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18-12-21 15:40:24 | 来源: 经济日报 |
今年以来,我国为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着眼于加快市场化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营商环境的建设。
从宏观政策看,今年以来,国务院成立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并下设优化营商环境专题组,先后出台了《关于部分地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的通报》《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对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了具体部署。
这些部署重点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投资贸易更加宽松便利。民航、铁路等重点领域开放力度持续加大,部分垄断行业通过混改积极引入民间投资。二是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一年来,在强化产权保护方面,甄别纠正了一批涉及产权冤错案件。三是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办事创业更加便捷高效。目前,基本建成全国一体化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面向全国各级政府部门开通1000余个数据共享服务接口,数据共享交换量达360亿条次。四是建立健全评价机制,营商环境评价更加激励有效。
从国内市场看,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围绕百姓经商创业的痛点和堵点,先后实施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多项主体准入改革。在产品准入方面,全面推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一企一证”改革,加快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注册登记制度改革。注重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积极发挥竞争政策的基础性作用。实行年检改年报制度,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开展公平竞争审查,积极查办行政垄断案件和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等。今年11月10日起,在全国对首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改革,推进“照后减证”。年底前,将实现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8.5天以内。
与此同时,海关通过积极推动优化口岸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截至目前,我国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比已经持续稳定在40%以上,提前完成国务院要求年底前再压缩三分之一的任务。同时,监管证件联网核查顺利完成。11月1日前已经将进出口环节需验核的监管证件数量从86种减至46种,比2017年减少三分之一,除4种不能联网外,其余42种监管证件全部依托“单一窗口”实现联网核查。
从吸引外资情况看,一年来,我国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借鉴国际通行的引资政策框架,从投资自由、投资便利、投资促进、投资保护等方面提出了65项政策举措。今年6月,发改委、商务部发布了2018年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自贸试验区也进一步在文化、电信等领域扩大开放,加大压力测试的力度。同时,全面深入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2018版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列明了股权要求、高管要求等限制性措施,专门规定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实施管理,不得专门针对外商投资准入进行限制。今年6月30日,在全国实施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此外,我国开展了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项行动,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建立了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大投诉工作协调力度,及时妥善解决外资企业投诉反映的突出问题。
世界银行今年发布《2019年的营商环境评估报告》显示,我国营商环境总体评价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已经跃居第46位,比2013年累计上升50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大幅度跃升至第28位,5年累计上升130位。(记者 冯其予)
相关新闻
- 2018-12-21世行预测中国今年经济增长6.5%
- 2018-12-21国家税务总局发文 明确新个税法若干征管衔接问题
- 2018-12-2111月对外投资达年内高点
- 2018-12-21国际锐评: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必须更加开放
新闻推荐
- 春节临近年味浓 各地装扮一新等你来2025-01-16
- 外交部:美方应停止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2025-01-16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5-01-16
- 总台春晚宣传片亮相中国驻里约总领馆新春招待会2025-01-16
- 新开发银行在华发行熊猫债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2025-01-16
- 中国将4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025-01-16