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11条措施”为台商在大陆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海峡飞虹消息(记者马晓叶)5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台办等十部门联合出台助力台企“11条措施”,台商圈对此一片叫好声。他们纷纷表示,这些措施是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和复工复产的及时雨,将为台商在大陆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推动力。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相关业务司局15日以视频会议形式,共同举办助力台企“11条”暨台商参与新基建政策说明会。

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相关业务司局15日以视频会议形式,共同举办助力台企“11条”暨台商参与新基建政策说明会。

“11条措施”的主要内容包括,持续帮扶台资企业复工复产、统筹协调推进重大台资项目、积极支持台资企业增资扩产、促进台资企业参与新型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台资企业稳外贸、有效引导台资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强化金融支持台资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1条助台政策

沈阳市台商协会副秘书长罗鼎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认真研读了“11条措施”,感觉每一条的内容都非常充实和具体,照顾到了各个行业的大中小型台资企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十部委还要求各地台办和涉台单位积极落实“11条措施”,不能懒政,所以,他和众多的台资企业都很感动,也满怀期待。

 

罗鼎钧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他身边的沈阳市台商最关心的就是有关金融贷款问题,现在台商们看到“11条措施”中的第九条就是这方面的内容,即“强化金融支持台资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其中,还要求国有控股小额金融贷款公司和地方金融组织必须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满足台资企业差异化的金融需求。这个内容给沈阳市的台商增强了解决资金流中断问题的信心。

 

罗鼎钧说,从2018年国台办联合各部委推出了惠台“31条措施”,到2019年出台了更进一步的惠台“26条措施”,大陆切切实实给了台胞台企同等待遇,让大家看到了大陆对待台胞的诚意和真心。今年在抗击疫情的大背景下,大陆又推出了惠台“11条措施”,帮助台商台企解难事、办实事,助力广大台商台企应对疫情和复工复产,给了处于不安和焦虑情绪中的台商台企一颗“定心丸”。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华灿工场·成都空间一角(图片来源:四川省台办)

华灿工场·成都空间一角(图片来源:四川省台办)

“华灿工场双创平台”是两岸在西南地区合办的最大的双创平台。平台合伙人兼总经理李伟国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仍然坚持在四川成都打理平台业务。他说,台资企业如果能够运用“互联网+”电商模式深耕扩展大陆的内需市场,将有助于台企转型升级,加速发展步伐。

 

扎根大陆发展了二十年的台商杜旺龙告诉记者,大陆“这些政策的发布,让台商无不感到大陆始终不变地、时时关心台资企业在大陆的生存与发展,体现了大陆对台湾同胞‘两岸一家亲’的情怀。希望台商抓住机遇,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唐永红:“11条措施”的意义与作用

2020-05-22

唐永红:“11条措施”的意义与作用

 

唐永红(资料图)

 

2020年5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台办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应对疫情统筹做好支持台资企业发展和推进台资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11条措施”)。“11条措施”包括持续帮扶台资企业复工复产、统筹协调推进重大台资项目、积极支持台资企业增资扩产、促进台资企业参与新型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台资企业稳外贸、有效引导台资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全面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强化金融支持台资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充分保障台资项目合理用地需求、有力支持台资中小企业发展、主动做好台资企业服务工作等11个方面。

 

从内容上看,“11条措施”不仅着力协助在大陆的台商台企尽快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应对疫情的同时尽快复工复产,而且所提出的“统筹协调推进重大台资项目”、“促进台资企业参与新型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显然是在进一步赋予台商台企以同等待遇,将为在大陆的台商台企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有助于台商台企在大陆进一步投资兴业,参与到大陆经济的新一轮建设与发展中,实现更好更大的发展。

 

