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想打贸易战的,只有这三个人
再过一天,也就是7月6日,美国声称对中国340亿美元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决定将正式生效。中国已经严阵以待,届时必然会综合使用“数量型与质量型”措施进行对等反制。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
既然是战争,交战双方必然都会付出代价。所以,中国不愿打贸易战,也不会开“第一枪”,因为中国深知:贸易战没有赢家,一旦中美开战,最大的输家无疑是中美两国乃至全球的民众。但是,在美国,有三个人并不这么想。因为,在他们心底里,维护美国的绝对霸权、实现个人超级权力、谋取个人私利,远远超过美国企业和民众的反对声,远远超过全球民众的利益福祉。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内阁缠斗、政策混乱早就不是新闻。比如,在对华贸易问题上,既有以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为首的强硬派,也有以财政部长姆努钦、商务部长罗斯为代表的温和派,还有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这样的摇摆主义者。经过几轮缠斗,白宫里的强硬派已占据上风。目前,由特朗普、莱特希泽、纳瓦罗组成的白宫“铁三角”,正以加征关税为手段,对所有被他们认为“占了美国便宜”的贸易伙伴们挑起战火,中国是其中主要目标。
这并不令人意外。就特朗普而言,他出身商界,为博选票,他竞选时大打民粹牌,将矛头对准中国,声称中国抢走了美国人的工作,他要帮美国人拿回来。入主白宫以后,他所有政策的基石都是为了兑现竞选承诺,以最大程度拢住选票,巩固共和党今年11月在中期选举的优势地位,顺带为自己竞选连任造势铺路。因此,美国过往的所有内外政策都要服从于他,而不是他要遵循这些政策。这样,中国自然成为他兑现承诺的主要战场,他要利用所擅长的商业领域和“交易艺术”,成就他让“美国再次伟大”。
为实现这一点,特朗普必须寻找“志同道合”的战友。于是,有着“美国贸易沙皇”之称的莱特希泽,以及“中国威胁论”的炮制者纳瓦罗,进入了他的视野。
莱特希泽是美国301调查的主要设计者,曾参加过20多个涉及钢铁、汽车和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谈判,并以1985年主导并迫使日本签署“广场协议”而一举成名。早在1999年,莱特希泽就公开宣称,中国加入WTO对美国来说是个威胁,并指责美国政府在贸易问题上对华让步。此次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以来,莱特希泽始终冲在最前线。他不满足与中国就贸易平衡问题达成的意向性协议,更直接施压中国进行“结构性改革”,妄图改变中国的发展道路。
至于纳瓦罗,在2018年之前,他从未到过中国。虽然他早年主要研究电力和能源,但并不妨碍他凭借二手资料半路出家,拼凑出“中国威胁论”以及几本把中国视为“假想敌”的书。这十几年来,他狂热地钻研“中国威胁”议题,并因此进入美国政坛,频频在美国联邦调查局、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美国国会等机构攻击中国,并最终成功地引起了特朗普的关注,成为其最重要的政策顾问之一。
至此,美国仅有的三个想与中国打贸易战的人,走到了一起,原因也很清楚:特朗普眼里只有选票和党争,“贸易沙皇”莱特希泽渴望“再创辉煌”,“著作等身”的纳瓦罗,则希望能将他十几年苦心炮制的假设议题付诸实践。三人因此一拍即合,各得所需。于是,人们看到,在美国这场对华贸易战中,三人的角色分工是:特朗普担任总指挥,推特是其发布命令的冲锋号;莱特希泽充当前锋,不断推出所谓中国贸易壁垒的报告与证词;纳瓦罗则是军师,他那本《致命中国》一书,正是美国发起对华贸易战的“政策之源”。
作为民粹主义与保护主义的坚定支持者,白宫“铁三角”对维护美国霸权达到了狂躁状态,都信奉“你赢我输”的零和博弈思维,但他们对中国都不了解、都有偏见。这也就注定了他们都有致命弱点:特朗普毫无打贸易战的经验,想靠生意场上的欺诈和极限施压来制服中国,无疑是自不量力;莱特希泽虽有“广场协议”的成名作,但是,中国不是日本,2018年也不是1985年,他所拥有的经验与手段已经过时无效;至于纳瓦罗,虽然他炮制的如何应对“中国经济侵略”理论看似唬人,其实是“纸上谈兵”。
美国主流媒体与专家普遍认为,纳瓦罗对中美贸易逆差的深层次原因一知半解,不得要领。比如,《纽约客》杂志称纳瓦罗的观点“不仅过度简单,而且错误、危险。”卡托研究所则指出,纳瓦罗专栏文章中几乎每一个段落都包含事实性错误或者错误的理解。
刚刚过去的7月4日,是美国“独立日”。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美国一直奉行的“自由贸易”和“开放社会”政策,今天已被特朗普政府完全推翻;曾令美国国父们骄傲的传统价值观,正被“白宫铁三角”颠覆并束之高阁。现在的美国,正不断滑向“孤立主义”与“封闭社会”。有人称之为美国“没落的开始”。那么,这是谁之过?
(国际锐评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