,让农户们的收入进一步增长。赵光明希望加入合作社的种植户们,不仅“种得好”,也能“卖得好”。
不过,对于赵光明和社员们来说,农业品牌建设之路还刚刚起步,现代化的市场营销手段他们也需要从头学习。而放眼整个建三江,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从当年满足温饱,到今天利用科技赋能,并顺应消费升级的转型之路,已经在徐徐展开。
王伟说:“建三江品牌和北大荒品牌企业生产,整个纳入物联网系统,实现产品可追溯。各个农场成立了15个产品营销中心,加大产品的营销,利用网上直播,经过网店、实体店综合运营,扩大产品的影响力。”
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之年,建三江1.24万平方公里的画卷上也将增添更多的亮色,那是更加智慧和集约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更绿色更优质的农产品,还有内涵越来越丰富,让人倍感珍惜的小康生活。
建三江管理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由于农时抓得紧,农户之间团结互助,再加上智慧化信息化的成功应用,建三江的农业生产并没有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受到损失,预计粮食产量和人均收入增长都能如期达到年度目标。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如今现代智慧农业的示范区,建三江的发展史,是全面小康从理念到现实的生动演绎。它的成功让人欣慰,而它的明天值得期待。
相关新闻
- 2020-07-20福建中洋村:“两岸花生节”共话乡村振兴
- 2020-07-08采摘、搬运,一派丰收景象!新疆呼图壁辣椒丰收
- 2020-06-29促进农业生产,共同维护粮食安全
- 2020-06-23花果山没有“美猴王” 却有个“疯狂农庄”
新闻推荐
- 埃及中国问题专家:春节是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2025-01-20
- 亚冬会火种采集“以冰燃火”难点是啥、怎样实现的?2025-01-20
- 台湾各界:期盼已久,热烈欢迎2025-01-20
- 厦金“小三通”航线每日往返班次增加至24个班次2025-01-20
- 世界各地蛇年生肖邮票“上新” 你最pick哪一款?2025-01-20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