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刚“出访”回台就接“断交”噩耗 台媒称大陆精准打击“台独”气焰

编辑:左妍冰|2018-08-24 16:46:11|来源:参考消息网

台媒称,蔡英文刚“出访”回台,大陆随即出重拳让蔡英文“扣分”。分析大陆思维,这显然是一次“精准”打击。

 

据台湾《中国时报》8月22日报道,所谓“精准”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时间点的精准。蔡英文才刚回台,隔天就接到“断交”噩耗,不管怎么看,这都是刻意选择的时间。而这时间出手,透露的讯息就是对台湾当局的“惩罚”。

 

其次是挑上台湾在中美洲的重要“邦交国”萨尔瓦多,该国人口600多万,在台湾“邦交国”中排名前列。

 

报道称,从大陆操作手法,北京不会执行“雪崩式断交”,而是一个一个“断”,端视台当局言行或回应,一旦大陆认定某些作为或言论超越红线,就可能再次出手。

 

报道还称,应对这次大陆“精准”打击,台当局想甩开被锁定的结果,还是要回到两岸僵局的核心问题。在两岸无解下,“施压→回批→再施压→再回批”恐将无限循环。

 

另据台湾《中国时报》8月22日报道,美国介入斡旋无效!萨尔瓦多是蔡英文时期以来第5个“断交”国家,目前拉美地区仅剩9个“邦交国”,但在美国也无力劝止之下,恐怕要面临崩盘危机。

 

报道称,巴拿马去年6月无预警与台湾“断交”,就瞒过了美国;今年多米尼加与萨尔瓦多相继与台湾“断交”,美国均事前强力劝阻,都无法挽回。“前驻美代表”沈吕巡指出,美国在中南美影响力已式微。

 

不过,《华盛顿邮报》指出,特朗普政府的对台政策难以预测,台当局决定倒向特朗普,希望获得更多对外领域承认和经济援助,但是情况发展对台湾却很危险,其中最危险因素就是特朗普。

 

【延伸阅读】蔡英文返台隔日即“断交” 萨尔瓦多称是“迈往正确方向”

 

参考消息网8月21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台当局外事机构负责人吴钊燮8月21日在记者会上宣布,台当局与中美洲国家萨尔瓦多“断交”,目前台当局的所谓“友邦”已降到17个。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8月21日报道,台当局外事机构负责人吴钊燮在记者会上强调台当局6月即掌握萨尔瓦多想与大陆建交,8月20日深夜了解到与萨尔瓦多的所谓“邦交”可能状况不理想,8月21日早上七点多了解到已经没希望了,马上跟蔡英文报告,确定要“断交”。

 

吴钊燮称,8月21日早确认所有途径无效后,宣布台当局和萨尔瓦多终止所谓“邦交”关系,中止一切援助计划,并撤离相关机构与技术团。由于蔡英文才刚结束窜访,吴钊燮表示,这次“断交”的针对性很强。

 

吴钊燮还称,上个月他才率团前往萨尔瓦多了解状况,并与萨尔瓦多总统、副总统、外交部长见面,窜访期间与萨尔瓦多外交部次长在巴拉圭会面,很遗憾台当局做了这么多努力仍无法挽回。

 

报道称,萨尔瓦多是吴钊燮任内第3个“断交国”,对于是否要负政治责任,吴钊燮说还未跟蔡英文见面,他说只要是他的责任就不会回避,会承担。对于这次是不是他的责任,他说会再商量。

 

报道指出,蔡英文上任以来,已有5个国家与台当局“断交”,包括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巴拿马、多米尼加、布基纳法索以及萨尔瓦多。

 

另据台湾联合新闻网8月21日报道,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8月20日深夜返台,8月21日上午萨尔瓦多与台当局“断交”。

 

台当局外事机构负责人吴钊燮8月21日表示,宣布和萨尔瓦多“断交”,“很遗憾在蔡英文回来第一天就要宣布这个消息”。

 

报道称,萨尔瓦多是蔡英文上任以来第5个“断交”的所谓“友邦”,“断交”后目前仅剩17个所谓“友邦”。

 

此外,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2018年8月21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同萨尔瓦多共和国外长卡斯塔内达在北京举行会谈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萨尔瓦多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又据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21日报道,萨尔瓦多总统桑切斯今天在电视演讲中指出,与中国建交是“迈往正确方向”的一步,“符合国际法、国际关系原则和当代无可避免的趋势。这将让我国大幅受益。”

 

报道称,由于台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自蔡英文上台以来急冻,北京不仅加大对台军事动作,更限缩台湾的国际参与空间。

 

台湾最大在野党中国国民党今早也发声明,痛批蔡英文当局“让台湾孤立”,并要求蔡当局对“无能、错误、又不懂反省”的政策道歉。

 

(2018-08-21 12:17:23)

 

【延伸阅读】台媒:萨尔瓦多与台当局“断交” 台“友邦”降至17个

 

参考消息网8月21日报道 台媒称,台当局外事机构负责人吴钊燮8月21日宣布,台当局与萨尔瓦多“断交”,目前台当局的所谓“友邦”已降到17个。

 

据台湾“中央社”网站8月21日报道,继5月多米尼加、布基纳法索与台当局“断交”后,这是4个月内,第三个“断交”的所谓“友邦”。

 

(2018-08-21 1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