特别是,“11条措施”中明确提出“支持台资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与大陆企业共同研发、共建标准、共创品牌、共拓市场,以多种形式参与大陆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研发、生产和建设。对台资企业和台湾高端人才从事新型基础设施相关的集成电路、工业软件、信息系统等,提供与大陆企业和同胞同等待遇。”这在提供台胞台企在上述领域的投资机会与发展机会的同时,将促进上述领域的台胞台企与大陆民众、大陆企业在大陆融合发展。

 

此外,“11条措施”还提出保障台资项目合理用地需求、支持台资企业稳外贸并拓展内销市场、强化金融支持、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做好台资企业服务工作。这些措施显然直接针对大陆台商台企当前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助力台商台企应对在要素取得、产品销售、资金周转、税费成本、复工复产等各方面的困难与挑战,助力其转型发展。

 

“11条措施”的出台,引起海峡两岸的广泛关注。众所周知,当前的国际情势及台海形势都异常复杂与严峻。海峡两岸以及海内外华人都在密切关注两岸当局的政策走向。事实上,中国大陆正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并努力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以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在统筹协调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千头万绪的工作中,中国大陆及时出台“11条措施”,表明大陆政府时刻心系大陆台商台企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两岸一家亲”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的重要思想。

 

总之,旨在贯彻落实中国大陆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落细落实《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31条措施”)和《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26条措施”) 的“11条措施”,将有助于消除部分台商台企的不安和疑虑,有助于增加台商台企在大陆发展的机会和信心,在支持台商台企事业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台商台企在大陆融合发展。(作者 唐永红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展开全文

助力台企“11条”诚意满满 台商在新基建大潮中可与祖国同频共振

2020-05-22

近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个部委以视频会议形式,共同举办助力台企“11条”暨台商参与新基建政策说明会,帮助台商台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推进复工复产,与大陆企业一同投身新基建大潮。会议通过云科技的运用,使各地台商台企代表能够在同一时间、不同地区,共同参与到新基建相关话题的讨论,在复工复产和新基建浪潮中紧跟形势,与国家战略部署同频共振。

 

今年以来,作为稳增长、培育新动能的重要力量,“新基建”备受关注,中央层面多次作出部署。4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要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加快传统基础设施和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4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和消费升级。

 

在地方层面上,已有20多个省份推出总额数万亿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仅最近一个月,就有上海、江苏、重庆、山东、云南等省份和广州等城市规划一批“新基建”项目,这些项目大多瞄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民间投资力量正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多个重点领域加快集结脚步。

 

可以说,“新基建”从概念兴起到进入国家顶层设计,已一跃成为刺激经济复苏背景下的政策“新风口”,成为大陆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这样的重要关口,向广大台企台商开放新基建的广阔商机,祖国的用心可谓“诚意满满”。这次由国家十部委出台的助力台企“11条”措施明确提出,促进台资企业参与新型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台企以多种形式参与大陆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研发、生产和建设。

 

各地台商也纷纷行动起来,希望借助力台企“11条”的东风,做出更大作为。

 

在福建,据厦门广电报道,5G建设带动基站以及智能终端设备需求量增长,在闽的散热器件行业迎来了市场的春天。石墨烯的散热特性好,应用领域广泛,成为5G行业的宠儿。

 

台企奈福电子复工复产以来,已接了不少订单。这次出台的助力台企“11条”鼓励台企参与5G建设等大型新基建,且将对台企全面落实税费减免。奈福电子企业负责人表示,这些机遇和政策优惠,让他们对布局5G业务更有把握,目前正加大投入,扩充相关生产线。

 

“我们公司非常及时地反应,把这些石墨烯的技术,运用在5G零配件上。把这些零配件原来遇到的散热议题,有效地去解决,让产业本身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厦门奈福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锦裕表示,“我觉得(助力台企“11条”)相当地务实,相当地好,能让台胞台企在这个节点上参与,做出我们的贡献。” 

 

