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融两岸 一园情深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19-12-06 11:22:33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中国台湾网据东方财富网消息:
永福高山茶、黄金百香果、手指柠檬、树葡萄酒、钦州大蚝……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展区备受采购商青睐。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这些极具台湾特色的农产品大多来自全国28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
农融两岸,一园情深。经过十几年的辛勤耕耘,诞生于2006年的台湾农民创业园如今已成为台湾同胞到大陆创业的首选平台,更是两岸农业理念和技术交流、人员往来和情感融合的重要载体。不久前,记者前往福建、广西两省区多个台创园实地调研采访,深入了解台创园和园中人的成长故事。
优势互补——
大陆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惠的扶持政策是台农落地扎根的源动力,而台湾先进技术、管理模式尤其是经营理念的引入,则是台创园发展壮大的强引擎
“台湾最大一片茶园30亩,大陆最小一片茶园300亩。”在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台创园里,台商谢东庆指着自己1800亩的台品樱花茶园告诉记者,“台湾的农场平均面积不足20亩,大陆像这样上千、甚至上万亩的农场都不罕见,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1996年,受限于岛内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谢东庆来到大陆考察,最终选择在漳平市永福镇租下600亩土地开荒种茶,成为台商“落地生根”第一人。“永福镇的纬度、海拔、气候和土壤与台湾阿里山极为相似,非常适宜种植高山茶。”谢东庆说。
在漳平市委、市政府支持帮扶下,谢东庆带领当地农户把荒山开垦成高梯田式茶园,举办培训班手把手教农户种茶制茶。尤其是2008年漳平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成立,政府对园区企业的专项扶持资金和在用地、用电、税收、融资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不断出台。备受鼓舞的谢东庆坚定了在大陆安营扎寨的决心,不仅追加投资,把茶园面积扩大到1800亩,并陆续从日本、台湾等樱花主产地引进上万株不同花期的樱花品类,套种在茶园道路间,构成茶园立体生态景观。
“阿里山、日月潭、梨山都是产茶区,台湾茶产业发展得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结合了观光旅游。”在谢东庆的倡议下,园区从2012年起开始举办樱花节,每年春节前后约3个月,漫山遍野的樱花轮番绽放,美不胜收,全国各地慕名前来赏樱花、游茶山、品香茗的游客络绎不绝,永福也因此多次登上《中国国家地理》等杂志封面。
百花齐放满园春。谢东庆在永福的成功案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农台商纷至沓来。截至目前,园区入驻台企66家,其中高山茶企48家,年产茶1600多吨,实现产值7.2亿元,前来创业就业的台农600多人,成为台商个体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乡镇,被台农台商亲切地誉为“大陆阿里山”。
春色满园关不住。台创园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极为明显,不仅给村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三产融合的发展理念带来休闲旅游业的旺盛人气,拉动了主产业茶叶、花卉等的销售,也有力促进了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发展。
“2018年园区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近3亿元。2019年春节7天时间,茶园所在的后盂村仅停车费就收入二三十万元,有的村民一天卖矿泉水就能挣1000元。”漳平台创园管委会主任颜燕芬告诉记者,“正是在台湾观光休闲农业的理念影响下,园区加速转型升级,实现了由单一传统农业向农旅结合的转变。”
而在广西,坐落于钦南台创园的台果休闲果场,正是台农赖忠治按照三产融合理念打造的。这位72岁的老人在这里培育、种植水果、蔬菜和花卉已经整整16年,把昔日的荒山变成集台湾优质花卉果蔬种养、农产品加工、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绿色生态果园。游客来到这里或游园赏花,或采摘新鲜水果,或品尝台湾特色小吃,还可以亲手尝试园内坭兴陶DIY。在他的引导带动下,当地农民开始大面积种植桑果,并成立了桑果合作社。赖忠治将自己研发的果苗低价提供给农户,无偿提供技术指导,保价回收果实,以此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引导贫困群众大力种植台湾水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广西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对外交流合作处处长欧毅霞介绍,园区2018年总产值为2.7亿元,比2017年增长8%,解决1100多名农民就业,带动2630户农民发展种养产业。以钦南台创园为载体,近100个(项)台糖系列甘蔗品种、芥蓝等蔬菜品种、两季葡萄等水果品种和生产加工技术及设备在广西落地开花并逐步推广应用。
