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条措施”里的三个“心”,你读懂了吗?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9-11-06 15:50:25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日前大陆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俗称“26条措施”。“26条措施”是对原有“31条措施”的深化和补充,一经出台便引起了两岸的关注与热议。
在我看来,“26条措施”主要体现了大陆的三个“心”:
首先,这体现了大陆主导两岸事务的决心与自信。2008-2016年是两岸交往的黄金时代,但某种程度也是一个试水期。事实证明,若是大陆在两岸交流中缺少话语权,那么两岸交往的红利就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士利用或者抹黑,最终不利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因此大陆有责任将两岸交往引向良性发展的轨道。进一步讲,这种主导性反映了大陆对两岸实质统一进程,这也是对当前民进党当局实质“台独”的有力回应。
其次,这充分体现了大陆对政策把握和执行的坚定之心。和因为政党轮替而不断变化政策的台湾当局不同,大陆在执政风格上更具有连贯性与一致性。尽管当前两岸交流因为政治问题受到了一些影响,但并没有影响大陆按照既定的节奏推行两岸政策,这有助于强化大陆在两岸事务中的公信力。
最后,这体现了大陆为台胞服务的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在实际的政策中。台胞是法定的中国公民,有权享有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资源。自从十九大提倡“均等待遇”以来,多项围绕于此的惠台措施不断出台。这不仅更便利台胞在大陆的生活,也会为他们带来身为中国人的骄傲。
值得一提的是,诸多台湾同胞聚焦到了“26条措施”中的领事保护,而这也是台湾当局难以提供的公共服务。虽然台胞在法理上享有国家的领事保护,此前也有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一起撤侨的相关案例,但正式写入“26条措施”无疑是进一步宣传和强化了这项权益,让在海外打拼的台胞更加安心。(作者:王晓笛,上海交通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本文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相关新闻
- 2019-11-06上海台胞很高兴:“26条措施”为我们发“红包”
- 2019-11-06“26条措施”得人心,蔡当局跳脚也没用
- 2019-11-06台企联会长:惠台26条体现与时俱进
- 2019-11-06包承柯:台当局应正视大陆带来的机遇
新闻推荐
- 竞争力领跑全球 中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近万亿元2025-09-26
- 4.8亿元补贴来了!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启动2025-09-26
- 香港再次获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2025-09-26
- “精彩青岛我来了”两岸媒体青岛行 从服装智造到高铁装备 见证大陆硬核实力2025-09-26
- 跆拳为媒牵两岸 文脉共情聚同心——2025年海峡两岸青少年跆拳道公开赛侧记2025-09-26
- 四十载艺术积累 非遗传承人杨惠姗琉璃马新作在沪全球首发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