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打造和平友谊之海
联演期间,中国海军广州舰舰长刘斌(右一)向东盟各国观摩团团长介绍广州舰。 陈文摄
10月28日上午,湛江某军港,海风阵阵,汽笛声声。中方为中国-东盟“海上联合-2018”外方参演舰艇举行欢送仪式。
中国海军黄山舰护送各国舰艇出港。凝望着海面上渐渐消逝的舰艇尾流,黄山舰舰长艾鹏思绪万千。和艾鹏一样,参加此次联演的中国海军指挥员们都在盘点着各自的收获和对未来的展望。
积累互信,为海上合作奠定基础
“沟通、合作、友谊,是此次海上联演期间各国舰长口中高频出现的关键词,也是中国与东盟海军官兵共同的心声。”艾鹏告诉记者,演习徽标设计体现了很好的寓意——徽标中心位置是两只紧握的手,也像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和平鸽。
“舰艇之间的密切协同,展现了各课目指挥舰高超的指挥水平,体现了各舰长精湛的操纵水平。”岸基联合指挥部中方指挥员朱建达总结说,各国共同探索了中国与东盟海军海上联合搜救响应机制、方式方法和运行模式。
此次联演,在湛江以东海空域重点演练使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
文莱海军“达鲁塔克瓦”号巡逻舰担任编队通信课目演练指挥舰,依据《海上意外相遇规则》内容向各舰提问,各国参演舰艇在指定回答和抢答环节中全部回答正确。
《海上意外相遇规则》于2014年4月在中国青岛举行的西太平洋海军论坛上通过,旨在减少误解误判,防止发生海上意外事件。
“几乎是对方一提出问题,大家就能说出答案。”各国海军对于规则的熟悉程度让军山湖舰实习舰长蔡峰印象深刻。每一次联合演习积累起来的互信,必定为未来的海上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蔡峰对此坚信不移。
协调配合,共同应对安全威胁
此次演习的亮点之一,是6个海上演练课目分别由不同舰艇轮流担任指挥舰。
其中编队离港、编队运动由广州舰担任指挥舰,直升机甲板互降由新加坡“忠诚”号护卫舰担任指挥舰,编队通信由文莱“达鲁塔克瓦”号巡逻舰担任指挥舰,补给机动占位由菲律宾“达古潘市”号后勤支援舰担任指挥舰,联合搜救则由海上联合编队指挥所直接指挥。
“这种设置能够使各国官兵都得到锻炼,能够提高各国海军指挥协调能力以及应对海上威胁的能力。”多次率舰参加多国海军活动的广州舰舰长刘斌说。
联合搜救演练,是此次海上演练阶段的重头戏。演练中,蔡峰率领舰艇第一个发现目标,上报到群指挥舰新加坡海军“忠诚”号护卫舰后,吊放小艇成功救起3名“落水人员”,整个过程用时不到半小时。
演练结束后,甚高频电台里传来外军的声音:“中国海军舰艇展示出过硬的搜救能力,你们的救援十分迅速!”
虽是第一次在海上协同,但大家沟通协调非常默契。一次演习,一次收获。蔡峰说,南海海域广阔,航线密集,海况比较复杂,过往的商船和作业的渔船较多,经常发生意外,这样的演练对应对海上安全威胁和突发情况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广泛交流,在互动中加深友谊
演习期间,在个人社交平台账号上,新加坡海军军官陈星宇少校“秀”出了他与昆明舰副舰长肖帆的合影。
肖帆是此次演习海上指挥舰外事组组长。2015年他曾赴新加坡任信息融合中心首任中方联络官,与陈星宇在内的很多新方官兵建立了深厚友谊。
这样的“老友记”,几乎在每艘中国军舰都能找到。
那天刚走进会议室,在广州舰担任联络官的刘畅平就认出了正在介绍编队通信演练方案的文莱军官阿米尔。
他俩相识于2014年的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当天下午,阿米尔邀请刘畅平登文莱军舰参观时,刘畅平还特意带上了4年前的合影。
连日来,泰国皇家海军“达信”号舰长瓦伦·威拉昆多次与蔡峰交流,他竖起大拇指告诉蔡峰,“达信”号是中国制造的,性能非常可靠。
舰长之间交流的话题十分广泛,蔡峰感慨地说:“见到外国海军舰长时,除了业务和岗位,我们还会谈论彼此的家庭、文化甚至兴趣爱好。”
演习结束后,菲律宾“达古潘市”号舰长表示:“我们顺利完成了所有课目,期待今后还有更多类似演习。”
相逢总是短暂的,但中国与东盟海军官兵结下的友谊长存。分别在即,在蓝天白云下的南海之滨,各国军官争相在联演徽标前合影留念,他们非常珍视这份难得的情谊,也必将在未来的军旅生涯中,共同携手把南海打造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陈国全 冯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