台创园的发展给当地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在漳平台创园,为了帮助台商打通茶山上的道路,需要征收当地村民几十亩耕地。“老百姓一分钱补偿也没要。”台创园管委会副主任李清标对此十分感慨,“村民们认识到,园区的发展与他们休戚与共,大家利益是相通的。”
“比台创园经济带动作用更加重要的,是台农秉持的精致高优农业理念和土地永续发展理念。”李清标说,“以前我们对土地利用相对短视,在台农的影响下,当地农民增强了‘拥有土地就拥有责任’的理念,注重休耕,注重养护,注重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兼顾’,这与我们的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理念都是相通的。”
接续交融——
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特别是不少“台农二代”“台农三代”接过父辈的事业,形成接力创业的热潮,并在创业中产生情感上的交融,成为台创园不断开枝散叶的中坚力量
“80后”台湾青年蔡志阳家里三代务农。他从小热爱农业,在台湾的家族农场里干得有声有色。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大陆漳浦台创园考察,被这里的历史渊源、人文背景、自然环境和政府对台农业政策所吸引,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梦。
台创园管委会工作人员主动帮蔡志阳解读政策、筛选项目、争取资金,蔡志阳从由台湾带过来的第一株树葡萄起步,如今已建起一座占地80余亩,拥有树葡萄、黄金果、牛奶果、手指柠檬、太平洋沙梨、巧克力布丁果、巨无霸红心火龙果等130多个花木瓜果品种的“花果山”,成为远近闻名的“台湾水果王子”。
作为漳浦台创园选定的首批台籍科技特派员,蔡志阳还积极参与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推动当地农户脱贫增收。
“国内水果品种单一,造成农民‘一窝蜂’抢种,价格波动太大。”蔡志阳说,“漳州市出台了58条惠台措施,其中有一条是鼓励新品种引进和研发。我会不断尝试新品种引进,改良驯化后推广给更多的农民,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更好的收入,让年轻人认识到搞农业也能比外出打工收入更高,吸引他们回乡创业就业。”
如果说蔡志阳在大陆的事业是从零起步,同为“80后”的漳平台创园岳山嘉茗茶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陈耘嘉则是作为“台农三代”接续创业。不满足于爷爷和父亲专注茶叶种植和批发的传统业态,陈耘嘉不断尝试为茶园融入茶道、民宿、文创等新元素,还邀请一批同为茶艺爱好者的台湾青年来到茶园担任文化创意师。游客在茶园可以体验到采茶、制茶、品茶、做茶染茶罐等茶事乐趣,成功推动岳山茶园从传统茶企向茶旅融合转型升级,陈耘嘉也以其精彩的创业故事获得了2018年福建省台湾青年“创业之星”和2019年福建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我高中就跟着父亲从台湾来到大陆上学了,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泉州市惠安台创园富邦食品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吴妘蓁是一个“台农二代”,在国外念完大学就回到泉州接手父亲的事业。
“家里祖籍泉州,父亲在这里有归属感,我也喜欢这里。”在父亲撮合下,吴妘蓁与泉州一位大学老师喜结连理。两人携手打拼事业,并积极投身教育和慈善,在当地捐款上千万元,书写了一段两代接力、两岸结缘的佳话。
今年8月,为给台湾青年营造更好的创业就业环境,漳平台创园里的台湾青年创业中心正式建成启用,水电设施齐全,三年免租金,优厚的条件吸引大批台湾青年聚集。目前,19栋独立两层办公楼已基本入驻完毕。
来自台北的“95后”青年吴东树计划在园区种植台湾圣女果,目前正在试种阶段。吴东树说:“没有来过大陆的台湾青年可能对大陆不了解,实际上大陆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提供的条件也很优惠,我们比在台湾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与老一辈台农相比,台湾青年受过更现代的教育,思维更开拓,创造力更强,他们是台创园最富有生机活力的生力军。”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处处长张敏岩告诉记者,各园区高度重视对台湾青年“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积极开展“台湾农民福建行”等多种两岸青年交流活动,让台湾青年全方位了解大陆优惠政策和创新创业优势,以真情实策增强对台湾青年的感召力、吸引力。目前,“台农二代”“台农三代”逐年增加,台湾青年在台创园的新一轮创业正蓬勃兴起。
守望相助——
用工难、用地难、销售难……与大陆很多地方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提档升级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一样,台创园想要持久呈现春色满园的胜景,两岸农业人必须勠力同心
在复杂的市场变化中,台创园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在采访调研中,部分台农台商也向记者讲述了他们遇到的一些困难。
