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结一主任在助力台企“11条”暨台商参与新基建政策说明会上的讲话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20-05-15 21:39:20 | 来源: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 |
在助力台企“11条”暨台商参与新基建政策说明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 刘结一
(2020年5月15日,北京)
全国台企联李政宏会长、各位台商朋友:
大家下午好!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和台商朋友已经近半年没有见面。今天通过这种形式见到大家,感到很亲切,看到大家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很是欣慰,首先向你们和你们的家人朋友表示问候,祝愿大家健康平安!
这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全局、沉着应对,果断采取一系列防控和救治举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目前,大陆内部疫情已经得到基本控制,输入性病例的增长势头逐渐减弱,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根本在于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在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中,广大台胞台企同我们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许多企业、企业家踊跃捐款捐物,迄今折合金额已达5亿元。一些台企加班加点生产防疫物资、处理医疗废弃物,一些台资医院、台湾医师、台湾青年积极参与病患救治、志愿服务,一些台胞在岛内积极发声“为武汉加油”,以各种方式传递同胞之情。这些爱心义举,书写了两岸同胞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时代篇章,彰显了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大陆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胜利的功劳簿上,也有台胞台企的贡献。
各位朋友,
疫情发生后,我们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高度重视、切实维护在大陆台胞的身心健康。各级台办与卫生健康等部门密切协作,及时宣导、落实执行涉台疫情防控政策。国台办和省台办非常关心在各地特别是湖北、武汉的台胞,及时安排4名患病台胞检测、就医并在短时间内痊愈出院,想方设法克服障碍、协助滞留湖北的台胞返乡就学、就医、团聚。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没有一名在大陆台胞因感染新冠病毒而失去宝贵生命,没有一家台企发生聚集性感染,没有一项台胞台企的求助诉求未获得及时回应!我们同样关心岛内同胞的疫情防控,安排台湾专家到武汉实地考察确诊病患诊治和疫情处置情况,持续向台湾疾控部门分享疫情信息和防控技术资料,截至5月14日已通报疫情信息151次,指导两岸医学界、民间团体举办抗疫视讯交流会,尽可能为岛内同胞抗击疫情提供各种帮助。
围绕台商台企的需要,国台办会同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区着力帮助台商台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推进复工复产。春节后,各地台办全力以赴支持台企开展疫情防控和推进复工复产。各级台办迅速行动,确保台企同等享受各地区各部门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的政策,部分省市还出台扶持台企专项举措,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台企转产口罩、防护服等防疫急需物资,积极帮助台商台企缓解和解决供应链、资金周转、物流、订单履约、外地员工返岗等各种难题,为台商台企解难事、办实事,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目前,各地规模以上制造业台企均已复工复产。对于部分服务业台企尚未走出困境,以及一些台商反映的复工复产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正在协调有关方面予以解决。我要特别对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部委大力为台胞台企排忧解难,对各地台办同事们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为更好帮助台商台企尽快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发展改革委、国台办等十个部委今天联合发出《关于应对疫情统筹做好支持台资企业发展和推进台资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出台11条帮助台企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帮扶台企复工复产、统筹协调推进重大台资项目、积极支持台企增资扩产、促进台企参与新型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台企稳外贸、有效引导台企拓展内销市场、全面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强化金融支持台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充分保障台资项目合理用地需求、有力支持台资中小企业发展、主动做好台企服务工作等等。“11条”是为台商台企量身定制的,是为帮助台商台企克服当前困难,实现更好更大发展。有关部委负责同志稍后将进行详细解读,增进大家对这些政策措施的了解。国台办将与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和各地区通力合作,把“11条”落到实处,让大家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大环境中有一片发展条件有利的天地。
各位朋友,
中共中央、国务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围绕推进复工复产达产和帮助企业纾困,各部门已推出8个方面、90项政策措施,许多台企从中受益。这些政策措施精准有力,成效不断显现,复工复产逐步达到正常水平,企业困难得到一定缓解,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今年4月,大陆外贸出口1.41万亿元,同比增长8.2%;中欧班列开行979列,发送货物8.8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46%、50%;人民币存款、贷款分别增加1.27万亿元、1.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13.1%;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处于景气空间,综合采购经理(PMI)产出指数为53.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超出外界预期,体现出大陆经济韧性强劲,保持着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
祖国大陆有显著的制度优势、完整的产业体系和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持续释放的改革开放红利、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和政策工具,这些是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基本趋势不会改变的根本原因,在疫情防控中得以充分印证。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和众多跨国公司普遍看好大陆经济活力和机遇,普遍认为大陆将在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复苏,继续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美国商会近日发布《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显示大多数美国企业尽管面临疫情、中美经贸摩擦等因素,但没有离开大陆的打算,不少企业计划扩大投资。年初以来,跨国公司对大陆投资步伐不停、热度不减。特斯拉近日宣布扩大上海工厂产能,埃克森美孚在广东投资的大型乙烯项目最近已经开工,Costco正筹备在上海开设第二家门店,等等。
疫情对两岸经济合作虽带来一定消极影响,但两岸经济互利合作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融合发展的势头不会减弱。1至4月,两岸贸易保持增长,金额达718.2亿美元,同比增长5.6%。4月台湾对外出口出现下滑,但对大陆(含香港)出口同比增长14.0%,占台湾出口总额的44.4%,这个比例前所未有。一些知名台企加大对大陆投资增资,多个大项目接连上马,表明大陆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台商投资兴业的最佳选择。
危和机并存,克服了危即是机。当前,我们正在抓紧补强疫情防控中出现的短板弱项,发展壮大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等领域投入,加快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命健康等产业发展,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正日益成为大陆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受到各类市场主体的普遍关注。
新基建既包括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也包含推动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补短板”的融合基础设施,还有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这些都与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紧密相关,也将和传统基础设施一体联动发展,促进产业跨界融合,进一步扩大大陆内需市场。新基建将催生众多新产业、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提速信息消费、网络消费、平台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兴需求。这些都为台商台企在大陆发展开辟新空间,增添新动力。
大陆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创新方面发展迅速,同时具有庞大的内部市场、开放的营商环境和雄厚的人才资源。市场研究机构戴尔奥罗集团(Dell’Oro Group)测算,今后5年, 大陆对5G网络的建设投资累计将达1.2万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投资超过3.5万亿元。在新基建实施过程中,集成电路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将形成日渐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台湾企业在集成电路及电子信息相关产业领域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较强的竞争力,理应发挥优势、率先参与,从中获得巨大发展机遇和空间。
我们将为台商台企参与大陆新基建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这一点在“11条”政策措施中已有明确体现。我们也希望台商台企顺应大陆高质量发展新趋势,把握大陆经济发展新脉动,用好用足大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政策红利,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贸港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在大陆发展得更大、更好。
各位朋友,
疫情防控阻击战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这些是两岸同胞共同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当前台海形势更加复杂严峻,许多台商朋友深感忧心,许多台胞在岛内受到无端刁难。祖国统一的大势是不可撼动的。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主流必定压倒逆流,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业兴旺!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 2020-05-15助力台企“11条”暨台商参与新基建政策说明会在北京举行
- 2020-05-15关于应对疫情统筹做好支持台资企业发展和推进台资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全文)
- 2020-05-15国台办等部门印发关于应对疫情支持台企发展等通知
新闻推荐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
- 外交部:美方应停止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2025-01-16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5-01-16
- 总台春晚宣传片亮相中国驻里约总领馆新春招待会2025-01-16
- 新开发银行在华发行熊猫债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2025-01-16
- 中国将4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