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非遗购物节来了,线上线下一起淘“非遗宝藏”
编辑: 张旭 | 时间: 2020-06-15 10:29:58 | 来源: 解放日报 |
2020上海“非遗购物节”6月13日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开幕,上海市非遗协会“非遗宝藏”淘宝店以及非遗衍生品营销中心线上线下同时开门营业。“非遗宝藏”已经通过工商部门注册,将成为本市非遗产品的统一销售平台,首批加入的有20多个非遗项目单位,共50多款产品。
非遗进入生产性保护阶段
非遗传承人的手艺如何转化为符合现代生活和审美的产品,为现代人所接受,融入现代生活,让传承人得以靠手艺很好地生存下去,这是当前非遗传承所面临的问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高春明介绍,我国非遗保护正在从抢救性保护进入生产性保护阶段,疫情发生以来,更凸显其重要性。
此前协会曾去日本调研,让高春明印象深刻的是,很多日本非遗都是百年老店,售价不菲,但仍然有销路。“不能只是对非遗抢救性保护,一定要通过政策法规和新的理念,让我们的传承人能够自我造血。这些传承人平均年龄60多岁,核心能力在手艺,营销和包装是薄弱点,协会正好弥补他们的不足,打造一支年轻专业的团队,让大家加盟,整体运作。”
为此,上海市非遗协会联手抖音、淘宝等主流电商平台,联合多家项目单位共同打造“非遗宝藏”整体品牌。一些产品策划、营销的会员单位,为这些非遗传承人的产品进行定位、策划、设计、营销。“你”负责传承手艺,“我”负责策划产品推广销售。专业人做专业事,用“抱团”的传承推广方式,探索一条新的生产性传承之路。
非遗宝藏淘宝店已上线20多个非遗项目单位的50多款产品,这些产品从上海具有非遗生产能力的200个项目中精选出10%,未来将不断扩大。其中不乏上万元、几十万元的非遗珍宝,也有香囊、绒线编织等几十元的亲民产品。老凤祥的饰品、恒源祥的绒绣、曹素功笔墨、雍荷堂沉香等同样亮相非遗衍生品营销中心,供大众挑选。
既然做了线上淘宝,为什么还要做线下体验中心?“非遗产品很多还是需要线下体验,比如香类,网上描述得怎样天花乱坠,消费者不亲自去闻一闻龙涎香、麝香,还是无从着手。”高春明说。
为了找实体店,协会花了两年时间。高春明坦言,曾经有一家老牌百货公司来找他,愿意免费辟出400平方米的空间供其使用,但想了想还是拒绝了。“我们不想非遗隔壁的摊位在卖牛仔裤,这不适合。”最终,店铺选址古宜路85号,紧邻群众艺术馆。尽管不到一百平方米,螺蛳壳里做道场,还是专门辟出了一个非遗培训空间,一张长桌,几把椅子,可以请传承人现场讲解笔墨工艺、香囊制作、插花、香料鉴别等,让大众有更多体验和亲近非遗的机会。6月13日,一场抖音直播也在这里举行,在线上进一步推广非遗文化。
一口百宝箱19种非遗
明代白话小说《警世通言》中,记载了家喻户晓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在非遗宝藏店铺现场,也摆着两款百宝箱。设计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包天伟介绍,这两款百宝木箱的设计思路分别源于传统盝顶式官皮箱和三撞式提盒。盝顶借鉴传统建筑屋顶的结构造型,这种官皮箱最早是古代官员上任时存放公文用的,后来演变为大户人家女儿出嫁时放首饰的梳妆盒,杜十娘“怒沉”的就是这一种百宝箱。三撞式提盒最早用来装食物,后来也装金银首饰,宫里的娘娘们就会使用这种提盒。两款百宝箱以交趾黄檀(大红酸枝)和赞比亚紫檀为材,运用无缝榫卯技艺和古法生漆技艺,结构精巧严密,表面光滑细腻,令人爱不释手。
现在,百宝箱里装满了非遗产品,高春明拉开一口三层百宝箱向记者展示,里面足足装了19种非遗。一层收纳茶具,一层内含香料和品香用品、中药香囊等,一层则有艾灸、刮痧用具等,它们都和健康、品质生活相关,也让这只箱子成为一个集结了明清家具制作技艺、红木雕刻、陶瓷烧制、锦缎织造、沉香窖制、茶叶烘炒以及艾灸保健等非遗技艺为一体的非遗衍生品。
“这种产品一个传承人做不起来,我们做红娘,给19个人牵线搭桥,各种作品集中整合在这里,抱团销售。”高春明说。两口百宝箱售价都超过3万元,他介绍,该价格也包含箱子里的非遗产品,会根据成品对每个非遗传承人进行分成。未来,非遗宝藏也会推出简化版百宝箱,价格更为亲民的竹篮百宝箱等,箱中的“百宝”也会有不同的搭配,比如文房四宝百宝箱等。随着产品的不断研发,将有多种款式、形象、材料的百宝箱供市民挑选。
当天的云上“非遗购物节”,线上线下联动,线上牵手阿里、京东、拼多多、美团、东家、东方网、抖音、快手、文化上海云等平台开展直播互动销售等活动。上海16个区、百余家适合开展销售活动的保护单位、三十多家中华老字号、上海老字号、8所研培高校、多个文创企业和传承人都将积极参与其中。目前,活动已汇集近300家非遗线上店铺、上万款非遗主题产品,产品涉及传统工艺、非遗美食和非遗文创等门类,其中70多家店铺来自云南、贵州遵义等对口帮扶地区,助力非遗网络扶贫。同时,全市各区线下店铺150余家参与,线下活动50余场。
