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台湾政局暨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8年台湾政局暨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京召开

 

12月26日上午,2018年台湾政局暨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台湾网 赵静 摄)

 

26日上午,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主办的2018年台湾政局暨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两岸的近五十位重量级专家学者,齐聚这场岁末年终的学术研讨会,分享心得,交流看法,贡献智慧。蔡英文的两岸政策会否调整?意外大胜的国民党能不能借“韩流”乘势而上?柯文哲的动向又会给这场政权争夺战带来哪些变数?美国打“台湾牌”的力度会不会加大……这些问题,都成了与会者们讨论的热点。

 

全国台湾研究会执行副会长王升致辞时指出,即将过去的2018 年,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民进党当局陷入执政危机,两岸关系分裂与反分裂的对立和较量成 为基本特征,台湾问题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的一年,台湾又将进入2020年大选引发的政治发烧期,政权争夺战将逐步白热化,两岸关系也会因而受到影响,甚至受到冲击。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嘉树分析认为,今年的两岸关系是“止跌回升”,虽然“台独”行动没有停止,但效果不彰,破坏的能量明显下降;而两岸关系则有了三个积极的变化,一是31条等新举措出台,大陆再次表明坚持和平统一、寄希望于台湾同胞的诚意,二是在岛内曾经被妖魔化的“九二共识”开始重新正常化,三是“九合一”结果给两岸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改善的平台。对于明年的两岸关系,黄嘉树总体上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但也不能排除“台独”冒险、引发两岸急转直下的可能。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台湾竞争力论坛学会理事长庞建国认为,这次选举可以视为台湾政治生态变化和两岸关系演进的转折点,它打破了台湾原有的一些政治禁忌。从李登辉时代开始成形而带有“去中国化”意涵的“台湾主体性”论述,以及由此种论述所煽动起来的“恐中”“反中”氛围,在这次的选举中被韩国瑜“拼经济”的要求高度解构,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开展两岸关系良性互动,已经成为台湾新的主流民意。展望未来,两岸关系的演进主要取决于大陆自身的发展、美国的态度、和台湾朝野竞争态势这三条脉动。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周志怀认为,2018年的台湾政局发展具有转折性意义,“后蔡英文时代”正在来临,民进党定义“台湾价值”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国民党虽起死回生,但政党性格似未改变,白色力量成为影响岛内政局走向的关键少数,岛内期待开启新的政治循环,即实现蓝绿和解合作、南北和解合作、世代和解合作。2019年台湾政局的转折能否持续,能够持续多久?岛内政治格局的分化重组,会否导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政治力量未来共治台湾?特别是民进党的调整能力和调整方向如何,都值得进一步观察。

 

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教授朱新民说,此次“九合一”选举民进党大打“反中恐共牌”,却没有像过去一样奏效。至于民进党会不会抛弃蔡英文,他认为通过这次选举,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台湾民意如流水。面对2020年,如果国民党与民进党还是摆脱不掉旧的习性掉入权力斗争,两党形象还是不得人心,第三势力窜升而起赢得胜选就不能排除。

 

中国海洋大学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郭震远谈到了对于2018年美台关系变化和影响的看法,他说,2018年美台关系明显密切化,但没有实质性的重大冲破与改变,仍然是美主台从的关系,台湾仍是美国的一个棋子。特朗普政府在处理美台关系上性质很恶劣,试图动摇中美在台湾问题上长期以来的共识,但其具体落实这些政策的行动还是比较谨慎的,效果是比较有限的,但是隐患严重。未来美国利用台湾牵制大陆的政策不会改变,手法和手段则会不断调整,很有可能会寄希望于正在出现和发展的“隐独”。

 

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仇开明分析指出,民进党长期建立的“安全牌”在“九合一”选举中失效了,台湾社会开始集体反制这种安全逻辑,并对“安全”有了深化认知:不发展或者发展不够才是台湾最大的安全威胁,能带来发展的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这种反思必将在祖国大陆坚定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得以逐步深化,但是这种理性认知还不够巩固,还会遇到波折和阻挠。台湾政党如果继续违逆台湾民意导向,甚至结合域外势力伤害民族复兴大业,必将会被历史无情抛弃和碾压。识时务者为俊杰,台湾各派政治人士宜顺应大势,做出正确抉择。

 

本次研讨会由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孙亚夫主持,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李亚飞、汪毅夫,全国台湾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杨幽燕,国台办研究局副局长徐沁等出席。(中国台湾网12月26日北京消息在 记者 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