在台资企业裕兴螺丝公司的车间内,工人们已全面复工复产。他们新开发的0.6毫米高精密螺丝,将投用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新发布的"11条"措施提出,促进台资企业参与新型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这意味着他们公司生产的小螺丝将撬动更广阔的基建市场。据报道,裕兴螺丝已深耕厦门市场21年,目标是成为大陆一流的固件供应商。

 

裕兴螺丝(厦门)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应翔表示,新基建正日益成为大陆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新发布的11条措施,为他们在大陆发展开辟了新空间,也他们的梦想更进一步。

 

“11条措施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螺丝的运用是十分广大的,从一些人工智能,甚至到建筑铁路,大到航天,属于我们紧固件的范围之内,可以应用在5G及人工智能上面。我们也可以服务,政府所推行的基建项目中。” 黄应翔说。

 

视线离开福建,来到浙江。浙江也正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将超前布局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据悉,浙江今年将重点启动20个大型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建成5万个5G基站。

 

此背景下,作为新基建配套行业,台商蔡正雄的不锈钢制品企业,“5月份便已完成了今年上半年的生产目标。” 据蔡正雄介绍,目前杭州亚运会相关项目工程也在加紧施工,仍存在大量行业需求和机遇。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不少台商提出了广大中小台商企业参与新基建,“存在一定的困难”。

 

“新基建往往是大项目,时间跨度长,所需资金多,中小企业很难参与,也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来维持运转。”台商龙海苏说。

 

困难与机遇并存。对此,浙江省台办副主任周晁利表示,台商台企要学会“抱团取暖”。 “一方面台企之间要抱团,另一方面台企要跟大陆企业抱团。比如一个企业接到新基建订单,产业链上的多家企业可以协同参与,一起把蛋糕做大。”

 

周晁利认为,新基建项目中龙头企业很重要,但不是一家企业能完成。“广大台企要跟着新基建步伐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合适的机遇,顺应市场需求主动转型。”(华夏经纬网5月20日讯 记者李昕)

展开全文

“11条措施”让台商吃了“定心丸”

2020-05-19

5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台办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应对疫情统筹做好支持台资企业发展和推进台资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11条措施”),该“11条措施”在应对疫情条件下助力台资企业发展,这是进一步落细落实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条措施”和“26条措施”。该“11条措施”主要从帮扶台资企业复工复产、统筹协调推进重大台资项目、积极支持台资企业增资扩产、促进台资企业参与新型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台资企业稳外贸、有效引导台资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全面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强化金融支持台资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充分保障台资项目合理用地需求、有力支持台资中小企业发展、主动做好台资企业服务工作等方面帮助台企发展。

 

“11条措施”是中国大陆为更好地帮助在大陆的台商台企尽快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助力广大台商台企应对疫情和复工复产,为台商台企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同等待遇,对台商台企在大陆投资兴业给予更有力支持,促进台商台企取得更好发展。大陆再次出台的“11条措施”,充分体现了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对台工作中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的重要思想,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对台胞台企的服务的力度,给广大台商继续在大陆发展吃了一个的“定心丸”。

 

台湾《中国时报》发文指出,这“11条措施”让台商圈一片叫好,认为内容干货满满,实用性强,不含吹嘘水分,切中要害,对疫情下急需复工的台企带来很大帮助,也对台商持续扩大投资提供很好的诱因。

 

台湾ETtoday新闻云报道称,新基建是大陆下一波国家重大战略投资的主要方向;稳外贸、拓内销中的跨境电商、紧抓“互联网+”机遇等,均为大陆在疫情后重点推进的产业转型方向。另在支持台商增资扩产方面,更以暂缓交税等手段,巩固台商留在大陆,持续扩大投资。

 

全国台企联会长李政宏表示,在疫情和两岸目前形势下,助力台企“11条措施”代表大陆重视台商、支持台企的决心。措施中干货不少,尤其税费减免,让许多台商可以“缓口气”。新基建是大陆未来建设重点,“11条措施”希望扩大台商参与,且鼓励台湾高端人才从事集成电路、工业软件、信息系统等领域,这会是下阶段台商在大陆获得飞跃发展的机会。