业内人士表示,这场非遗盛事不仅让文化商品消费市场为之一热,对非遗产品的市场规模化、集约化、普及化也影响深远。“非遗宝藏”将更深入更全面地助力各非遗传承人寻找到市场突破口,共同创造上海非遗文化产品市场的辉煌。
云上非遗邀请大众参与
文化上海云上当天启动 “云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通过云展、云演、云讲、云售、云游等多种方式进行了非遗和文物大盘点。600余项资源,通过“我与非遗面对面”、“专家带你赏文物”、“跟着非遗游上海”、“建筑可阅读”、“影像上海 文化传承”、“非遗购物节”等频道,让市民全方位了解上海的非遗、文物,学门非遗手艺,与非遗传承人“见屏如面”,听一听文物背后的故事。200多位非遗传承人相聚在抖音,与文化传承保护单位共同发起“#dou是文化守沪人”和“建筑可阅读”话题,邀请大众参与。
本市各区也推出了各种线上非遗活动,拓宽在线文旅融合“新体验”。比如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推出“文‘遗’静安·非‘尝’之旅——主播带你玩转静安非遗”活动。主播上午来到拥有75年历史的王家沙总店,品尝虾仁小馄饨、蟹粉小笼等特色早点,参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传习所;中午时分来到绿杨村酒家,品尝了解川扬菜点制作技艺的特色;吃过午饭,主播来到陕西北路老字号一条街,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来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鸿翔女装制作工艺门店,了解鸿翔的历史……活动全程由“一直播”平台“玩转星球”直播,让全国各地的朋友在线参与体验了静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黄浦区为市民精心设计的非遗云旅游,由主播带领观众以“新天地”、“大世界”、“福州路”、“南京路步行街”、“豫园”为主线,涵盖14个非遗项目的“非遗发现之旅”。引导市民在线下游中体验非遗,来一段品、学、游、乐、购的非遗之旅。围绕全市“非遗发现之旅”、“寻宝主题馆”2大主题,云上遗产日推出10条线路、4个展馆,以主持和嘉宾导览、观众“第一视角”沉浸式短视频形式,探索不一样的传统文化旅游体验。
闵行区今年也首次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搬上云端,让大众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享受非遗大餐。“闵行非遗老闹猛”采用现在最火的直播形式,区文旅局领导带市民一同闻香、赏乐、品糕,根据直播提示购买,即可拥有同款非遗产品。“闵行非遗腔势足”集中展示闵行非遗风采,由非遗穿针引线带大众领略闵行美景。“闵行非遗好白相”中,开设易学易做的云端课堂,市民朋友“宅”在家中便能学习香囊、剪纸、面塑、太极拳等项目技能,完成学习后还可上传学习成果,有机会赢取精美礼品一份。“闵行非遗看阿拉”汇集全区14个镇、街道(工业区)近年来非遗保护成果,通过点赞、转发可以为自己所喜爱的地方加油鼓劲。
此外,60集《海派百工》4K非遗微电影已全部拍摄完毕,这是一部传统文化的传承日志,带领市民共同探寻上海城市生活中共通的非遗“密码”。在遗产日前夕该片正式登陆B站刚开通的4K频道连载,每周五更新,引来无数年轻人“追剧”,B站评分达到9.6。
网友“叫我街文Lee”评论说:“年轻的我们被包围在物欲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之中,那些需要长时间沉淀和坚持的事物变得弥足珍贵。”不少年轻人感到“震惊”与“惊叹”,称这部片子让他们反思自身的文化。这就是传统文化在非遗上展现的魅力。
本文图片:蒋迪雯 摄
新闻推荐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
- 外交部:美方应停止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2025-01-16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5-01-16
- 总台春晚宣传片亮相中国驻里约总领馆新春招待会2025-01-16
- 新开发银行在华发行熊猫债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2025-01-16
- 中国将4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