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观光成绩惨不忍睹 扭转应从改善两岸关系做起

台湾《经济日报》23日发表评论指出,台湾“观光局”在12月初发布今年来台观光客已达1,000万人次,声称连4年破千万大关,还表示较去年提早达标,呈现的好像是一片荣景。但台湾观光业者的感受正好相反,游览车公司及旅行住宿业者求售或倒闭潮时有所闻,业界普遍都抱怨观光低迷,以致于高雄市长选举,韩国瑜登高一呼“让人进得来”,即赢得选民的青睐而当选。显然台当局“交通部观光局”所公布的观光客来台旅次的数据,有报喜不报忧,粉饰太平的问题,甚至有自欺欺人之嫌。

 

第一个问题是,台湾“观光局”所公布的旅次数据,只不过是把台当局“移民署”有关“来台旅客人次”资料,转贴并公布,台当局“观光局”在网站声称的观光政策重点,包括建立观光大数据资料库,全面整合观光产业资讯网络,加强观光资讯应用及旅客旅游行为分析,引导产业开发加值应用服务等等,都没有做到,又如何能够落实开拓多元市场,针对各目标市场及客群采分众、精准行销,提高来台旅客消费力及观光产业产值?

 

其次,这些旅次数据并无经济意义,甚至有误导之嫌,以下就引用观光局每年针对来台旅客办理“来台旅客消费及动向调查”,分析观光“惨业”的真相。

 

以最近的调查结果来看“经济数值”,来台旅客平均每人每日消费由2015年的208美元降至2017年的179美元,减少了14%,来台旅客平均每人消费由2015年的1,378美元降至2017年的1,147美元,每位来台旅客的平均消费减少了231美元,乘上约1,072万的旅客人数,等于观光收入这两年衰退了约24.8亿美元(约台币800亿元),显示蔡当局这两年的观光政策成绩单是每下愈况,这才是观光产业怨声载道的最好写照。

 

再从旅客结构来看,2017年在台消费力以日本旅客平均每人每日214美元最高,其次为韩国195美元,虽然比大陆184美元高,但日、韩旅客的总人数及停留天数较陆客少,并无法弥补陆客人数和天数减少的冲击。而蔡当局透过补贴和免签证等政策引导的新南向18国及欧洲,消费力(平均每人每日152美元)又远比大陆低太多,根本无法填补陆客量和值减少的缺口,显示新南向政策对观光业没有助益。

 

蔡当局上台后两岸关系恶化,蔡当局的两岸政策导致陆客减少,是对台湾观光产业造成冲击的主要因素,而其他地区之观光旅客的数量增加也无法弥补损失,更证明蔡当局“开拓多元观光市场”的成效不彰。

 

更何况,这些非陆客人数的增加,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台当局提供许多经费补贴或免签证的待遇,如果扣除这些补贴或加上南向市场不法分子潜入的社会成本,则台湾观光的外汇“净收入”其实更是严重衰退。

 

文章沉痛地呼吁蔡当局,除了努力开拓多元市场,辅导观光产业转型和公布旅次之外,应当诚实揭示背后的经济产值数据,才能正视产业困境,从而订定更有利于观光产业的务实政策。振兴观光产业的当前要务,就是以拼经济为念,从改善两岸关系开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