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免签风波”背后的“跨大西洋裂痕”日益加深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19-03-12 16:53:28 | 来源: 新华网 |
这两天,有关“欧盟将不再给美国游客免签待遇”的新闻成为美欧媒体报道热点。对此,欧盟官方辟谣,称要求美国公民从2021年起前往欧洲申根区必须申请“欧洲旅行信息和授权系统(ETIAS)”认证的报道系媒体误读,ETIAS不是签证体系,只是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游客的一项“例行检查”,目的是进一步排除非法移民、恐怖主义等方面的隐患。而美国国务院也发表声明,强调ETIAS授权不是办签证,“任何国家都有制定入境标准的权利”。
看来,“欧盟将不再给美国游客免签”确系媒体误读,欧盟将要实施的ETIAS认证系统,其实与美国早就实施的旅游授权电子系统ESTA类似,主要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要求免签国家公民入境前必须进行申请登记,授权有效期为3年。但问题是:受ETIAS影响的约有60个国家的公民,为何只有美国公民的待遇被美欧媒体高度关注甚至过度解读呢?显然,在美欧“渐行渐远”的大环境下,双方任何一点小误会都可能引发大风波,“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正变得越来越复杂、敏感和脆弱。
近两年,美欧在贸易政策、北约安全、欧洲一体化、难民与移民政策以及全球治理等领域的矛盾与分歧进一步凸显,并产生多次公开而激烈的冲突。比如,美国政府抱怨北约盟国在防务合作领域出钱太少,要求后者在今年底必须加强军费支出,否则将削弱在防务方面的支持。同时,美国正推进一项名为“费用增加50%”的计划,要求美军驻在国除要负担美军所需全部费用,另要额外支付相当于费用总额50%的奖金。照此测算,包括德国在内的美军驻在国所负担的费用将为现有支出的5至6倍。
面对美国的进逼,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相继提议建设一支“真正的欧洲军队”,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结果,这一提议被美国批评没有实际效果,并称“美国将永远存在欧洲的身旁。”
在贸易领域,继去年6月1日对欧盟进口钢铝产品加征关税后,美国商务部今年2月又提交一份对汽车进口232调查的报告,建议对包括对欧盟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对此,欧盟反应激烈,指责美国此举是逼迫欧盟在贸易谈判中让步,若真付诸实施,欧盟将采取报复措施。
此外,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伊朗核协议等做法,与欧盟一贯原则立场以及国家利益相悖。目前,欧盟已宣布创建一种新的支付渠道以绕开美国对伊朗的制裁,继续同伊朗开展正常的商业合作。针对上个月美国主导的华沙中东问题部长级会议,欧盟反对将议题聚焦伊朗,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甚至都没有参会。
在随后召开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彭斯与德国总理默克尔针锋相对的演讲,更使美欧之间的分歧白热化。不少媒体都报道了“默克尔获得罕见的长时间、热烈的起立掌声,彭斯没有获得掌声”这一细节,《华盛顿邮报》更是将此次慕安会比作欧盟对美国政府外交政策发起的一次全面“围攻”。
美欧跨大西洋联盟成立已近70年,双方因拥有所谓共同价值观而引以为荣,并曾共同经历了不少风雨。但眼下,这对跨大西洋盟友却互“怼”不断,鸿沟越来越大、裂痕越来越深。究其原因,既与本届美国政府追求“美国优先”、不尊重欧洲盟友的意见、不顾及欧洲盟友的利益等政策取向有关,也与美欧双方面对当今世界大变局作出不同认知与反应有关。
当前,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世界地缘政治中心东移。面对新变局,美国开始放弃“全球主义”而强调“美国优先”,以保持自身的超级大国地位。欧盟则认为,二战后形成的国际制度安排和多边主义体系是符合自身利益的,必须加以维护。正是这种面对和适应世界大变局的分歧,令美欧关系渐行渐远。
对欧盟来说,跨大西洋联盟固然重要,未来依然需要维护,但维护好这一关系,靠的是“自强”而不是“妥协”,正如默克尔总理所说:“如果我们想要保护自己,欧洲必须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关新闻
- 2019-03-06欧盟驻美使团遭降级数月后恢复外交“级别”
新闻推荐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
- 外交部:美方应停止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2025-01-16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5-01-16
- 总台春晚宣传片亮相中国驻里约总领馆新春招待会2025-01-16
- 新开发银行在华发行熊猫债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2025-01-16
- 中国将4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