 

福建省漳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林伯彦表示,这“11条措施”让台企有了更多的信心和机会,消除了部分台商感到的不安和疑虑。

 

澳门台商联谊会会长简廷在表示,“11条措施”能在疫情后带动两岸经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协助经济快速复苏。

 

在防控疫情当前,大陆想台胞台企之所想,急台胞台企之所急,为台胞台企解决在疫情时期的发展难题,积极引导支持台企转型升级,帮助台商台企缓解和解决供应链、资金周转、物流、订单履约、外地员工返岗等各种难题,真正为台商台企解难事、办实事。“11条措施”更是为台商台企发展着想,帮助台商台企克服当前困难,参与到中国大陆新一轮强劲的发展中,实现企业更好更大的发展。

 

反观民进党当局在大陆暴发疫情时不但不伸出援手,反而是恶语相向,落井下石,大搞分裂,并借机“以疫谋独”,恶意攻击世卫组织,刻意刁难滞留湖北台胞,把他们当作“人质”要挟大陆,大打“台独牌”,不断制造两岸民意对立,等等,民进党如此这般无德恶劣的表演,让大陆同胞感到无比愤怒,使原本冰冷的两岸关系雪上加霜。

 

比较大陆与民进党当局对待台胞的方式,就能看出谁在为台胞着想为台胞服务,谁真心在为台胞解决实际困难。大陆把台胞当作一家人,与大陆同胞一样对待,而民进党当局却把台胞当作“人质”,区别对待。是非自有曲直,公道自在人心。蔡英文现在仍顶着800多万张选票的光环,自傲自大,根本不把民众放在眼中。对来自不同的声音和意见,一概打压,发动网军攻击。

 

常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此狂妄自大视民如草芥的民进党当局,终将被民众所抛弃;如此在“台独”道路上“走钢丝”挑战一个中国底线的民进党当局,也必将走向灭亡。言未央 (评论员)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展开全文

患难见人心!大陆“11条”助台企克服疫情困难,共享机遇

2020-05-18

正当大陆的台资企业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遭遇困境时,大陆方面不仅向台企伸出援手,还大派定心丸,与台商台胞共享发展机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台办等十个部门15日联合出台11条助力台企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台商台企克服当前困难,实现更好更大发展。

 

香港大公网16日发表朱穗怡的评论文章说,这是继2018年《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31条措施”)和2019年《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26条措施”)后,大陆颁布的又一项惠及台企的重要政策。这几年两岸关系虽然因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而陷入僵局,但大陆方面为台企台胞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诚意和善意从未改变。

 

相较于之前的“31条”和“26条”,这“11条”有何不同?“31条”和“26条”的内容涵盖台企和台胞,而“11条”则着重台企。

 

由于今年以来海内外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经济,不少企业营运困难,“11条”的 第1、8、9、10、11条都有关于协助台企复工复产的措施,包括:协助解决台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供应链协同、达产等方面困难,确保台资企业同等享有中央和地方出台的各类援企稳岗政策;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台资企业提供优惠的金融服务;积极帮助台资中小企业解决受疫情影响造成的合同履行、劳动关系等法律问题。

 

其实,这几个月大陆各省市已出台多项政策协助台商台企复工复产转产。初期台企因防疫物资不足而无法复工,当地台办主动协调,帮助台企采购口罩、人体测温仪等,使台企在做好防疫措施的情况下顺利复工。当台企出现资金问题时,当地省市政府从贷款额度、利率、担保、期限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当台资农业园因疫情而招不到充足人手时,当地政府协调人手进行采摘,把农园损失减至最低。在台商台企和各地台办的共同努力下,大陆各地规模以上制造业台企均已复工复产。但由于疫情仍没结束,大陆将持续帮扶台资企业复工复产,而“11条”就是把这些帮扶措施规范化,便于台企业了解和运用。