用工难是台创园茶企普遍反映的痛点。这几年大陆发展迅速,用工成本大幅上升,每年采茶季都会出现用工荒。“十几年前,人工20元一天,现在200元一天也很难招到人。”漳平台创园鸿鼎茶场的台商赵黎华说,“采茶季每天需要400名工人,但能来六七十名我就偷着笑啦!而且基本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年轻人很少愿意留下来务农。”
“现在我们的办法就是逐渐从手采过渡到机采,但机采无法做到两叶一心精准采摘,会影响茶叶品质。我们就采取分品级销售,高端茶保留手采。”赵黎华说。
“农企用工难是普遍现象,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还得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提升园区特色产品附加值,用高收入吸引青年劳动力回流。”颜燕芬说。
用地难是台创园扩大发展规模面对的又一个瓶颈。蔡志阳告诉记者,他有不少台湾农民朋友想到大陆创业,但目前园区可流转土地资源极度紧张,“不再像老一辈台农那样比较容易就能流转几百上千亩土地了。”
“面对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两岸农业合作不能再局限于简单的招商引资,而是要实现两岸农业深度融合。”在惠安台创园和成农业公司300亩的火龙果基地,管委会主任张建南告诉记者,福建和成农业与台湾昕运国际公司就火龙果种植开展的技术合作就是方向。“台湾提供品种、专家和技术,大陆的企业提供土地,这就最大化地融合了双方的优势。同时,还要引导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参与经营,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销售难同样是台农台商反映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品牌竞争力较弱。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永福镇种植高山茶的企业有48家之多,对外销售往往都使用“永福高山茶”这一公用品牌,缺乏个性化,影响了产品在销售中的差异化竞争力。
“现在传统茶叶市场趋于饱和,公司必须多元化发展。”即便是漳浦台创园的天福茗茶集团,1200多家连锁店遍布全国,但茶叶销量增长依然有限。为谋求长远发展,天福把产品门类扩展到茶食、茶具,开办天福茶博物院,创办全球第一所茶专业高等院校漳州科技学院……形成多业态产业集团,努力探索一条提质增效的新路。
在各台创园积极想办法解决困难、转型升级的同时,作为台创园的“娘家人”,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台湾事务工作处不仅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各项惠台措施落地,而且注重从细微处帮助台创园排忧解难。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台湾事务工作处处长张国庆介绍,为帮助台农台商解决销售难问题,台办从2015年开始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与生鲜电商本来生活网合作,设立台创园农产品销售专区,着力培育台创园品牌。同时,每年都举办多场农产品电子商务研习班,深入产地辅导台农台商加速驶入农业电子商务快车道,逐渐探索出一条“政府+互联网++台创园+台农台商”的新型营销通路。
在今年的农交会上,本来生活网在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展区举办了一场立体化营销推介活动,全力助推台创园展品销售,成为农交会期间一抹独特亮色。
本来生活网总裁助理孙红介绍,台创园产品2018年在本来网销售额702万元,较2017年涨幅174%,越来越受到消费者认同和喜爱。
台创园作为两岸农业合作领域先行先试的成果之一,从诞生之日就受到各级政府政策倾斜,拥有许多优势与便利;它从无到有,无现成经验可学,自然又面临探索中的种种困难,可谓挑战和机遇并存。台湾要克服岛内资源匮乏给农业发展的桎梏,大陆要提升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加强农业交流与合作成为两岸共同要求和必然选择。在台创园的发展壮大中,台农引入台湾精致农业技术和先进农业理念,融合大陆土地、资源和市场等优势,共同带领百姓致富,共绘乡村振兴蓝图,美好前景值得期待。
相关新闻
- 2019-12-06台商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活动在上海举行
- 2019-11-22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搭台不拆台”取得初步成效
- 2019-11-21台湾花莲县渔会到广西参访 盼加强两地交流合作
- 2019-11-21100亿元台资科技产业项目落户广西玉林市
新闻推荐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
- 外交部:美方应停止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2025-01-16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5-01-16
- 总台春晚宣传片亮相中国驻里约总领馆新春招待会2025-01-16
- 新开发银行在华发行熊猫债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2025-01-16
- 中国将4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