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卫东:炮击金门的当代启示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20-06-10 10:36:08 | 来源: 环球网 |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愈益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和最大乱源,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严重挑战祖国大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底线。针对两岸关系严峻复杂的形势,5月29日,中央台办和全国人大法工委隆重召开《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5周年座谈会,向海内外发出“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坚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强烈信号。当晚,为了回顾历史,启迪今天,昭示未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记忆》栏目重磅推出十集大型文献纪录片《一九五八炮击金门》,首次深度、全面、权威披露炮击金门这一军事行动的历史内幕,展现60多年前蒋介石集团“反攻大陆”计划遭到重挫、美国“划峡而治”图谋宣告失败,海峡两岸形成“一个中国”的默契过程,彰显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祖国终将统一的历史必然。
据了解,《国家记忆》是一档以重大党史、国史、军史为内容的央视品牌栏目,该栏目历时两年完成该系列的拍摄制作,该片以1958年8月23日大陆炮击金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叙事主线,从“炮击金门的国际国内背景”、“对美外交斗争”、“中央决策内幕”、“解放军三军调兵遣将”、“炮击金门作战过程”等方面,对炮击金门进行了深度剖析,全方位、全景式地展现了炮击金门这一军事行动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节目播出后,社会各界反响热烈,海内外观众乃至专家学者也就此发表不少评论,作为一名长期研究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的学者,笔者也不揣浅陋谈谈炮击金门的当代启示。
启示一:统一目标坚定不移,统一手段操之在我
两岸关系70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完成国家的最终统一便成为中国政府始终不渝的政治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大陆都会综合运用一切必要手段排除万难去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目标。炮击金门作为国共内战的延续,尽管炮击有诸多复杂的国内外背景和不断变化的政治军事目标,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中国政府不断追求国家最终统一过程中的特殊阶段和特殊方式,核心是为了统一,这是大陆炮击金门军事斗争的基本性质所在,并非一些论者所说的属于国际危机管理的模式。
中国统一目标的唯一性决定统一方式和手段的多样性,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怀疑大陆谋求国家完全统一的坚强决心和坚定意志。金门炮战期间展现出的错综复杂的两岸对抗、中美较量与美蒋冲突,以及三方政治军事与外交和谈交织在一起的各种矛盾斗争,归根结蒂都是围绕要不要实现统一、如何实现统一这一目标展开的。正是为了统一,毛泽东等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盱衡国内外形势,适时将统一台湾的设想从先夺取沿海岛屿再解放台湾的“两步走”战略,调整为让台、澎、金、马留在蒋手中、未来“一揽子解决”的方针,从而粉粹了美国“划峡而治”隔离两岸的图谋;为了实现统一,大陆对金门的炮击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展开,“打打停停”、“边打边谈”、“打而不登、封而不死”、“单日打双日不打”,这一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不仅彰显了大陆牢牢掌握着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也表明大陆综合运用和平方式和非和平方式推进统一的灵活性。即使对于美国军舰的护航,周恩来总理也严正警告,“如果把战争强加在中国人民的头上,美国政府必须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1958年10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起草、以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清晰地勾勒出祖国大陆对待统一问题的基本立场,即,“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你们与我们之间的战争,三十年了,尚未结束,这是不好的。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当然,再打三十年,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是终究以早日和平解决较为妥善。何去何从,请你们酌定。”可以说,炮击金门的丰富实践为中央对台大政方针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奠定了基础。和平统一是最佳方式,军事手段是遏制分裂、推进统一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在炮击金门62年后的今天,台海地区的反“台独”、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面对岛内外“台独”分裂势力不断挑衅统一底线、挑战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行为,全体中华儿女必须团结起来,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必须用好用足《反分裂国家法》这把“达摩克利斯剑”,充分发挥该法在遏“独”促统方面的重大积极作用,并针对台海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地推进《反分裂国家法》实施和完善,一旦有事,按照该法的有关规定,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坚决粉碎“台独”分裂图谋,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启示二:两岸共同捍卫一中坚决排除外部势力的干涉