 

此外,“11条”还提到“促进台资企业参与新型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台资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与大陆企业共同研发、共建标准、共创品牌、共拓市场,以多种形式参与大陆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研发、生产和建设。”虽然“31条”和“26条”也有提及相关内容,但这次“11条”的内容更为详细和系统。

 

有经济学者指出,受国内外复杂因素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在加大。发挥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不可能再用过去依靠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办法,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和举措。而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离不开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强力支撑。由此可见,“新基建”在中国大陆有庞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多年来大陆方面关怀台商台企始终如一,不论两岸关系是风和日丽、还是狂风暴雨,大陆都把台商台胞当作一家人。中国大陆多次强调,率先与台湾同胞共享大陆发展机遇。从“31条措施”、“26条措施”到如今“11条措施”,中国大陆初心未改。

展开全文

助力台企“11条措施”出台,将成台企在陆发展新机遇

2020-05-18

5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台办等十部门联合印发通知,从11个方面对台资企业应对疫情、复工复产和投资发展进行了支持。有专家表示,这11个方面的措施将成为台企在大陆进一步发展壮大、再上新台阶的重大历史机遇,同时也体现出大陆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方向。

 

“11条措施”的发布,对和大陆企业一样面临疫情挑战的台资企业,可谓非常及时。措施中不仅提出要帮扶台资台企复工复产、推进重大台资项目,还要积极支持台商台企增资扩产,促进台资企业参与新型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既要稳外贸,也要拓内销;既有税费减免,也有金融支持;既要保障用地需求,也要支持台资中小企业发展。从全局到细节规定了对台企的服务工作。

 

助力台企“11条措施”出台后,引起了广大学者专家以及台商们的热议。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表示,“11条措施”是在抗击疫情特殊背景下,大陆全方位支持和保障台企发展的重要文件,不仅给台企更多信心和希望,也赋予台企更多政策支持和发展机会。而接下来,“11条措施”将从开拓市场、提供金融支持、完善中小企业服务等各方面,为台企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撑。

 

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吴家莹表示,在当前疫情对企业带来影响的关键时期,从国家层面专门出台针对帮扶台资企业的相关措施,非常及时,进一步说明了从中央到地方对台资企业的重视,让台企有了更多的信心和机会,消除了部分台商的不安和疑虑。

 

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小衡认为,“疫情过后,如果大陆内销市场能打开,就能给台商开辟出新天地。”

 

华灿工场双创平台合伙人李伟国也表示,“这些政策的发布,让大陆各职能部门更明确中央很重视和关心台胞发展,大陆真的是把我们当一家人看待。”

 

有学者认为,“11条措施”饱含着祖国大陆对台湾同胞的一视同仁,饱含着 “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的真心实意,也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期间始终强调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重要原则。必将成为台企在大陆进一步发展壮大、再上新台阶的重大历史机遇。

 

回溯历史,2016年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不断践踏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成果,致使两岸关系陷入紧张僵持局面。

 

对此,中国台湾网称,2020年的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就像镜子一样,照出了灾难面前谁在为台胞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又是谁把台湾民众当“台独”棋子、拿民主人权当“台独”幌子。

 

台湾的民进党当局,从疫情开始至今,一直忙着在“谋独”的道路上“飙车”:他们忙着造谣诋毁大陆,忙着把湖北台胞当“人质”,忙着砸台湾民众饭碗、切割两岸交流交往,忙着营造“反中仇中”的氛围,忙着“倚美抗陆”,忙着在国际上兴风作浪。

 

而大陆却一直以“人民利益”为唯一的考量标准,始终不忘为同为一家人的台胞台企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同等待遇。这次在新冠疫情冲击的关键时刻,出台助力台企“11条措施”。也传达了明确的信号:即不论民进党当局如何设置障碍,大陆对台大政方针不会变,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方向明确,步伐扎实。

(本文综合自央视网、中新网、中国台湾网等)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