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不一定是救命稻草 但蔡当局也不要贩卖恐惧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9-06-10 10:29:53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为什么新加坡可以是全国都是自由经济贸易区?台湾只有高雄、台中或其他都市区是自贸区,却不可以?正当中美贸易战可能常态化之际,自贸区是台湾减缓国际和区域贸易冲突的有利筹码,蔡当局却视之如敝屣。
答案其实很简单,台湾现在任何问题一碰到跟中国大陆有关,任何单纯的经济贸易议题就会被政治立场扭曲变成贩卖恐惧的工具。最近争议不断的自贸区正是其中代表性的事例。
自贸区全球化平台
台湾“中时电子报”日前发表评论指出,台湾四面环海,天然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却奇高,经济发展的动力只有走向国际一途。过去,举世称誉的“台湾经验”如此;未来,也势必得走这条路。自贸区是其中经济全球化中的好平台,奈何,台湾政治人物和政务官员换了屁股就都换了脑袋,随着大选的逼近,它被涂上红色中国的色彩,更被污名化到好像是将会吞噬台湾产业的毒水猛兽。
蔡当局现在主张不要有自贸区的主要理由之一是,它会使MIT(台湾制造)被中国大陆洗产地和洗标签成为MIC(中国制造)。
世界贸易组织对于进口原料加工成制造为符合的产地标示规定,它在现地加工的价值必须超过总值的35%,不是随便来台湾自贸区过个水就可以换标成MIT。蔡当局如果只是一味担心厂商造假,那台当局养那么多的官员干什么?官员当然要有能力去防止、打击和追缉厂商的造假。
何况,蔡当局实在不能忘记,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是当今世界高端产业发展的主流。官员们也每天高喊要发展这些重点产业。而这些产业最了不起的价值就是溯源追踪和资讯的透明化。自贸区的造假在这些主流产业监管下是很容易在第一时间被发现的。蔡当局岂能对自己想发展的重点产业如此没有信心?
蔡当局在贩卖恐惧
蔡当局反对自贸区的理由之二是,这些进口原料和半成品将会产生进口替代的排挤效益,使台湾的生产同类产品的农民和厂商受害。这种推论不免以偏概全,也故意漠视事实。以敏感的农产品为例,台湾的红豆、大蒜和一些大宗蔬果和工业原料其实早已经大部分靠进口,何况市场本来就有看不见的手的量价调节功能。台当局刻意放大此一冲击,而且针对大陆大做贩卖恐惧,如此扭曲市场的功能,何必多此一举?
相关新闻
- 2019-05-13蔡英文称自贸区让经济倒退数十年 网友:台湾人民要乐疯了
- 2019-05-08【海峡两岸】韩国瑜呼吁设立自经区遭台当局反对
- 2019-05-09碰到“自经区” 民进党又上演“逢中必反”闹剧
- 2019-05-09自经区争议延烧 郭台铭酸蔡英文和赖清德对贸易都外行
- 2014-06-24台湾“自经区”咋就搞不成?
新闻推荐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
- 外交部:美方应停止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2025-01-16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5-01-16
- 总台春晚宣传片亮相中国驻里约总领馆新春招待会2025-01-16
- 新开发银行在华发行熊猫债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2025-01-16
- 中国将4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