1949年之后,若不是因为美国的“扶蒋”政策和朝鲜战争,台湾早就被解放了。可以说,没有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就没有台湾问题,美国对台湾问题的产生、发展乃至久拖未决一直扮演着十分消极的角色,是中国统一最大的外部障碍。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国共内战的原因,蒋介石并不甘心在大陆的失败,企图援引美国的支持“反攻大陆”,国民党的“反共复国”政策为美干涉中国内政提供了空间;美国从遏制共产主义和美苏对抗的战略出发敌视遏制新中国,并基于自身战略利益的需要,阻挠中国解放台湾和澎湖。美蒋各有所需、相互利用,但在对待金门、马祖这些沿海岛屿上存在着重大矛盾。美国企图分离大陆和台湾,不愿意为协防金马等外岛打仗;而蒋介石则视外岛为战略支点,作为反攻大陆的跳板和防卫台澎的屏障,在法统上增强“反共复国”的信念和决心。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看清了美蒋之间各有盘算,明确指出炮击金门“直接对蒋,间接对美”。炮击开始后,美国的反应十分嚣张,鼓噪武装干涉,对此,中国毫不示弱地作出了强烈反应,即使美舰参加护航,解放军也照打不误,护航的美舰因此逃之夭夭。美国务卿杜勒斯的声明讲话表明,美国的意图是,迫使蒋撤退金马驻军,实行金马“中立化”,台海两岸“划峡而治”,以实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谋略。对此,蒋介石坚决反对,公开表示对杜勒斯的声明“并无接受的义务。”在此情况下,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决定不攻占金、马,让金马守军能够生存下去,促其守而不撤。周恩来后来解释说,“使台、澎、金、马仍留在蒋手里,不使之完全落到美国人手里。”“蒋介石也不赞成美国的做法,一方面是怕影响蒋军的士气,另一方面也不愿意完全受美国控制。我们和蒋找到了共同点,可以联合起来,一致反对美国。”在10月6日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大陆再一次呼吁,“台、澎、金、马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另一个国家。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这一点也是你们同意的,见之于你们领导人的文告。”“美国人总是要走的,不走是不行的。”自此以后,金门炮战逐渐演变成象征性的,只打沙滩不打工事,逢年过节也停止炮击。由于国共的“默契配合”,两岸共同维护了“一个中国”的局面。
金门炮战的历史昭示,美国扶持台湾从来都是从自身的国家利益出发的,一旦不符合美国的战略或危及美国的利益,台湾的命运就像杜勒斯抛弃金马、护航美舰迅速逃跑一样。台湾作为美国“以台制华”的棋子和工具,依靠美国是靠不住的。当前民进党当局加紧“联美抗中”,挟洋自重,惟命是从,其结果也终究改变不了被美国抛弃的宿命。另一方面,兄弟阋墙外御其侮,只要海峡两岸在坚持和维护一个中国这一大是大非原则问题上能够形成共识、联手合作,外部势力插手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就不可能实现。毛泽东将金马留在蒋手中,既是对蒋介石坚持“一个中国”立场的鼓励和支持,也是反对美国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图谋。
启示三:推进统一需要大战略、大气魄、大智慧
炮击金门不仅是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也是在政治、外交上的重大斗争,各种因素、各种矛盾犬牙交错,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台海两岸进行激烈较量的同时,中美两国之间,美国与台湾当局之间,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展开了多方面的博弈,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共领导集体,以高超的政治军事领导艺术和坚定灵活的斗争策略,始终掌握着斗争的主动权,推动台湾问题朝着有利于统一的方向发展。
60多年后的今天,世界正处在百年未遇的大变局中,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国际权力格局脱序、逆全球化声浪升高;中美战略博弈加剧,特朗普政府加大对中国的全方位遏制,美国操弄“以台制华”的力度增强,中美关系正处在尼克松访华以来最为糟糕的阶段;台湾政局由于蔡英文连任,民进党鼓动“反中抗统谋独”。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台海局势远超炮击金门时的尖锐复杂局面,这一新态势、新格局正在深刻地冲击着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大业。新时代、新形势呼唤对台大战略、大气魄、大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历史规律和两岸关系发展经验,形成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有力地推进了祖国和平统一进程。2019年1月2日,习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立足新时代,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大政策主张。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方向明确,富有创意,贯穿着历史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既体现中央对台大政方针一以贯之的继承性,又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是指引新时代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祖国大陆推进中国统一的大战略、大智慧和大气魄。
当前,对台工作与统一大业面临十分复杂的形势和严峻挑战,我们必须要学习炮击金门时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洞察形势、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精准发力的战略远见和高超的斗争艺术,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台海局势的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向,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月2日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保持战略自信、战略定力和战略耐心,与时俱进地调整对台工作的策略与部署,灵活运用软硬两手,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坚决防范和化解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全力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大局,全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继续朝着祖国统一的方向前进。
60年弹指一挥间,昔日的金门已由战地前线变为两岸和平的桥梁,这一沧桑巨变深刻昭示着中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两岸关系70载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相关新闻
- 2020-06-10两岸和平统一的“压舱石”——《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5周年启示
- 2020-06-10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黄埔军校同学会举办纪念《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5周年座谈会
- 2020-06-09《反分裂国家法》15周年,怎样震慑“台独”分子?
- 2020-06-08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新闻推荐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
- 外交部:美方应停止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2025-01-16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5-01-16
- 总台春晚宣传片亮相中国驻里约总领馆新春招待会2025-01-16
- 新开发银行在华发行熊猫债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2025-01-16
- 中国将4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